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洋的人民教育思想(三)
来源:十堰日报
明邦春
二、施洋教育思想的特点
施洋的人生道路、社会生活、教育实践及其所完成的历史重任,具有特殊性、人民性和先进性特点。
(一)时代性。施洋的世界观、教育观形成、发展的轨迹,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基础阶段。施洋23岁以前饱尝了旧社会剥削压迫制度下人民生活之困苦,逐步认识到旧社会制度的罪恶,产生了对社会“非积极改革不可”的宏愿。他少年时期读过“四书”“五经”等,汲取了优秀传统文化,逐步产生了爱国主义思想。而且,他从乡村来到郧阳府学堂,学习自然科学知识,又受到实用主义教育家教育思想的影响,从而形成了民主主义爱国思想和“教育救国”理念。
第二阶段,形成阶段(1912年—1920年)。施洋从乡村来到武汉进入法政学校,学习近代社会科学知识,如社会学、宪法、比较宪法等学科。施洋生活在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时期。他坚持革新,反对守旧;坚持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坚持进步,勇于向传统势力挑战。“五四”运动爆发后,他目睹了武昌反动军阀镇压学生爱国运动,胸中怒火燃烧,从此投入了反帝、反封建斗争,主动将教育与政治结合起来,致力于普及教育,开发民智,振兴国力。但是,结果教育仍然不能普及,国家依然落后。总结历史教训和苏俄十月革命的经验后,他重新考虑中国教育改革之路,在兴办教育的同时,积极参加社会革命运动,从而形成了具有全新意义的“教育救国”思想,为其世界观、教育观的转变创造了良好条件。
第三阶段,成熟阶段。1921年至1923年,施洋在中国工人运动的革命斗争中,经历了国内外阶级斗争的严峻考验,其世界观、教育观形成了新境界。他通过开展工人教育,引导工人树立远大理想,并在组织罢工斗争、发动政治革命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革命教育思想。在当时武汉工人运动中,他一方面是教育者、宣传者;另一方面,是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战略决策的参与者、组织者和指挥者。他在坚持走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相结合,教育与社会运动相结合的道路中,进一步加深了对阶级关系和中国革命主要问题的认识,从而摆脱了改良主义、唯心主义的束缚,实现了由激进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1922年,他成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这表明他在思想上、政治上的成熟。
(二)人民性。施洋教育思想的人民性与时代性特点相联系,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关心劳苦大众、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是施洋教育思想的第二个特点。
首先,他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和群众路线。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工人、农民、城市平民是社会最下层的劳苦人民。施洋深入工厂、农村、街道、学校、商店调查研究,体察民情。根据人民群众的意见、要求,开展国民教育、平民教育和工人革命教育。他通过各种教育形式,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积极揭露旧社会的黑暗,痛斥军阀、地主资本家的罪恶,大力宣传社会主义,努力激励人民觉醒,促进社会进步和革命运动的发展。
第二,他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施洋多次在群众大会上讲:“劳动者是世界文明的创造者,是人类的衣食父母”“劳工是神圣的,我们应该尊重劳动者”。他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并组织群众用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问题。所以,“五四”运动以后,他积极支持学生爱国运动,组织领导了新文化运动、平民教育、劳工运动和驱逐军阀的斗争,他以一颗赤诚之心,为劳苦大众争人权、争自由,直至献出宝贵的生命。
第三,他关心群众生活,热忱为人民谋利益、办实事。施洋作为律师,积极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办实事。面对军警残杀工人,他愤然而起,仗义执言,全力维护工人的合法权益,义正词严地与压迫者抗争,为工人说话。
(三)先进性。施洋坚持改革,勇于向封建主义、殖民主义挑战,代表了当时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他坚持改革旧式教育,培养时代新人。从办学宗旨上看:他主张办农村学校,在于传播科学知识,促进农业生产进步、农民生活改善;办平民学校,在于“开发民智,增进国力”;开展工人教育,在于增加工人知识,提升其能力,使其能担当起改造社会的重任。由于辛亥革命成果得而复失,当时的文化精英们通过深刻反思,形成了共识:要建立一个新的政权,就必须有适合新政权的新文化作为基础。政治革命,应以文化革命为前提。于是,他们高举民主与科学大旗,开始了“中国的文化复兴运动”。
从教育方法上看,中国教育在几千年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方法,教师照本宣科,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缺乏主动性、积极性。施洋反对这种教育方法。在乡村学校,他通过组织学生种地、植树造林、养蚕等,把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在城市成人教育中,运用启发式、演讲式、讨论式等方法,出色地完成了社会知识教育的任务,卓有成效地启发了民众的思想,推进了工人运动。这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育原则、方法,极具先进性,在今天仍然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