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高额片酬、出场费,胡歌、许晴等知名演员为什么选择“回归”舞台?
如《老式喜剧》中的李幼斌,《断金》中的张国立、《德龄与慈禧》中的江姗等;有的则是一些“破圈”的影视演员,他们既是影视演员,也是歌手、主持人、相声演员、小品演员等,也长期活跃在屏幕和网络之上,如《暗恋桃花源》中的黄磊、何炅,《如梦之梦》中的许晴、胡歌、李宇春,《三姐妹·等待戈多》中的张若昀,《革命之路》中的沙溢、胡可,《德龄与慈禧》中的郑云龙,《牛天赐》中的郭麒麟、阎鹤祥,《幺幺洞捌》中的倪妮等。
与影视剧、综艺节目等相比,戏剧受众较少,但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影视演员愿意放弃高额的片酬、出场费,而转战舞台呢?首先这源自观众的审美驱动。观众是戏剧的生命线。如果说二十多年前我国戏剧市场经历了低谷,门庭冷落,那么随着近十年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稀缺的现场演出显得弥足珍贵。于是人们渴望在短短的一两个小时内暂时忘掉外界的烦恼,从沉浸式的心灵撞击中获得深刻思考,这种体验更加高级有趣。观众的增多促进话剧市场的回暖,也是影视演员愿意出演戏剧的原因之一。
而市场则是戏剧的风向标。如今除国有院团外,民营剧团是演出市场的又一支生力军。民营剧团想要快速发展,投资者需要经济效益,邀请具有市场号召力的影视演员出演是一种捷径。对于粉丝来说,剧场是与自己喜欢的影视演员亲密接触的场所,因此很多影视演员主演的戏剧开票仅几分钟就全部售罄,成了市场的“爆款”。
此外,一些已经在表演艺术上取得很高造诣的演员,如李幼斌、张国立等,他们曾是戏剧演员,有着一份对戏剧艺术的敬重之心与赤诚的热爱,优秀的剧本和有深度的角色能够激发出他们想要回归舞台的热情。2017年张国立和王刚、张铁林的“铁三角”组合齐聚话剧舞台,出演了《断金》。张国立说:“我这不叫跨界,话剧是我的本工。曾经有一个前辈对我说,'你的天地在舞台上’,我发现话剧还是我的最爱。”
现在“跨界”“破圈”是社会的一种风潮,很多演员想要打破“舒适圈”,在舞台上能直面观众,这无疑是他们磨炼演技、挑战自我的一种方式。特别是现在新人辈出,一个想要在行业里立足、发展的演员,需要全方位增益自己的能力,不仅要学表演,还要兼具唱歌、跳舞、体育、竞技等十八般武艺。2018年,导演林兆华导演的话剧《三姐妹·等待戈多》复排,由影视剧当红小生张若昀主演。张若昀说:“话剧舞台很锻炼人,在这个舞台上是一个充电的过程,要先练内力。”2019年张国立导演话剧《我爱桃花》,邀请喜剧演员小沈阳出演,小沈阳欣然受命。
影视演员的“回归”与“破圈”,给戏剧创作和演出市场带来了活力。在2019年的话剧《牛天赐》中,郭麒麟和阎鹤祥这对相声搭档分别饰演了“天赐”和“门墩儿”这两个角色。导演根据他俩在生活中的关系,为他们“量身设计”了一些桥段,为作品注入了生命力。
《牛天赐》剧照
反过来,出演话剧也可以锤炼演员的演技,为其日后演艺事业夯实基础。张若昀通过《三姐妹·等待戈多》的演出,在台词上下足了功夫。2019年,倪妮第一次出演话剧《幺幺洞捌》,在两个多月的排练过程中对表演有了新的认知。她每天提前到排练厅练习气息和发音吐字等基本功,还根据剧情需要学习日语。倪妮说现场互动的感觉也让演员更有激情:“希望自己可以先演够100场打底。”小沈阳通过主演《我爱桃花》,调整了东北二人转的风格和表演习惯,使他在表演上增强了信心,找到了重回剧场的勇气。
演员凭借自己精湛的演技准确生动地诠释角色,也能够助力戏剧在艺术品质上升级,为观众带来更加高级的审美体验。2019年,北京人艺小剧场话剧《老式喜剧》因为李幼斌、史兰芽夫妇的出演,再次引发了票房轰动。《老式喜剧》讲述了一段在海滨疗养院里发生的黄昏恋故事。李幼斌扮演的疗养院总医师,外表冷峻,实则温暖。他时而沉默不语,时而激情爆发,准确、自然地塑造了一个孤独的苏联老头形象。一段现场的查尔斯顿舞,撕掉了他之前“荧幕硬汉”形象的标签。
很多戏剧导演都表示不排斥邀请影视演员出演舞台作品,其超高的人气赋能舞台,可以使作品引发更多关注,让更多观众愿意买票走进剧场。《牛天赐》因相声演员郭麒麟和阎鹤祥的出演,成为年度话剧爆款;李宇春出演《如梦之梦》、郑云龙出演《德龄与慈禧》,让他们的歌迷走进剧场。这类人群可能在此之前很少看戏,但他们在“追星”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了解更多的作家、编剧、导演、演员和剧目,进而还能够体会舞台艺术深邃的内涵和独特的形式。这对戏剧观众的培养、普及和传播具有长远意义。
尽管影视演员使戏剧舞台更加星光熠熠,但还存在一些不可回避、亟待解决的问题。戏剧艺术本身对演员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尤其是小剧场话剧,空间小,演员少,拉近了观演关系,演员在舞台上的每一个细微表情,甚至呼吸都会被观众看得一清二楚。一台戏的成功绝不只是靠一两个有曝光度的演员,选择演员若不能从题材、人物、角色、风格出发,即使有再多“流量”演员出演,其效果也可能会适得其反。
话剧《雷雨》剧照
很多影视演员出演舞台剧的决心很大,态度也很认真努力,但他们事务繁多,时间有限,往往只是匆匆排练,很难花时间沉下心来与其他演员磨合,甚至连正式上演之前的舞台合成都由替身完成,更别提精心打磨演技、塑造人物了。更有一些影视演员主演戏剧作品,只是在首轮演出中“走个过场”,增加卖点,后续的演出由B角演员完成。一台“精品”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北京人艺的《雷雨》首演于1954年,至今超过了600场演出;《茶馆》从1958年首演至今已经超过700场演出。还有《天下第一楼》《骆驼祥子》等作品,无一不是经过几代主创人员几十年孜孜以求,以精益求精、“戏比天大”的精神共同创作与传承的。当今戏剧市场中,大多数演员都本着对艺术的赤子之心,多年来坚持出演一部戏、塑造一个角色,但一些影视演员为主演的作品复排困难,演出场次少,也是事实。
另外,一些戏剧投资人一味追求经济利益,不惜重金邀请“流量”演员参演,在宣传上大力炒作制造噱头和话题,将戏剧视为“粉丝经济”的商品。造成了粉丝疯狂抢票,也给“黄牛”创造了商机,一张票炒到天价,让真正想要看戏的观众望而却步,严重扰乱了市场。演出过程中,每当演员出场时就引发台下尖叫,使得剧场艺术变成了“粉丝见面会”,这更破坏了演出现场的秩序和美感。戏剧演出是神圣、严肃、有门槛的,这种只以经济利益为前提的运作方式,是对创作的亵渎,对演员本人和观众也都是巨大的伤害。
无论是“回归”还是“破圈”,影视演员参演戏剧的现象还会持续下去,我们要高度重视其中可能会产生的问题,同时也应该用包容的心态去接纳这一现象。我们要给予影视演员成长的时间,挖掘出他们身上的特质以更好地为观众服务;要鼓励更多的“影迷”“歌迷”进入剧场变为“戏迷”,从“追星”转向“追戏”;也要培养更多的“影视演员”进阶成为“戏骨”,这样才能使戏剧艺术正向健康发展。
责编:岳沛 编辑:曹梦阳
来源:《光明日报》(
来源:《光明日报》( 2021年05月16日 11版) 作者:戴晨,系北京人艺戏剧博物馆馆员,北京市文联评协会员、戏剧制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