大数据,我一边享受,一边逃离

儿子班上准备共读余华的《活着》,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之前,买过一本,版本不同。想着是班级共读,大家的书一样,老师和孩子操作起来都方便,于是,决定再去书店买一本。

为了避免少跑路,直接去了解放碑的新华书城。和以前逛书城不同,边走边翻,看到有趣的就停一会儿。今天,走进书店,底楼,中外小说厅;径直进去,中国当代小说。然后开始了一排一排的寻找。在转了四五个书架后,我真的就觉得自己在书海中快被淹没了,直喊“救命”。

开始怀念网上购物了。打开网页,输入关键词,你要的商品一下子就出现在你的面前。

对了,去服务台查阅一下吧!于是,快步走出,来到查阅台。排着队,等着前面的人查阅完毕。心中还是满满的期待。输入关键词,看到列举出来长长的结果,眼睛都找花了。于是,精确搜索关键词,把作家出版社也输入,“很抱歉,没有记录。”不会吧!我暗暗叫苦。

可是,儿子交代的任务还得完成。我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搜索。一个书架,两个书架……转得我头晕。当第七个书架快要转完的时候,终于看见了余华,看见了黑色封面。一阵狂喜。凑过去,《细雨中的呼喊》《第七日》《兄弟》《往事如烟》《文学或者音乐》……就是没有《活着》。

从头再来一遍,还是如此。讪讪地准备离开,终于遇见了一店员。“麻烦问一下,余华的《活着》有吗?”“有啊,有啊!你有微信吗?微信下单可以打折哦!”我跟着她转过几个书架,来到一个展示台前。“微信下单,可以打折,你要不要试一试?”她边说边递了一本给我。“谢谢,不是我要找的。”“这就是他的《活着》啊!而且,我们微信下单,可以打折的,很划算的。”“哎呀,真的可惜,没办法参加打折了。”我快步离开,这任务看来还不是那么容易完成。

想到国泰广场有一家“当当”,那里应该也还是比较齐全吧!这个集体验、消费、休闲于一体的店,更让我眩晕。我来过两次了,但是好像进的门都不一样。

仰着头看 分类,准备开始搜索。刚才在书店的那种窒息感又涌了上来。看了两个书架,无果。幸好,看到了店员。把图片直接展示给店员。好了,轻松了,店员在数据导引的带领下,带着我这个即将被书海窒息的人迅速找到了需要的书。突然觉得有被大数据宠溺的感觉,惬意之极。

可是,真的就那么好吗?

每天我的手机都会收到关于学生的新闻,只因为我曾经关注过类似的话题。不断推送,我不断点开看。真有种“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感觉了。只因网页记住了我的喜好,只要你点开了一条新闻,紧接着就会给你推送出类似的新闻无数页。以至于你一直会被这样的信息不断地强化,直到另一个超热话题吸引你为止。正如有人说,在大数据时代,改变你的也许是一次随心所欲的点击。

一边享受,一边企图逃离或许是我们面对大数据最矛盾的做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