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 六次北伐失败的真正原因,竟是因为一个小人物
刘备死后,诸葛亮成了蜀国真正的掌权人,但是他依然没有忘记刘备的愿望,“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于是六次发动了历史上很著名的北伐战争。
诸葛亮北伐,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于228年至234年,对曹魏发起的几次进攻战。对魏战争期间虽然也有所斩获,但没能实现“兴复汉室”的目标,在最后一次北伐中,诸葛亮本人也病死于五丈原战争前线。
诸葛亮
但是,即使诸葛亮和蜀汉倾尽全国之力,再加诸葛亮本人的天纵之才,为什么数次北伐都以失败告终呢?原因其实很简单,是因为一个叫做枣祗的人。
枣祗这个名字很陌生,他也的确是个名不经转的小人物,但是他对于魏国的作用真可谓不小,他就是魏国“屯田制”的最初创始人。而也正是这个屯田制,导致诸葛亮一次次的北伐失败。
枣祗早年跟随曹操起兵,担任东阿令。黄巾大起义失败以后,中原地区陷入长期军阀混战局面,经济极度萧条,人口散亡,粮秣奇缺。军无现粮,有些军阀就是饿垮的,不战而溃散者甚多。史称:“自遭丧乱,率乏粮谷,诸军并起,无终岁之计,饥则寇掠,饱则弃余。瓦解流离,无敌自破者不可胜数。袁绍之在河北,军人仰食桑椹,袁术在江淮,取给蒲赢,民人相食,州里萧条。”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迁都许昌后,枣祗和韩浩建议设置屯田,政府将耕牛借给百姓,用于农耕,并按规定收租。曹操为了解决军粮困难,采纳了这一建议,任命枣祗为屯田都尉。曹操于196年开始募民屯田于许下,后又令州郡各置田官,大兴屯田,广开屯田积谷,兴修水利,当年收获了万斛粮食。
此后,曹操治下的魏国各郡县都设置田官曹魏屯田制包括民屯与军屯两种。经过数年积累,仓廪丰实,所产的粮食能够满足军队供给和百姓日常生活所需,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物质基础。
枣祗死后,曹操追思其功,追赠为陈留太守,追封列侯,枣祗的儿子枣处中继承爵位。
所谓的屯田制指的是利用士兵和农民垦种荒地,以取得军队供养和税粮。又有军屯、民屯之分。
所谓军屯,是指东汉末年,魏国解决边境守备军队之需,在与东吴、蜀地等接壤地区“令淮北屯二万人,淮南三万人,十二分休,常有四万人且耕且守。”(三国志魏书。诸葛诞传》。虽然屯田制不作为经济和社会制度,但是却给魏国带来的却是国力提升和经济的强盛。
民屯的分布地区甚广。其组织管理系统,在曹魏的中央负责人为大司农,郡级负责人则为典中郎将或典农校尉,在县级负责人则为屯田都尉,直接管理民屯生产事宜者则有屯司马。民屯的劳力多为招募而来,按军事编制,不隶属于州郡。他们有个特殊称呼、叫“典农部民”或“屯田客”。民屯上交的地租剥削率为:用官牛者,民官四、六分成,不用官牛者,民官各半。
曹操
最开始,曹操依靠中原土地肥沃的优势,调防部分士兵去开垦种植,当年便囤积了上百万斛粮食,从此军心稳定,交战时不再有缺粮的窘境。
曹魏大兴屯田,一方面,获得了大批军需物资,同时,使之“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魏书》章认为,曹魏“屯田积谷”乃为其“兼并群贼,克平天下”打下了基础;另一方面,屯田制下平民所受剥削仍然很重,但毕使部分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并对恢复社会经济多少是有些好处的。
曹操也仅用了十年时间就统一了北方。
三国鼎立后,曹操又继续扩大屯田规模,通过五年、十年的休养生息,形成稳定的凝聚力。曹操采取的屯田制对北方经济的恢复、为曹魏政权的巩固和以后司马懿抗击蜀军、司马氏灭蜀并吴、统一全国准备了重要的物质条件。
反观蜀国这边,粮食无法运输到前线,诸葛亮纵有天才智慧,能制造木牛、流马,运送粮食,也远水解不了近渴!《三国演义》中“六出祁山”,就是多次因为粮草问题,而丢失了大好战机,最后扼腕长叹,蜀国最终败在了后勤补给上。
曹操
屯田制在我国田制史上是个很重要的环节,它对恢复社会生产和稳定地方行政区划,巩固曹魏政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俗话说:“功夫在世外”,同理,战争也在战阵外。诸葛亮的“六出祁山”北伐失败的真正原因,竟是因为一个名不经转的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