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弟:终于有了探讨毛边书的《参差》

由问津书院印行、沈文冲先生主编的《参差》民刊,自2015年5月第1期问世,迄今已出刊6期,它是介绍、推广、普及、探讨毛边书文化的主题资料,与《问津》《开卷》《品报》以及大型天津历史文化丛书“问津文库”(至今已出版72种),还有影印的大型历史资料丛书《天津文献集成》50册,构成问津书院“追忆津沽记忆,守望文化家园”宏大的文献渊薮。问津书院挂牌五年来,能取得享誉全国的声望和荣光,与书院理事长王振良先生“埋头苦干”(鲁迅语)密不可分,与书院同仁共同努力密不可分。

《参差》探研毛边书的历史与现状,因此刊名和装帧与毛边书紧密相关。杜鱼先生在《参差》创刊号的“后记”中说:“《参差》的名字,缘自我与(张)元卿等师友交流时的灵光一闪,并没有太多的深意。其好处是比起直白浅露的命名,稍微有些曲折的意思在里面。”

但著名学者陈子善先生则说:“'参差这个词,最早见于《诗经·周南·关雎》:'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辞海》的解释是:'长短、高低不齐;不一致……我却以为虽然出自'灵光一闪,毕竟还是其来有自,大有深意。”他认为“近人以'参差暗喻西式印刷品中的毛边本,'始作俑者应该是新文学书话大家唐弢。”接着,陈先生就用两大证据,论证了唐弢以“参差”暗喻毛边书的“始作俑者”,道:

唐弢早在1946年12月11日上海《文汇报·文化教育体育》发表的书话《毛边党与“社会贤达”》中,引用鲁迅“毛边党”之称谓表达对毛边本的喜爱时就说过:“在书本的取舍上,我是有党有派的……我也是毛边党党员之一,购新文艺书籍,常要讲究不切边的,买来后亲自用刀一张一张的裁开,觉得别有佳趣……我之爱毛边书,只因为它美,——一种参差的美,错综的美。

唐弢在1982年4月12日所作《“拙的美”——漫談毛边书之类》中,又重申了对毛边本的一往情深:

我对毛边书早有好感。与鲁迅先生从反面嘲笑“和尚”、“尼姑”相印证(鲁迅曾经说过“光边书象没有头发的人——和尚或尼姑”。——笔者注),我觉得毛边书朴素自然,象天真未凿的少年,憨厚中带些稚气,有一点本色的美。至于参差不齐的毛边,望去如一堆乌云,青丝复顶,黑发满头,正巧代表着一个人的美好的青春。

相隔三十多年,唐弢两次赞美毛边本,均提到“参差不齐”“参差的美”,以至后人归纳他评论毛边本的观点,以“参差美”“朴素美”陈先生的文中,不仅诠释了“参差”之意,而且言简意赅讲明了《参差》刊名的由来,并热情祝贺《参差》诞生,欢迎社会诸位贤达来此平台,“聚讼”毛边书之“是是非非”。

《参差》主编沈文冲先生,是研究毛边书的著名专家,著有《中国毛边书史话》《毛边书情调》和《百年毛边书刊鉴藏录》,为国内许多毛边书爱好者、研究者、收藏者提供了指引和方便。

根据沈文冲先生研究,毛边书是中国新文学运动的产物,也一直是新文学书刊收藏家的至爱。毛边书是西方书籍装帧艺术中一种特殊的装订形式,最初只裁地脚下切口,不裁天头上切口和翻口外切口,保留了纸张的毛边效果。这种毛边书最早流行于英国、法国、德国,后传入日本。一百多年前,是绍兴的“毛边党”人周氏兄弟鲁迅、周作人把毛边书传入中国,毛边书在二三十年代十分兴盛,这是文豪鲁迅积极倡导的结果。鲁迅一生的著译一直“必须坚持毛边到底”。许多作家竞相效仿,出书就要印一部分毛边书。并且,逐步从效仿进入自觉,毛边书的刊印一时也就变得十分普遍和繁荣了。

新中国成立后,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出版界无暇顾及毛边书的出版,那时虽还有一点,如《诗刊》的创刊号等,但已是寥寥可数。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出版界异彩纷呈,毛边书开始多了起来,而且与日俱增,现如今愈加活跃,大有 “中兴”之势,可以说进入了第二个兴盛时期,毛边书成了藏书爱好者、研究者的“抢手货”,在此背景下,《参差》期刊便诞生了。

《参差》即为探讨毛边书专门资料,为了与所刊内容相适应,故从创刊号迄今已出版的6期,也都坚持统一制作成地脚冲齐、天头与书口参差不齐的三边不切的纯正毛边本,刊脊胶粘,普通印纸, 32开,以小5号铅字印制。封面由唐文权先生设计,刊名“参差”二字在右上部,竖着以美术线条图形形式,夹带红、黄、蓝颜色,绘出刊名《参差》二字,饶有参差之感,刊名下为汉语拼音和期数。下部居中横写本期出版日期。封二、封三皆为文化名家墨迹,或为《参差》题词,或是与《参差》有关之短札、诗歌、墨宝等,彩印。封底居中为问津书院徽标,下书“天津市问津书院编”。每篇文章后面空白处,会配发毛边书的书影,并详细介绍规制情况。所有这些,均可见编者广泛宣传毛边书之良苦用心。

《参差》创刊号“刊行缘起”中说:“小刊确定以毛边书的收藏、鉴赏、阅读为主导,力求做到:书影、书人、书事等图片与鉴赏、庋藏、品读的文章兼美,关注毛边新书的发布品鉴与点评中外毛边书文化的优秀传统并重,努力反映当代新老'毛边党们鉴藏、品评、印制毛边书的情趣嗜好。”由此可知该刊所刊发文章之宗旨。

粗略统计,《参差》从第1期至第6期共刊发文章110余篇,长短不一,长者万余字,短者数百字,多为叙述文,也有日记体、采访、尺牍、诗歌等。撰文者多为当今研究书文化的知名学者,或介绍某种毛边书所载之主要内容,并发表对其中部分内容之感想;或讲述自己如何喜欢上毛边书之心路历程,并努力搜购、弆藏故事;或抒发自己偶得一朝思暮想之毛边书的快乐心情;或畅言自己对毛边书之看法、观点;或记述与毛边书有关之人物;或叙述毛边书之故实;或对《参差》所载内容之建议,等等。文章风格各异,或叙述细腻,娓娓道来;或豪放调侃,文采飞扬;或正襟危坐,质朴而讲,种种不一而足。

主编《参差》的沈文冲先生,不愧为探究毛边书的第一人,在总计6期《参差》上,共发表17篇文章,另加1篇《藏书报》记者对之采访,数量为最多,所论述之内容,带有指导性作用—不仅讲述了自己如何关注、喜爱上毛边书,撰写毛边书系列著作和论文,而且亲身垂范,毫不保留地教人如何撰写、鉴赏有关的文章,如果你是一位不懂毛边书的善学者,读后,定会获益匪浅;如果你是一位略懂者,阅后,定会进一步提高和升华自己的相关知识。

还有是陈子善先生,总7篇,《参差》为陈先生开辟了专栏,名为“我收藏的毛边书”,陈先生已介绍了他保藏的6部毛边书,或年代久远,或有作古的名人签名钤章,皆很珍贵。陈先生文笔清新淡雅,行云流水,读其文章,能够感觉到他博览群书,知识广博,从中可以学到包括介绍毛边书方法在内的许多知识。

又有龚明德先生的文章,共6篇。龚明德先生集藏书家、研究专家、作家三位于一身,是中国当代坚守高雅出版文化的优美出版家,其文章涉及了毛边书的制作、价格等方面。因为龚先生曾多年供职于出版行业,并对现代书籍版本、文本颇有研究,而且还亲制过毛边书,所以其所论述毛边书很专业、很细致,绝对从中可获许多关于毛边书的学问。

另有龚令民先生,刊有4篇毛文加上1篇形似杂诗的《毛边杂纂十题》,篇篇精彩,雄辩、深邃、诙谐,有味道,读罢,令人忍俊不禁,使人静心思考。令民先生青年博学,是一位很有思想、见地的学者,他从一个最初对毛边书排斥,经过了解、研究转变成喜爱,进而成为铁杆“毛边党”,并创办了“毛边风月”微信群与同名公众号,一跃成为了新一代“毛边党”中的领军人物。他从多方面解答了“为什么要读毛边书”,并提出从三个方面改进毛边书装帧外貌,使之成为既可欣赏把玩又有收藏价值的珍品。

其他学者文章,所述也都精彩,从不同角度漫论毛边书。诚如主编所说:“这些文章的作者都是真正的毛边书爱好者,都是这个创立不过三四个月的读书群体里边二三百号参与者中的活跃分子。他们的文章各具风采,或雄辩,或婉约,或隽永,或风趣,娓娓道来,趣味多多,无一例外地表述了作者对毛边书的钟情,相信读着自会欣赏,并且编者也相信,他们才是'毛边本今后走向更辉煌的主力军。”

笔者以为,具有深厚传统观念的中国文人做事容易循规蹈矩,政治文化接受得很快,变通得也很快,但对于“奇技淫巧”方面则是迟钝、滞后,审美观念和海外也大不一样,几千年儒释道文化、特别是受儒家文化教育和熏陶,使中国文人从灵魂到血液,皆是保守、中庸、守成,欲要其接受新事物较难,比如汉字,自创立以来,一直沿着象形思路向下发展;再比如绘画,国画水墨平面,域外则油绘立体;再比如建筑,中国设计平顶、脊顶,国外则尖顶、圆顶……笔者并不崇洋,只是要表达国人的传统思维和接受新事物较为缓慢的一种习性,对待毛边书,传统的中国文人思想是保守的,大多不喜欢,所以才有鲁迅先生的发怒。今日改革开放,让我们了解了很多东西,知道了丰富多彩的世界,但对于毛边书这一装帧形式,想让更多学者接受并喜欢,恐怕亦有难度,它传入中国近一个世纪了,如今依然是小众群体在欣赏。

而仅获小众欣赏的毛边书,能办成专门研究它的一种主题杂志,从筹稿到审稿、改稿、刊发,确实很不容易,仅从这一点上讲,《参差》的诞生,就意义非常,值得庆贺,冀其长青。

《参差》6期的“卷首语”和“后记”写得都很精彩,“卷首语”乃主编沈先生所写,他细致入微地介绍了选入每期的重点文章,讲稿件之来源、内容,述作者之事功与行文特点,也谈一些与毛边书有关的人物和历史,论时下人们对毛边书的热衷情况,间或通告与该刊相关事宜及个别偶发事件,等等,画龙点睛,起到导读的作用。

“后记”皆由杜鱼先生所书,读来颇感风趣,请观每期题目——1期《“参差”闲弹》,2期《小众的“参差”》,3期《相對的“参差”》,4期《渐入“圈套”》,5期《无意义的“参差”》,6期《有意义的“参差”》,够有意思吧!而出版毛边书,到底有无意义,且看杜先生之高论:

书的整齐和参差,美不美或者美在哪暂且可以不论,但这正如人的个性亦各有参差,社会应当给其适当的生存空间。我们固然可以不喜欢,但绝对不能责备别人爱好她。只有人与人之间足够包容了,社会的和谐美好才不会落空。(见第1期“编后记”)

我是决不反对“毛边党”的,萝卜白菜各有其爱,一个人喜欢什么,只要无伤公序良俗,都应该得到尊重。即使在“读书党”中,“毛边党”也是个小众事业,抑或将来“党员”踵事增华,恐怕也还只能是小众。如果大众吹捧的时代来临,对毛边书来说当非幸事。正是因为小众甚至有些小资,赏玩毛边书堪称雅趣,要是一窝蜂了,那肯定就俗。(见第2期“编后记”)

因有“毛边党”在,“参差”变得有意义;因为非毛边党在,“毛边”变得无意义。毛边党认为边裁边读,是一种放松,是一种审美,是一种消受;可非毛边党认为,裁读滞碍了阅读的节奏与速度,破坏了阅读的流畅与快感,其极端还把毛边书视作残次品。翻过来掉过去说这些,也只能是告诉大家,索性“萝卜白菜”吧!(见第5期“编后记”)

既然没有客观标准,那毛边党也好,非毛边党也好,就各活各的吧!可毛边党为何还好这口呢?审美之异数也。读书除了汲取知识,当然还可以消遣,说好听些是陶情,而毛边书之嗜好,也只能归入陶冶性情之列了。这与热衷琴棋书画、鸟兽虫鱼本无区别,甚至与吃喝嫖赌、声色犬马也无区别,只不过后者浪费社会资源,被认为低俗;前者无害于他人,则被推为高压。(见第6期“编后记”)

笔者以为,“杜先生”以上所说,公允幽默,而更具雅趣的是,“杜先生”每次皆以同韵绝句结束所述:

(一)云舒云卷各由之,操管弄文有所思。丽日东风花万树,更添碧柳郁参差。

(二)读书大雅易俗之,苍狗白云幻异思。豆腐青蔬人各爱,神闲气定校参差。

(三)花开叶落信听之,故纸神游骋妙思。沽上秋深风景异,捉刀把卷阅参差。

(四)三长五短但因之,裁读随心蕴雅思。一盏清茗常入定,由他且自笑参差。

(五)秋云秋月两凭之,节近团圆动客思。辽水风霜新入梦,高轩独坐改参差。

(六)居津若素久安之,偶望关山泊远思。知命乐天真快事,舒心静气悟参差。?

“郁参差”“校参差”“阅参差”“笑参差”“改参差”“悟参差”,由这些遣词即可见“杜先生”对《参差》之用功与投入。何为高雅?何为文化底蕴深厚?这就是高雅,这就是文化底蕴深厚。

沈主编在《参差》第6期“卷首语”中说:“本期所刊的文章,源自于不同的文化层面、不同的作者之手……所以文章水准'参差以致悬殊,自然也是在所难免。”这确实在所难免,只要读者能从《参差》中学到真知灼见,提高对毛边书的认知,《参差》就是极品,就是美玉。

如果说《参差》有什么内容需要增加的话,笔者觉得朱晓剑先生的建议可以给予考虑,他说:“我倒觉得除了今天的作者写与毛边书的种种,倒也可选一些谈论毛边书的民国旧文,一是这样的文字一般读者难以读到,二是可看出毛边党人对毛边书的情怀。至于国外关于毛边书的文字,若易收集,也不妨介绍一二。”(朱晓剑《<参差>闲话》,见《参差》第3期P6)

《参差》记录人文风雅,堪称书林独到的风景。陈子善先生说:“九十来年过去,我们终于有了这本小小的《参差》,或可由此从容地讨论毛边本。不必讳言,对毛边本,迷恋者有之,反对者也有之,不迷恋也不反对者更有之,他们均可在《参差》上交流切磋,畅所欲言。”(《参差》,见《参差》第3期P7)是的,我们都要珍惜、爱护、支持这个平台。目前,它是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刊载关于毛边书文化的主题杂志,编委们披荆斩棘、筚路蓝缕开办这个小刊,无论今后如何发展和结束,他们在内刊编印上的开创之功都将载入中国期刊史册。

(0)

相关推荐

  • 鲁迅先生的字,真是有味……

    今日在朋友圈偶见鲁迅先生的字,是一段手稿摘录,那字似不经意而写,因为作者首先考虑的当然是文字内容,而非书法,但细细品味,却又是十分严谨,颇有古意,格调很高: 鲁迅先生的字,过去见过不少,书艺咀华也专门 ...

  • 《文心》是一本好书

    我是偶然得知有<文心>这本书的.之前读过刘勰的<文心雕龙>.心知这是本好书,但读起来还是比较费力,囫囵吞枣的浏览过. 这一次,恰好在观海卫图书馆找到了夏丏尊与叶圣陶合著的巜文心 ...

  • 我的毛边书情缘

    我的毛边书情缘 文/李志向 1 缘起--初识"毛边书" 爱好阅读掐指一算已经有许多年了,在同辈的读书人中,我还是一只菜鸟.因为自己率性而读,见到好的书籍就翻,遇到自己心仪的书籍就买 ...

  • 陈德弟:我的书房质朴斋

    我的书房,整日里飘溢着书的芬芳,它是增长知识的海洋,是生成思想的地方,令我穿越时空.在历史与现实中深思遐想,人生意义.人性善恶在这里被反复考量,它更是我读书写作的地方,于此不时诞生出载道文章,或以史为 ...

  • 如真若幻大观园\陈德锦

    . 2021-05-06 04:24:20大公报大公园 . 曾评点<红楼梦>的王蒙说过,这部小说就像一本刚刚出版的新书."新书",当然不是只对初看者而言,而是点出它丰富 ...

  • 陈吉俊终于被抓到了!他为什么对祖孙三代痛下杀手?

    陈吉俊终于被抓到了!在自家的油桶里被抓住的,是他母亲发现后报的案. 当地人刚松了口气,但随之而来的各种小道消息又甚嚣尘上.有人在微信截图上说,凶手陈吉俊因为讨要报酬不成而杀人,说被害儿媳妇的父亲在上海 ...

  • 【春景组诗*江惠文学】(作者:陈德华)

    [作者简介] 陈德华,男,1963年出生于湖南省安仁县,教育工作者,副高职称.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江南惠山文学社文学社点评兼评审老师.湖南省诗词协会理事,岳麓诗社社员,湖南省楹联家协会 ...

  • 【望安山文学】陈德标||古诗四首(诗歌)

    古诗四首 作者:陈德标     主编:非    鱼        1.曲式·爱 送出芬芳,残留手香. 开离晦暗,永葆阳光.         2.曲式·立春 尽管姗姗,依然款款. 酸甜苦辛,冷热调侃. ...

  • 镇边将军陈德林,30载戍守边关,巧妙和对手周旋,力保领土不守小

    陈德林少将,很多人并不熟悉他.但是,他所做出的功绩却值得我们铭记.下面就来了解一下这名优秀的军人吧!看一下先辈军人是如何在极端困难情况下捍卫国家权益的. 陈德林,1935年出生在陕西乾县.1951年入 ...

  • 李锡文 刘振岐 左祥俭 陈德元 赵华 吴国南——沉痛悼念袁隆平、吴孟超二院士仙逝

    哀悼袁隆平院士 文/铁四师李锡文 灵车正步辞行慢, 百姓致哀悲痛同. 长仰高风千载杰, 难书袁老万年功. 培苗育种倾心力, 陌上田间亲手躬. 民族精英华夏颂, 专家院士世界崇. <沉痛悼念> ...

  • 陈德霖 会员 国际易学联合会易经推广专业委员会

    陈德霖,男,祖籍江苏,中共党员,深圳大学本科学历. 大学期间接触到<周易>思想,对传统文化,爱不释手,日夜研读,尤其喜爱古文译注,对易经文化依然孜孜以求,始学不辍,多年广泛学习辩证国学易理 ...

  • 《广州棋坛六十年》第一百零二章 陈德沛获香港南华单人赛冠军

    第一百零二章 陈德沛获香港南华单人赛冠军 一九三七年六月,香港南华体育会举办了一次单人象棋赛.参加比赛的多是新进棋手,其中有陈德沛.郑卓萍.梁茂先.郭朝栋.余亦青.何鲁艺.李达雄等.他们多数跟随周德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