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剖析 | “凡所际遇,绝非偶然”
记录丨生活丨发现丨美好
--------------------------------------
主动成长,为爱发声,让表达成为习惯!
感受≠真相
特别害怕是自己预设了障碍,才让思维的堵塞越发严重。可另一方面,心内的混乱又是实打实的存在,可能这次自我揉碎更加彻底了一点,怎么都重组不好,至少目前是这样的一个感受。只想顺手抓一套谁的理论,来构建我的崩塌的系统。好像什么都可以套用别人的,唯独适用自我要不停的尝试。这世上没有一劳永逸的法门,修行永远在路上。寻找自我的路,没有捷径可走,没有一套完美的普世的救赎,可以让人一下戒断狭隘,冲破自我的限制,回归到宇宙的一部分。
越发倾信于人生是一场修行,所有的相遇都是业力姻缘的论断。
需求&补给
前些天我还认定生命的滋味,与遇到谁没有必然关系,今天便推翻这种看法,尤其是那些出现在生命里形成纠缠之人,必定是给自己带来功课的,通过对方我可以看清自己的缺失,当中的喜恶悲欢与寻找完整自我的跌宕起伏息息相关。
另外,当然也夹杂着个人我对所惯性感受的渴望,生命际遇会安排人来配合我内心的需要。否则,怎么解释周而复始地演出似曾相识的戏码,经历过家暴的人多半还会爱上一个有暴力倾向的丈夫,缺爱的孩子长成为不会表达爱意的可能性很大,这类的事情层出不穷的演出,像在一个闭环里“鬼打墙”般在命里与你周旋。
人们来来去去的出场,我爱过的人,无一例外的让我备受煎熬,想来想去只有“我内心的黑洞需要痛苦的补给”能给我解释,追溯来看应该是童年时期“被抛弃”的心理在作祟,有一句自己曾经说过话让我印象深刻,我对那个自己喜欢的人表达安心时说的是“谢谢你的收留”。可见,当时的我并没把自己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一个依附于她的小生灵,我内心的住着一个被抛弃的小孩,这么多年我都未曾察觉,我还俏皮嘴硬地说过“做留守儿童其实还挺开心”的话。原来,开心并不能粉饰内心的创伤。
自我为例
现在回想总结来看,在人际关系里,我也是极其没有安全感的。刚上大学那会,好像潜意识里就有对人际关系的不自信,虽然表象是我和全班的大多数都混得很熟,每个寝室都结交得有朋友,可举凡是我想维系关系的,似乎都要和人攀一段“亲戚”关系来才安心。所以,一学期下来,我就认了几个“姐姐”、“haha”、“宝宝”、“贝贝”、“师父”,“宠物”。
哇哦,还真的感谢今天的写作主题的提醒呢,我像发现了内心的新大陆一样,原来自己有这么多没被自己注意到的人际交往细节。重新认识自己,从自我剖析开始吧。
茫茫人海,
我们会萍水相逢!
Zora
生命不息,笔耕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