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村落是民俗传承的空间

从自然村貌到农家摆设,从传统节日到红白喜事,从庙会祭祀到地方戏曲,从农家菜谱到传统艺术,从传说谚语到民间禁忌,无一不是展现乡村意境的要素。这些要素随历史变迁和地域差异而变化,呈现着多姿多彩魅力无穷的乡土风情。自然古朴的村貌和农家生活场景把人们带入农家韵味的乡村意境。在中国农村地区每一个大大小小村镇,都有世代传承千年的的民间文化,这些民间文化有在大范围流传的,也有的以局限于小区域形成地方性知识。对于在一定范围内生活的农民来说,民间文化代表的文化传统糅合了人们关于社会,生活、历史的基本认同,同时也是关于以村庄生活为轴心的社区记忆的重要部分。是维护乡村社会秩序的重要保证,也是个体人生意义,价值与伦理的重要源泉。所以我们就很容易理解童年看社戏的场景在幼年鲁迅的心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童年记忆里老榕树下人们祈福和说书的场景多年后仍牵动着隔海相望的问胞的相思。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民间文艺活动和节日活动来理解村落民俗生活价值。

贵州省榕江县大利侗寨,张十八摄。

村落文艺生活的社会功能

对于村民来说,单纯的日常接触并不能满足他们全部精神生活所需,还需要通过参加一些集体性的事务来确立他们作为村落成员的身份或地位。在这些集体性的事务中,最能够增强村落集体凝聚力的就是民俗活动,其具体形式有很多种。比如在容易发生旱灾的华北平原,遍及每个村落的求雨仪式是团结村落度过危机的集体行动;在贵州的苗族村落,至令还保留着祭冰雹神的习俗。许多村民认为这些仪式可以达到目的,因此,有人号召大家便会积极参与,其实,仪式固然源自对雨神的信仰,但更是对集体力量的崇拜。

乡村艺术作为民俗文化的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民俗文化的特征,对农民生活的意义不可忽视。“为什么当我们置身于民俗场景中才会感到乡民艺术的展演特别有味? 乡土社会与乡村艺术,是文化语境与文化文本的关系,同时后者还是承纳丰富历史信息,具有神圣秩序意义和情感交流价值的象征性文化载体。应该说,这些“表演性”的民俗现象,同时还是在乡村社会生活中与一般日常语言既不相同却又相辅相成的特殊的交流工具,在村落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中,村民们在神圣空间中所上演的歌舞,构成了一种恢宏的叙事,用以认识与解释人生、社会和宇宙的全部秩序。仪式过程所表达的那些特殊知识,是与他们特有的表演能力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因而能够充分显示出他们创造和传承村落精神文化的重要作用。任何一种文化如果仅仅停留在“ 一种精英或士大夫的言论之中,这种文化就不能成为关乎民族命运的根性文化。民族文化应该而且必须在社会生活层面有所表现,才能成为民族的生命。乡村文艺源自民俗活动,也只有参与到民俗社会活动中,乡村文艺才能实现其社会功能。

贵州省榕江县乐乡侗寨即将参加演出的侗族少年

村落文艺为什么受欢迎

我们关心这样一个问题:乡村文艺为什么会受到村民的欢迎?《向农民道歉》的作者野鹤讲过这样一个小故事中:王屋山上有个“张瞎子”,张瞎子怀抱一把三弦琴,走村串户说书为生。王屋山方圆百十里的地盘上,家家户户都把张瞎子当成了一个宝。婚丧嫁娶,起房盖屋,老人祝寿,孩子满月,农家的红白喜事,都盼望着能请张瞎子到家里来说上一场书。请的人多,张瞎子就一天两场、 三场地赶场子,请他的农家用摩托车、三轮车、小四轮、农用车接他、送他。甚至于,有的人家怕误场,提前一年跟他预订日子,付他定金。县新华书店的经理很羡慕张瞎子,他说张瞎子一年的纯收人超过了县新华书店全年的卖款。经理这么说的时候,经理的老父亲就来气,老父亲说写书的人比张瞎子还要瞎,他们哪能写出张瞎子嘴里的景致来。张瞎子嘴里的景致,自然是赵庄、钱庄的俗事,是孙家的长、李家的短。但是,他把自己融人了长长短短的俗事,让他自己也成了故事中的角色。
这个故事确实含义深长,对乡村文化建设不无启发意义。乡村文艺之所以受到村民的喜爱,在于它源于生活而又反映生活,而这种地方性的戏曲往往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征,首先,其内容是乡土的,甚至就是老百姓身边的人和事,让人感到亲切、亲近。村落里的文艺演员就是本村村民,大家同样会产生熟悉感、亲切感。其次,其形式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像说书、地方戏、秧歌等,都符合乡村娱乐习惯。再有就是演员忘我的感情投入,情真意切,“说起书来就什么都忘了”,能够打动和感染观众。这些特点以及所产生的效果,是专业性、表演性的舞台艺术难以达到的。此外,乡村文艺往往是村民利用农闲时节进行排练和演出的,而演出内容反映的也是村落里大家熟悉的人和事,所以乡村文艺真正是农民自己的文艺。

乡村酒席中的“刀手”,温老钱摄

村落节日活动

1村落节日的农业文化特色

中国传统节日,随着一年四季的变化和农作物安排的需要,逐渐形成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节俗活动,表现了鲜明的农业文化特色,这从以下节俗活动中可见一班。春节前后的立春节,看风云,占天候,预测年岁丰歉。农历二月惊蛰节令到来时,民间有预防虫害,预占收成的习俗。农历三月清明、谷雨前后是春耕播种的大好季节,不少节日如蚕月(小清明)、踏青节、禹生日、麦王生日、龙王节、清明等节日活动都与祈求丰收有关。农历四月立夏的节俗活动大都是围绕各地生产特点进行的。农历五月盛夏之初,各种灾害较多,俗称为“恶月”,其节俗活动多与防病、除害有关。夏至许多地方有“祭田婆”、摘新谷祭祖习俗。农历七月七日乞巧节,从牛郎织女神话传说演变而来的妇女乞巧习俗,反映了男耕女织的经济生活。农历八月是一年中的收获季节。农民用新谷酬谢祖宗和家神。中秋节赏月、拜月、赏桂,有喜庆丰收的习俗。农历十月一日,一些地区农民庆祝牛王生日,广东有对牛不穿绳的“放闲”习俗,这是农闲之际向牛酬谢的表现,实际上是古代牛图腾崇拜风俗的遗留。

2复合的节日活动内容节日区别于常日的首要表现就是具有丰富的节日活动,正是节日活动把节日和常日区别开来。民间节日作为一种文化事物。有一个颇为值得注意的特点,就是它的复合性。“例如端午节,它既有划龙舟、吃粽子等活动,又有饮雄黄酒、插艾蒿、挂蒲剑、贴钟馗图、小孩戴香囊和穿老虎腰肚以及出嫁了的女儿回娘家、邻居互送节物等活动。至于一年之首的春节。活动时项就更加繁多了。这些民间节日从社会文化的门类说,它包括经济、宗教、伦理、艺术、技艺等活动。它是许多文化活动的集合体,是民族又化的一种展览会。

贵州省榕江县大利侗寨,张十八摄

清明节的六大功能

以清明节为例,有人总结了“六大功能”:农时功能,娱乐功能,保健功能、纪念功能,悼亡功能和绿化功能。清明节最早是农事节日,从一些关于清明的农谚可以看出来,比如说“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懵懵懂懂,清明下种”“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种莫迟延”等农谚,显示了这一节气特点,提醒耕者勿忘农时。这些都说明了清明节在农民的农事安排过程中所起到的报农时的作用。之所以把敬老也放在这个范畴里是因为在自给自足的手工业家庭经济形态下。经验是最重要的东西、而经验丰富者多为老人,所以老人就是财富。因此人们总是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希望寄托在老人身上。

祭祀是清明节的重要内容,祭祀不仅仅是怀念先人,更重要的是做给活着的人看,祭拜的仪式就像一座连接着生者和死者的桥梁,也同样连接着历史和现实,甚至会绵延以至将来,世世代代,生生不息。如《论语》中所讲就是“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孔子说“吾欲言死者有知也,恐孝子顺孙妨生以送死也;欲言无知,恐不孝子孙弃不葬儿。”通俗地讲,祭祖是为了使活着的人培养敦厚的道德和感念祖德的心态。整个清明节活动浸透着一种和谐的理念, 清明节是节气和节日合二为一,包含了祭祖扫墓、踏青游玩等人文内容,呈现出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清明祭扫活动既能体现对家庭的尊崇,又能表达对祖先的感恩,还显现对血脉亲情的认同。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缅怀先人、悼念逝者的传统节目,人们纷纷来到故人墓前祭奠,扫墓祭祖通常要焚烧冥币、燃置香烛、燃放鞭炮,泼洒酒水、堆放食品等,寄托哀思,学习感恩。并扩展到细怀民族英烈。在这一过程中,人们追思先人、感恩父母增进亲情、满足家族成员归属感的需要,密切人们的关系。清明节也培养人们面对生死达观的心态,清明节是从悲到乐的节日过程,启迪人们更达观地对待生死,舒缓面对生死的紧张心理,清明节还具有对后代珍惜生命、承担家庭及社会责任的教育功能:清明节带子女扫墓祭祖是一种无形的情感培育,使其对人生意义、社会责任的认识更明确。他强调人伦、秩序,从要求爱自己的亲人开始,然后爱他人,由近及远,推已及人扩展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利他的价值观念。李泽厚先生通过对中国古代思想的研究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乐感文化”,即中国人总是愿意乐观地姚望未来,这一点在清明节中得到了很好的印证。追求乐感首先表现在节庆活动突出的庆贺和游乐两大重题,以纵情的文娱活动展现和抒发人门的欢乐和喜庆,如放风筝,荡秋千,踏青等活动。当然还有祛病驱邪、祈求福寿安康等这些世俗的渴求,也是乐感的体现,是对人间美好生活的渴望。

由此可见,村落节日生活不仅满足了村民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还承载着传播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成分的重要任务,而且是丰富多彩的民间传统技艺的延续空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