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印尼邦加!那面档!那冬菜!

东南亚华人酷爱的冬菜,产自天津。

越南城镇新旧混合的建筑,一些食店充斥其中,不难见到冬菜 。

早上喝粥,打开冬菜罐子,居然空空如也,没有冬菜佐餐,可想而知这顿早餐,是多么地乏味。仔细看着精致的枣红色冬菜陶罐,贴有“长城牌天津冬菜”商标,还有“天津食品进出口公司监制”标签。
这是特地从香港的华润国货超市买回来,又带回我退休小住的广东家里,之所以经历了一回"出口转内销",皆因香港仍然能买到货真价实的天津冬菜。
在内陆,尤其广东,市面上卖的打着天津冬菜牌子的,多数来自潮汕地区,也令我怀疑,或许我们小时候在南洋吃的天津冬菜,是潮汕产的?
怀旧的冬菜味道
无论如何,产地的真假也好,天津冬菜引起我的无限遐想。我与它的情缘从国外到国内、到香港,怎麽说也有70多个年头吧?自经年后,我就爱上天津冬菜,百吃不厌。
我们印尼客家人,客家传统汤羹烹调讲究配料及火候,不论手打肉丸汤还是手打鱼丸汤,最要紧的是在汤做得之前,才加上一撮天津冬菜,搞匀让它慢慢浸透,不但冬菜香味散发到整个汤中,又不会太烂而无嚼头,齿缝舌间还留着那清香味。
记得70年前的印尼大小城镇,华人的食杂店都有一罐罐的天津冬菜卖,在邦加各地的华人面档里吃面,师傅最后一个工序就是撒上一撮冬菜,否则不称其面。
反而我觉得小时侯,那以切得细细的大白菜,经过蒜头及其他香料腌制的天津冬菜,更加浓郁可口。

难寻正宗冬菜

现在经济高度发展,各种货品种类之繁杂,与几十年前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但是有些商品,如天津冬菜,找不到的以前那正宗的感觉。

尤其我这几年告老还乡,回到广东东莞居住,一次兴冲冲在市场买到一罐天津冬菜,打开一看,其色泽偏白,不象天津产的色泽金黄,只有很重的咸味,却没有一点蒜香味,百分之百是个膺品。
有报刊披露,原来广东有些地区,也有冒仿天津冬菜以假乱真的,所以出现上述自己舍近求远,到香港采购冬菜带回内陆的怪事。

槟港2家面档的记忆

我出生于遥远的印尼的邦加岛,70多年前那里还是一个充满原生态特色的近似孤岛,1直至999年底它已经变成一个省,但仍然不乏其田野风光的天然景色。

终于,阔别47年之后,不敌缕缕乡愁,在2007年5月中旬,我实现了魂牵梦绕的回归故里之梦,全家回到邦加省会槟港(Pangkal Pinang)。
简单说,这是一次怀旧之旅,一次探亲访友的行程,但也是对念念不忘的邦加美食的一次隆重的重温。

印尼邦加岛传统的木房子,在终年夏日炎炎的热带,显得阴凉宜人。

因为邦加以著名的美食之乡而饮誉全印尼,擅于此道的邦加华人,在雅加达及爪哇各大城市大展拳脚,开餐馆或经营糕点小吃铺的比比皆是,创出了品牌。
所以外岛人一听说邦加人,都会不约而同地惊呼:Kue Bangka (邦加的糕点小吃),Masakan Bangka(邦加菜肴)。

客家腌面现在也用碟子,少用碗,入乡随俗,适应印尼人的需要。

朴素的邦加城乡面档,虽然略微简陋,却也很凉爽。

我对邦加美食的印象是刻骨铭心的,除了糕点之外,还特别对那里的面条情有独钟。
果然一回去,同学们争先恐后请吃,有时盛情难却,又不想撑坏肚子,我就提出去吃面吧。 为什么要吃面条,因为槟港有两家面档,令我弥久不忘。

水(汤)米粉,佐以猪肉末、猪皮、炸云吞、海鱼丸及豆芽、菜心,汤也是用大骨头与黄豆特别熬制的。

客家上水汤,即是猪杂碎汤。有瘦肉、猪肝、猪肠、猪肺等。

一家是第一代梅州移民张浆,1960年时以近花甲之年,面档在新加坡街。其特点是自己手打的猪肉丸配自己轧的面。他的腌面(捞面)堪称一绝,到了外地发展的槟港人,一回到家乡,头一件事就是“去吃张浆”。

现在的面馆都有邦加特产小青柠(Jeruk Kunci)冰水卖。

邦加槟港Jalan Balai的面馆,打出的是Mie Koba(高木面),即是中邦加县高木镇的名食,是已经融合印尼人口味的,形成一格面向印尼人的,毫无疑问它用炸洋葱片代替冬菜。
另一家是广府籍只会讲粤语的第一代移民,忘了名字,当时年纪也有50多岁,面档在布巴刹(市场),腌面也好,水(汤)面也好,配的是自己秘制的切片卤肉。

都是冬菜收尾

但两家都不约而同,用黄豆加猪皮及猪骨头熬成的汤,靓汤加上面条劲斗,尤其精彩的是煮得后,其收尾工程,是添点豆芽与天津冬菜,那就十分完美了。

邦加岛渔业资源丰富,市场有限,渔民只好将海鱼晒干输往外岛。

香港到印尼散货

门到门快线拼箱

难寻冬菜

同学告诉我,我离开邦加槟港半个世纪,物是人非,老人早已归土,面档不但因为市政建设而荡然无存,而且其家人,后来不是经营不善结束营业,也是有更大的发展而转行。

邦加华人面档,数十年的社会变迁,客家腌面也似乎面目全非。

唯一广府籍师傅的小徒弟,在另一处(JALAN TREM)自立门户,现在还顽强地继承旧业,并博得当地华人的赞赏和敬意,虽然城里那么多家面档,但其生意自然非常好。
同学驾车带我过去,介绍寒暄,大家聊聊老师傅的佚事,缅怀一番。
对于这个传人,大家对他刮目相看。因为据说当时几个伙计对轧面、煮面、端碗收钱各司其职,惟有他最有心计,细心观察完全偷学起家,食客评价他颇得真传,甚至超过老师傅的两个儿子,人们感叹亏得他,让广府籍老师傅面档这个品牌延续下来。

邦加八港(镇)许多面档开在开阔的地方,能够充分享受舒适的田园环境。

邦加的客家腌面与上水(猪杂)汤,全无冬菜的痕迹了。

槟港一家面档的水(汤)面,炸红葱头片代替冬菜。

品尝之后,皇帝不急太监急,同学急不及待地问我:“怎样呀?”其实我一面吃心里一直嘀咕,什么都好,也近似其师傅的风格,惟独有两样东西没到位,好像失传了。
我跟同学说,其一没有冬菜,那就不是中国面;其二是切片卤肉欠奉,总之十分遗憾。

现在的印尼邦加华人面档,已经难寻冬菜踪迹了。

炸红葱片代替冬菜

同学解释说:印尼的苏哈托新秩序时代,奉行排华、限华政策,一夜之间中文不复存在,来自中国的天津冬菜也是吃完后就没货源了,无奈之下则用炸过的红葱头片替代,现在政治环境宽松了,虽然天津冬菜街上有得买,但习惯已形成,一时难于恢复。

而卤肉则没办法,因为是老师傅亲自操刀制作,秘不示人的,结果是失传了,太遗憾。
邦加面馆没有装修,无空调,有吊顶风扇,比较简陋,所以价格低廉。在邦加一碗面大概1.5万盾,约值人民币7.5元,雅加达的大概2.2万盾,约值人民币11元。
邦加地方小,生存不易,发展难。60年代中期,出现华人走出去外岛的浪潮,很多来到雅加达,一些人也开了邦加面档,多年的打拼,树立了Bakmi Bangka的品牌。

冬菜立足南洋悠久

据史料,我们东南亚华侨喜爱的冬菜,产生距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天津制作冬菜始于清代,盛于民初,源于沧州,兴于静海。

相传在清乾隆年间,河北省沧县“艺丰园”酱园,用白菜加盐,拌以糖蒜,做成“什锦小菜”出售,称为“素冬菜”。后来,天津大直沽“广茂居”酱园又制成“五香冬菜”。

法国人在越南留下其建筑风格,那里的檬(汤米粉),还是坚持用冬菜的。

天津冬菜色泽金黄,香味浓郁,家用和馈赠亲友都相宜,销售国外也颇受欢迎。三十年代初开始出口,除香港,还远销到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泰国,柬埔寨、老挝等东南亚国家。
因为那里的华侨对祖国产的口味好,又物美价廉的冬菜,感到特别亲切;又因东南亚地区多岛屿,气候潮湿,冬菜用大蒜泡制,有除湿、去瘴、解毒功能,故大受欢迎。
附记:本人与天津有缘,因为在天津有不少我们邦加华侨,六十年代我在北京念书,暑假还过去找他们玩,上街出去寻觅天津卫的美食。
当时感觉北京的物质供应不如天津,市场上卖的副食品比较丰富,生活比北京强。另外,华侨政策落实得好,政府对侨生比较照顾。
如邦加的延安老干部、原中国新闻总社领导谢石基,他就定居天津。天津大学副教授唐南龙是邦加槟港华侨,全国侨务先进个人,他夫人温婉美女士,也被全国侨联评为侨联工作积极分子。另外,还有邦加的校友温荣占、温荣辉、李良保、李良浩等人,他们现都已经移居香港。(原文刊于2007-07-01 00:53 今略作修改更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