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逐舰英杰列传·日本篇》No.1:暗夜刺客行

(温馨提示:本文约4600字,配图19幅,原创不易,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在世界驱逐舰发展史上,日本海军是一个不得不提的重要角色。作为创建于19世纪后半叶,崛起于20世纪初叶的新兴海军列强,日本海军可谓是一个仿效英国海军的模板、深受马汉海权论熏陶、糅合岛国民族偏执思维而形成的怪胎,表面上张牙舞爪、凶神恶煞,骨子里根基薄弱、气短心虚。天生的危机感和日益膨胀的野心使日本海军在作战思想和武备研发上惯于剑走偏锋,这个特点在日本海军驱逐舰的发展上也有突出表现。日本驱逐舰由引进仿制起步,到自主研发创新,逐步形成了契合日式战术思维的设计理念和发展路线。在太平洋战争初期,以重雷装为突出特点的日军驱逐舰配合百炼精兵,在水面战尤其是夜战中表现抢眼,但随着战争形势的变化,日本驱逐舰轻视防空反潜的软肋暴露无余,沦为炮灰,伴随着联合舰队的覆亡走向没落。

东瀛海上刺客——日本海军驱逐舰发展史

日本海军自明治维新草创就以英国皇家海军为师,无论组织制度还是军备发展上都亦步亦趋,全面学习。在英国海军完成最早的“哈沃克”号驱逐舰后,日本海军立即收集情报,深入研究,认为这一新舰种极具潜力,于1898年到1899年间分别向英国亚罗船厂和桑尼克罗夫特船厂各订购了6艘驱逐舰,前者为雷级,后者为东云级,是为日本海军驱逐舰之始。在1900年至1903年间,日本又向英国订购了晓级(初代)和白云级各2艘。在订购外舰的同时,日本海军也尝试自行建造,横须贺海军工厂于1903年开工了春雨级,综合了两家英国船厂的设计特点,这是第一级日本国产驱逐舰,共建造7艘。在春雨级基础上日本海军进行了扩大改良,在1905年至1909年间又建造了32艘神风级(初代),其建造厂家由海军船厂扩大至民间船厂。从雷级到神风级,日本海军逐步消化和掌握了驱逐舰的设计技术,并形成了批量建造能力。

■ 日本海军“涟”号驱逐舰,属于向英国订购的雷级驱逐舰。

早期日本驱逐舰与同时期的英式驱逐舰大体相仿,排水量在350吨左右,航速29~31节,装备6门小口径火炮和2具450毫米鱼雷发射管。在1904年到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日本海军驱逐舰部队经历了最初的战斗洗礼,在突袭旅顺口和日本海海战中表现突出,让日本海军意识到驱逐舰对抗大型战舰的优势,将驱逐舰视为主力舰的重要辅助力量,开始将驱逐舰雷击作战提升到舰队决战的层次,走上了一条有别于欧美海军的发展道路。

■ 日本海军春雨级驱逐舰“村雨”号,春雨级为日本海军首级国产驱逐舰。

日俄战争后,在英国海军建造1000吨级驱逐舰的刺激下,日本海军驱逐舰也开始趋向大型化和重武装化。1911年开工的2艘海风级排水量首次突破1000吨,装备了混烧锅炉,航速达到33节,续航力也大幅提高,武备增强为120毫米舰炮2门,76毫米舰炮5门,450毫米鱼雷发射管4具,凸显出高航速和重武装的特点,并为此后各级日本驱逐舰所继承。为了吸取最新技术,日本海军于1915年向英国亚罗船厂订购了2艘浦风级,采用混合动力系统,这是日本海军最后一级外购驱逐舰,同时也是首级装备533毫米鱼雷的日本驱逐舰。为了节约成本,日本海军采取同时建造1000吨级一等驱逐舰和500吨级二等驱逐舰的方针。在1911年至1918年陆续入役的一等驱逐舰包括海风级、浦风级、矶风级、江风级,二等驱逐舰包括樱级、桦级、桃级、楢级,上述各级驱逐舰在一战时期曾前往地中海参与护航任务。

■ 一战时期在地中海某地驻泊的日本海军第2特务舰队的驱逐舰群。

一战结束后,羽翼渐丰的日本海军以抗衡英美海军为目标推进野心勃勃的“八八舰队”计划,在建造新型主力舰的同时,与之配套的驱逐舰群也战力提升,批量下单。在“八八舰队”案实施期间,日本海军建造了一等驱逐舰峰风级、野风级、神风级(二代),二等驱逐舰枞级、若竹级,各级舰的排水量提高至800~1200吨,航速增至36~39节,主炮为3~4门120毫米舰炮,鱼雷发射管数量为4~6具,全部装备533毫米六年式鱼雷。日本海军的终极目标是新建超过100艘驱逐舰。

■ 4艘并排停靠的神风级驱逐舰,舰首的数字29表明它们隶属于第29驱逐队。

1922年《华盛顿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海军假日”的到来,日本海军被迫放弃“八八舰队”案,并接受主力舰吨位仅为英美海军六成的现实。在此背景下,大力强化包括驱逐舰在内的辅助舰艇的战斗力就成为日本海军在条约时代武备发展的重要方向。条约签订后,日本海军调整了驱逐舰建造方针,不再建造二等驱逐舰,集中全力建造大型舰队驱逐舰。条约时代日本海军建造的首级驱逐舰睦月级在神风级基础上加以改进,排水量增至1315吨,航速37节,保持4门120毫米舰炮和6具鱼雷发射管的武器配置,但率先装备了610毫米八年式鱼雷,强化了攻击力,共建造12艘。610毫米鱼雷即便在世界范围内也属首创,从此大口径重型鱼雷就成为日式驱逐舰的标配和最显著特征,日本海军驱逐舰彻底走上了重雷装化的歧途,并且越走越歪。

■ 日本海军睦月级驱逐舰“如月”号,睦月级是日本海军首级装备610毫米鱼雷的驱逐舰。

■ 睦月级驱逐舰的侧视及俯视线图。

尽管睦月级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已属重武装高性能驱逐舰,但日本海军远不满足,在1924年提出新的驱逐舰设计指标,要求在睦月级基础上提高航速,炮击和雷击能力提升50%,同时尽量小型化以利于夜战隐蔽。根据上述要求,有“鬼才”之称的藤本喜久雄大佐设计了著名的特型驱逐舰,采用短艏楼船型,排水量达1680吨,航速38节,航程为4500~5000海里/14节,3座双联装127毫米舰炮以前一后二方式布置,配备3座三联装610毫米鱼雷发射管,各项指标在当时称得上是傲视列强,震惊世界。特型驱逐舰在日本海军驱逐舰发展史上具有坐标意义,也奠定了后续舰型的基本形态,不过沉重的武装和不成熟的焊接技术也带来了复原性差、强度不足的隐患。特型驱逐舰因细节改进又分为三型,分别为吹雪级、绫波级和晓级(二代),总共建造了24艘。随着特型驱逐舰的问世,驱逐舰在日本海军的战术定位更加明确,即在渐减作战的夜战中,在己方巡洋舰支援下对美军主力舰队实施密集雷击,以削弱其实力,为主力决战创造有利条件,恰如一群在暗夜中突施冷箭的刺客!

■ 正在进行编队训练的日本海军第20驱逐队的3艘吹雪级驱逐舰。

■ 吹雪级驱逐舰新建时的侧视及俯视线图。

1930年《伦敦条约》将驱逐舰也纳入限制范围。为了在有限的吨位内建造足够数量的驱逐舰,又保持强大的攻击力,日本海军强迫设计部门在1400吨舰体上实现等同于特型驱逐舰的性能,从而催生出初春级,在排水量较特型减少280吨的情况下强行配置了5门127毫米舰炮和9具鱼雷发射管,而且还首次安装了鱼雷再装填装置,具备两次攻击能力,堪称日式驱逐舰的另一特色装备,航速36.5节,航速4000海里/14节。然而,初春级重心大幅升高,航行稳定性低劣,完全是为了追求过高的战斗性能而罔顾客观实际的失败设计,而且类似的思路也影响到其他舰艇的设计。在1934年到1935年间相继发生了“友鹤”事件和“第四舰队”事件,自特型以来存在的复原性和强度问题彻底暴露,迫使日本海军矫枉过正,实施了大规模的性能改善工程。初春级也接受了大幅改装,鱼雷发射管减至6具,改变了主炮布局,改善了航行性能,原计划建造12艘的初春级只完成了6艘。

■ 竣工状态的“子日”(左)和“初春”号驱逐舰,均为初春级。注意其背负式布局的前主炮,改装后单装主炮移至舰尾甲板。

在初春级基础上, 日本海军进行了扩大改良,建造了10艘白露级,排水量增加到1685吨,航速34节,航程为4000海里/18节,5门127毫米舰炮沿用了初春级改进后的布局,采用2座四联装鱼雷发射管加再装填装置,综合性能较初春级明显提高,算得上是设计精妙的舰型,也为后续驱逐舰的设计打下了基础。在白露级服役的同时,日本海军驱逐舰的主战鱼雷也更换为威力更强的九〇式鱼雷。

■ 海战模拟网游《战舰世界》中的白露级驱逐舰,注意其主炮布局。

随着《华盛顿条约》临近到期,日本无意续约,并着手设计突破排水量限制的新一代大型驱逐舰,这就是朝潮级。该级舰可谓综合了自吹雪级以来各级驱逐舰的设计经验,在白露级基础上扩大了舰体,恢复了吹雪级6门127毫米主炮的配置,鱼雷武备则沿袭了白露级的配置,排水量达到2000吨,航速35节,舰体强度和复原性也得到重视,但航程略有下降,为3800海里/18节。朝潮级的各项性能都堪称优良,可谓样本之作,在1937年至1939年间陆续完工了10艘。

■ 朝潮级驱逐舰的侧视及俯视线图。

在无条约时代为了与英美海军竞争,日本海军并不满足于朝潮级,认为其航速和航程不足,要求新型驱逐舰在保持特型的舰体尺寸和武备的同时,航速和航程要超过朝潮级。同时,日本海军依据作战任务将驱逐舰区分为甲、乙、丙三型:甲型驱逐舰为水雷战队的主力驱逐舰;乙型驱逐舰为担负防空任务的防空直卫舰;丙型驱逐舰为强调航速和攻击力的重雷装驱逐舰。

在甲型驱逐舰的设计上,技术部门认为在特型驱逐舰的基本框架内获得超过朝潮级的航速和航程,只有另起炉灶,重新设计,耗时费力,对于资源匮乏且急于扩张的日本海军而言是难以接受的。经过妥协,甲型驱逐舰在朝潮级基础上提升航程,维持航速即可,最终完成了阳炎级的设计。阳炎级被称为日本海军的“理想型驱逐舰”,排水量2000吨,航速35节,舰炮和鱼雷武备与朝潮级相同,为6门127毫米舰炮和2座四联装鱼雷发射管加再装填装置,但从设计之初就计划搭载日本海军的绝密武器九三式氧气鱼雷,攻击力更强,通过改进动力系统将航程由3800海里/18节增加到5000海里/18节。阳炎级在舰体、航速、武备各方面都实现了较好的平衡,在无条约限制和现有技术条件下充分达成了性能要求,在1939年至1941年间建造了18艘。在阳炎级基础上,日本海军又略作改进,设计了夕云级,基本性能与阳炎级相仿,在1941年至1944年间建造了20艘。上述两级共38艘甲型驱逐舰是太平洋战争中日本海军水雷战队的绝对主力。

■ 日本海军阳炎级驱逐舰“矶风”号的上色照片。

在二战前夕,日本海军意识到飞机对于舰船的威胁与日俱增,为了满足舰队防空的需要,开始设计专用的防空驱逐舰,即乙型驱逐舰。1938年的初始设计安装8门性能出众的100毫米舰炮,取消鱼雷武备,结果遭到海军高层保守派的强烈反对,坚持要装备与甲型等同的鱼雷武备,但势必导致舰体成本的暴涨,最终修改为相当鸡肋的1座四联装鱼雷发射管加再装填装置,定型为秋月级。作为唯一的乙型驱逐舰,秋月级的吨位创下了日本海军驱逐舰的记录,高达2700吨,航速33节,航程8000海里/18节,配置8门100毫米舰炮和4具610毫米鱼雷发射管,在1942年至1945年间完成了12艘,主要伴随航母机动部队行动。

■ 海战模拟网游《战舰世界》中的秋月级驱逐舰。

■ 秋月级驱逐舰的侧视及俯视线图。

战前,日本海军获悉美军新型驱逐舰的航速在37节以上,而新型战列舰的航速也超过27节,相比之下阳炎级35节的航速明显不利,单轮8枚鱼雷的齐射能力在同期各国驱逐舰中也不算突出。为在预想的舰队决战中获得更强悍的鱼雷突击能力,日本海军要求设计一型高速重雷装驱逐舰,这就是丙型驱逐舰岛风级。该级舰的设计重心着眼于高航速和提升雷击能力,配置了新型锅炉,输出功率达75000马力,相比阳炎级提高了44%,航速达到39节,并在试航时跑出40.9节的速度记录;岛风级的鱼雷武备更是夸张,配置了3座五联装鱼雷发射管,可齐射15枚九三式鱼雷,堪称空前绝后,成为日式驱逐舰的“航速雷击双料王”。岛风级的排水量仅次于秋月级,达2600吨,续航力为6000海里/18节,除了强力鱼雷武备外仍配置了6门127毫米舰炮。岛风级仅有1艘,即1943年5月完工的“岛风”号,而此时太平洋战场上已经没有该舰发挥雷击能力的机会。

■ 这幅彩绘表现了“岛风”号驱逐舰在1944年时的状态。

■ “岛风”号驱逐舰模型的局部细节,展示了舰体中部的3座五联装鱼雷发射管。

太平洋战争中后期,在美军潜艇和飞机的双重打击下,日本运输船队蒙受惨痛损失,一向轻视护航反潜的日本海军只能亡羊补牢,设立了护航专用的丁型驱逐舰,在1944年至1945年间开工了松级及其改进型橘级,到战争结束时共完工32艘。丁型驱逐舰以强化防空反潜和易于建造为设计重心,排水量1200~1300吨,航速27.8节,航程3500海里/18节,武备包括3门127毫米高射炮和大量25毫米机关炮以及反潜武备,但仍旧保留1座四联装鱼雷发射管,其建造时间不足舰队驱逐舰的一半。

■ 1944年完工的松级驱逐舰“竹”号。

纵观从明治时代到太平洋战争,日本海军驱逐舰在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始终追求高航速、重雷装、大航程等性能指标,甚至不惜为获得突出的作战性能而进行违反常规的技术冒险,自食苦果。同时,日本海军对于驱逐舰的运用则相当保守和固执,其用兵思想都围绕着舰队决战,对于两次大战间海军力量构成和战术思想的新变化反应迟钝,对于驱逐舰作战使命的多样化更缺乏认识,因此日本驱逐舰过于强调炮战和雷击能力,极度忽视防空反潜能力,结果在由航母、潜艇和飞机主导的太平洋海战中遭遇异常悲惨的命运,在盟军不断增强的水下和空中打击力量面前难以招架。据统计,在二战时期日本海军先后有169艘驱逐舰投入作战,损失132艘,损失率高达78%,仅有37艘幸存到战后。

■ 这幅画作表现了太平洋战争后期,日本驱逐舰与美军飞机艰难对抗的场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