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关于催眠的重新认识——《深度看见:艾瑞克森催眠法》读后随感
这是我在红网读书会阅读的第五本书,是颇为专业的心理学书籍。这是一本艾瑞克森催眠案例集,附有武志红老师的解读。
相对于其它书籍而言,这本书我读得十分慢,每天早晨大约只读一个案例左右,大约千字左右。这种慢速的阅读,让我重新刷新了对于催眠的认识。
我对催眠的最早印象来自于一场培训,几个心理学专家在现场表演催眠,被催眠的人身如钢铁,横平竖直,且服从性极强。后来看了《盗梦空间》,结合早年阅读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一书的体会,对催眠的神奇作用更加好奇。
而这次的阅读,却让我刷新了对于催眠的这些印象。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摩尔在《心灵地图》中说:“许多所谓的心理疾病,无非是想象力缺乏的外在表现,而心理治疗就是引导想象力回归的过程。”催眠也是引导自我能力回归的过程,它不是发展自我,而是引导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你都具备,但是这些能力和方法暂时被你头脑里的一些观念给束缚了,施展不开来。催眠就是引导你放松身体、心灵状态,让你的这些能力和方法能够自然而然地释放出来,避免一些无关的干扰。艾瑞克森的一条重要的治疗原则就是:每个人在自己的生命历程中,早已拥有了解决困境的丰富资源。
我们每天的经历不仅足以改变意识,也会深深地影响潜意识。我们与外部世界的一切交流,包括语言、表情、动作等,都在彼此影响。“宛如身临其境”是一种催眠,“身同感受”也是一种催眠。对于技术娴熟的人来说,催眠可以随时随地发生。你心情不佳时,他走过来,拍拍你的肩,跟你聊聊天,讲起某个人曾经遭遇的不幸,而那人的不幸与你的不幸高度相似,最终他走出来了,当你听完故事,你仿佛也获得了某种力量、某种启迪,也仿佛走出来了。这就是催眠。
艾瑞克森将催眠定义为一种“唤醒与运转潜意识信息的过程”,根据他的解释,当人处于催眠状态时,不难出现持久的改变。如果治疗师能深度看见患者的内心,帮其开启内在宝库,无论是否用故事作为媒介,患者都可以将尘封已久的信息重新变成行动,而在这个全新的行为模式中,充满了建设性与强大的自我。事实上,任何心理治疗的正面价值,都体现在当事人深层次的改变上,而这多半是与另一个或另一群人相遇的结果。
这种相遇的媒介通常是故事,当人们对故事中的主人公产生认同时,一旦听说其终于克服了万难,迎向了成长,便会对自己的人生也充满了希望。类似的场景,在电影院里。当我们在电影院看《你好,李焕英!》贾小玲的妈妈李焕英为自己女儿所做的一切时,我们不由自主地会想到我们的妈妈,她们为我们所做的一切。
催眠需要一种信赖关系的支撑,面对刻意的抗拒现象,治疗师可以巧借他人完成对患者的催眠。当他处于催眠状态中时,心理治疗师的每一句话,都会被赋予深刻的意义,任何故事的一句话,也都有可能引发出禅学中所说的启蒙或顿悟现象。正因为如此,心理治疗师如果要对症下药,就需要深度看见对方的成长规律,把那些压抑已久的潜意识、强烈的情绪给引导爆发出来,并协助对方回到“真正成长之路”的起点。改变的力量就藏在患者的内在,治疗师索要做的只是如何去唤醒,在自己的力量与成就下,患者会努力地为自己做出改变。患者不仅可以决定自己是否转变,还能决定自己以什么样的方式实现转变。
艾瑞克森说:“治疗师改变不了病人,是病人自己改变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