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曲依然唱水乡:车坊镇采风记
车坊镇在苏州东南方,始建于清末。相传镇区原来东有油车,西有糟坊,故名车坊。车坊濒临吴淞江,境内河汊纵横,也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因水多,“水八仙”是车坊的特产。过去车坊人出门要靠船,现在则交通方便了,有好多路汽车进出,故当地村民也常把蔬菜带到城里来卖了。
上个周日一早,去车坊。家门口不远处56路一部头车可直达,也便当。此行一是想探探车坊还有老街否;二是到新落成不久的江滨公园去看看,那里有二战时期来华、志愿协助中国军队抗战的美国飞行员肖特的纪念馆与碑。虽然在网上赏得过几篇博文,但人之常情,总是希望眼见为实心方甘。(相关博文链接:悠哉游哉:《“高垫庙”车坊江海随粮王 》、《“肖特义士殉难处”援华美军飞行员捐躯第一人 》、《“江滨公园”车坊吴淞江畔 》,苏州小楣:《走在乡间小路上 之车坊掠影 》)
据资料载,车坊的老街,依河而筑。大约到七十年代起,开建新街。近年来,更是跳出老街的范围,古镇也扩大了不少。我从公交车坊站下后,当地人指点老街在南边,于是沿永庆路南行,过了个农贸集市,就算是老街了,然也看不出老的滋味来,大约就是七十年代开建的街,只是相对于后来再建的街与路是老的了。接近江田大桥时,有人告诉我,桥前东西向的街才是“真正”的老街,“拆得不像了,没什么好看的……”
但是我的车坊行的主要收获还是在拆得不像的真正的老街上。永庆路东,是中街、东街;路西是西街。中街与东街,还有一些砖木结构的旧房,门窗在破落中彰显出一些老味来。而西街,在拆的旧房也是砖混结构的,一无特色。两面老街皆沿河。一些人家,家中兼作手工作坊,还有人在承袭着古老的手艺。
在去江滨公园时,走在车坊的新路上,能看到许多规模较大的新村,新楼都整齐划一。路新,过往车辆少。徜徉在人行道上,听得见鸟儿们在树荫中,远远近近地啁啾对吟,让我蓦然回忆起方才在老街上见到的那一幕,鸟儿们集结在电线上,唱着晨曲为我助兴……
永庆路南端的一家粮油店。里边墙上的两行字也算是广告词吧:宝带大米心系千万家,天竹菜油放心食用油
左边是路上看到的一个木作坊,右边是一家住户家中放在春凳上的木盛具:上边是米桶,下边是粉桶,做面食时和面粉用的。呵呵,久违也
江田大桥。看样子是才建成不久。过桥就出镇了。桥北堍左边是中街、东街,右边是西街
西街没什么木结构的老房子,正在拆。这是西街的入口处。街北边的一间两层楼算是最能养眼的了
西街的一条弄堂里,一位小女孩蹲在门口独自玩耍,见了我有点羞涩,却瞪着好奇的眼睛。再想拍时她把脸转过去了
西街的房子基本上是两层的砖混结构,没特色,拍了几张不上了。这位老人住在西街西端,正在家里劈竹分篾。柜里柜上放了些成品,不过有的已用编织带代替了过去的竹篾了
隔河拍的一处老房。临水加接的那披屋想来就是用这条街上先前拆去的旧屋上的旧窗子利用起来的
在老街,未见古镇通常应有的石拱桥之类的古桥。这是中街上的一座桥,名向阳桥,看样子不会早于六十年代。沿老街所见几座桥都与此桥相仿
跨街的廊屋仅见这一处。最左边靠在墙上的晒枯了的植株是一株黄花草,外来入侵的有害植物
有廊屋处已是东街的最东端了。廊屋的东边也是河道,有桥,同样也无特色
廊屋北边是一家加工棉花胎的人家。上图是用机器将铺好的乱棉花压实,下图是在压实的坯子上覆一层好棉花。主人听说城里看不大见弹棉花了,热心地说,多拍几张好了
女主人在屋边的菜地上拔草,两只狗狗就这么不即不离伴着她,像是警卫员。我赞誉了一句,她对着狗狗笑得好开心
总是很喜欢水边的情趣。阳光从丝瓜棚上的隙缝中泻下,把地上的绿色轮番照亮,船儿泊在一边,等待着诗为之启航
这里还有一个水乡老街寻常人家每日不能离开的主角,因为依恋每日的朝阳而不肯退场
鸟儿唱晨曲,为我采风行助兴。白腹,应是燕子吧?敢问燕公子燕姑娘,你们的前辈曾居何家堂前
最后上张图,是水边拍的。猜一猜,那红的是什么?我远远望见时,第一感觉是虫子,想起了树上的洋辣子(一种带毒刺的毛毛虫,蝶类的幼虫)。走近一看,却老是不蠕动。问了才知道,那是一种外来入侵的螺狮产的卵,其母体状如田螺,但有毒不能食用。那人还从水中捞了一个给我看,但我当时忘了拍一张图片回来,样子真的极像田螺的,只是稍长一些,壳好像更厚些。大家今后买田螺时可要多带一个心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