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喆:撑“国潮”的,不是情绪是实力
近年来,“国潮”成为热门词汇。无论是在产品设计创意还是品牌宣传上,“国潮”都是一股势不可挡的趋势。
《2020中国消费品牌发展报告》显示,中国本土品牌线上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72%。在刚刚过去的第五个中国品牌日,相关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近10年来“国潮”相关搜索热度上涨了528%。今年各种品牌的市场关注度方面,“国货”为“洋货”的3倍。
从“高端”制造业看,目前全球最畅销的五大手机品牌,中国占了3席,合计占了约四成的市场份额。从日用行业看,国产化妆品如“花西子”等将中国文化因素和市场紧密结合,创造了相当亮眼的成绩。从服务行业看,“五一”小长假期间,许多人奔赴湖南长沙排8个小时喝一杯的“茶颜悦色”,“文和友”的深圳分店开业有5万人抢号。
有人说,“国潮”兴起是因为“90后”“00后”更有文化自信、国家认同感和荣誉感,推动了“国潮”。这种说法有合理之处,却也不尽然。
合理之处在于,当下中国各年龄段对国产品牌的确更有信心。不尽然之处在于,这种“自信”有更宏大的现实支撑。上世纪80年代,市场化正处在萌芽状态。尽管有一些国有品牌和产品,但总体来说品种较少,质量也不尽如人意。相对而言,一些跨国公司已经有比较成熟、完善的质量管控体系,有相当丰富的生产线,那时进口商品让人趋之若鹜,也是市场竞争下的自然选择。
21世纪初,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许多过去的“代工厂”转身为自己“打工”,但对于如何打造和提升品牌影响力,始终与国际知名品牌存在一定差距,产品的附加值没有得到很好体现。
近10年来,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对于产品、服务和市场的把控能力变得更强,经过市场的洗礼,品牌也在不断蜕变,加上40多年来我们在国际交流中培养的大批有国际视野和前卫战略眼光的技术人才和管理团队,这才使“国潮”涌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当前的“文化自信”绝不是基于一种单纯的情绪,而是基于中国几十年厚积薄发的实力。
但在“国潮”翻涌的今天,我们也能发现一些问题。前段时间的“新疆棉”事件中,一些国产品牌一夜之间涨价数倍库存抢空。然而多数商家并没有主动进行战略预备和调整,其中一些反而想要赶紧赚点“快钱”。
“国潮”来了,商家企业能不能接得住,管理能力和战略水平能不能上得去?可能还需要下更多苦功夫。我们的爱国和自信,建立在“做好自己的事”基础上。中国等待自己的品牌很久了,“国潮”正是大家不断兼容并蓄、积极突破的结果。但“国潮”绝不意味着狭隘甚至对立,毕竟,让“国潮”走向世界,也是中国品牌的目标,更加踏实、进取、开放、包容,是对爱国的真正践行。(作者是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