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药用历史知多少?

芎藭,《神农本草经》(汉,约公元前32—公元5年之间)

味辛,温。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创,妇人血闭无子。生川谷。

PS01:有性味、主治。

PS02:无植物形态,没有具体产地。

芎藭,《吴普本草》(魏晋,公元3世纪初期)

一名香果。神农、黄帝、岐伯、雷公:辛,无毒,香。扁鹊:酸,无毒。李氏:生温中,熟寒。或生胡无桃山阴,或斜谷西岭,或太山。叶香、细、青黑,文赤如藁本。冬夏藂生,五月华赤,七月实黑,茎端两叶。三月采,根有节,似如马衔状。

PS01:记载了别名“香果”。

PS02:记载了产地“胡无桃山阴,或斜谷西岭,或太山”今陕西、山东境内。

PS03:记载了植物形貌有与“藁本”相似,根“似如马衔状”。

芎藭,《名医别录》(南朝,约492-500年)

无毒。主除脑中冷动,面上游风去来,目泪出,多涕唾,忽忽如醉,诸寒冷气,心腹坚痛,中恶,卒急肿痛,胁风痛,温中内寒。一名胡芎,一名香果。其叶名蘼芜。生武功、斜谷、西岭。三月、四月采根,曝干。

PS01:记载了别名“香果”。与《吴普本草》一致。

PS02:记载了产地“武功、斜谷、西岭”今陕西境内,与与《吴普本草》一致。

PS03:记载了植物“叶名蘼芜”。

芎藭,《本草经集注》(南朝,约492-500年)

味辛,温,无毒。主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疮,妇人血闭无子。除脑中冷动,面上游风去来,目泪出,多涕唾,忽忽如醉,诸寒冷气,心腹坚痛,中恶,猝急肿痛,胁风痛,温中内寒。一名胡芎,一名香果。其叶名蘼芜。生武功川谷、斜谷西岭。三月、四月采根,曝干。

今惟出历阳,节大茎细,状如马衔,谓之马衔川芎。蜀中亦有而细,人患齿根血出者,含之多瘥。苗名蘼芜,亦入药,别在下说。世方多用,道家时须尔。胡居士云:武功去长安二百里,正长安西,与扶风、狄道相近。斜谷是长安西岭下,去长安一百八十里,山连接七百里。

PS01:记载了别名“香果”。与《吴普本草》一致。

PS02:记载了产地“武功、斜谷、西岭”今陕西境内,与与《吴普本草》一致。

PS03:记载了植物“叶名蘼芜”。

PS04:记载说“今惟出历阳”,“蜀中亦有”从其表达语句来看,推测陶弘景只见过安徽历阳的芎藭,并没有见过“武功川谷、斜谷西岭”陕西的芎藭,也没有见过“蜀中”的芎藭。

PS05:陶弘景说安徽历阳的川芎“节大茎细,状如马衔,谓之马衔川芎”,这和之前吴普记载的“根有节,似如马衔状”的川芎特征一致,应该是一种川芎,这种膨大茎节的特性也是栽培品的特征,推测这种川芎为栽培品;也就是讲安徽、陕西所产的川芎为栽培品;“蜀中亦有而细”这种川芎与上面提到的“节大茎细”川芎不同,推测为野生品种。

PS05:从陶弘景、吴普的记载获知,当时川芎有三个主要产地,陕西、安徽、四川。陕西、安徽有栽培品,四川为野生品。

芎藭,《新修本草》(唐,659年)

今出秦州,其人间种者,形块大,重实,多脂润。山中采者瘦细。味苦、辛。以九月、十月采为佳。今云三月、四月虚恶,非时也。陶不见秦地芎藭,故云惟出历阳,历阳出者,今不复用。

PS01:“今出秦州”,也就是出今天陕西境内。

PS02:“其人间种者,形块大,重实,多脂润。山中采者瘦细”非常明确的记载了当时有栽培品,“形块大,重实,多脂润”,野生品则“瘦细”。

PS03:“陶不见秦地芎藭,故云惟出历阳,历阳出者,今不复用。”指出说陶弘景没见过陕西的川芎,所以他只能收录安徽历阳的川芎,但是不知是什么原因导致安徽历阳的这个川芎,在唐代却不被使用了。

芎藭,《本草图经》(宋,1057-1061年)

今关陕、蜀川、江东山中亦有之,而以蜀川者为胜。其苗四、五月间生。叶似芹、胡荽、蛇床辈,作丛而茎细。《淮南子》所谓夫乱人者,若芎藭之与藁本,蛇床之与蘼芜是也。其叶倍香,或莳于园庭,则芬馨满径。江东、蜀川人采其叶作饮香,云可以已泄泻。七、八月开白花。根坚瘦,黄黑色。三月、四月采,曝干。一云:九月、十月采为佳。三月、四月非时也。关中所出者,俗呼为京芎,并通用惟贵。形块重实,作雀脑状者,谓之雀脑芎,此最有力也。蘼芜一名蕲(古芹字,巨斤切),古方单用芎藭含咀,以主口齿疾。近世,或蜜和作指大丸,欲寝服之,治风痰殊佳。

PS01:“今关陕、蜀川、江东山中亦有之,而以蜀川者为胜。”苏颂所处的北宋时期川芎产地有陕西、四川、山西,这个时候的川芎以四川为佳,“蜀川者为胜”。

PS02:“叶似芹、胡荽、蛇床辈,作丛而茎细。《淮南子》所谓夫乱人者,若芎藭之与藁本,蛇床之与蘼芜是也。”指出了川芎叶片的特征,引用了《淮南子》来说明问题。

PS03:“关中所出者,俗呼为京芎,并通用惟贵。”说关中所出的川芎叫“京芎”,这种川芎“惟贵”,,结合前文讲“蜀川者为胜”,说明这个时期川芎有两个地方比较闻名,一个是四川、一个是关中。

PS04:“形块重实,作雀脑状者,谓之雀脑芎,此最有力也。”对质量较好的川芎进行了形态描述,称之为“雀脑芎”。

PS05:记载了“蘼芜”,与《吴普本草》、《本草经集注》一致。

PS06:“江东、蜀川人采其叶作饮香,云可以已泄泻。”对于“马衔川芎”只是讲江东人“采其叶作饮香”,不再做其他表述,说明这种川芎不被重视了。

芎藭,《本草衍义》(宋,1116年)

今出川中。大块,其里色白,不油色,嚼之微辛甘者佳。他种不入药,只可为末,煎汤沐浴。此药今人所用最多,头面风不可阙也,然须以他药佐之。沈括云:予一族子,旧服芎藭,医郑叔熊见之云:芎藭不可久服,多令人暴死。后族子果无疾而卒。又朝士张子通之妻病脑风,服芎藭甚久,亦一旦暴亡。皆目见者。此盖单服耳,若单服既久,则走散真气。既使他药佐使,又不久服,中病便已,则何能至此也。

PS01:“今出川中。大块,其里色白,不油色,嚼之微辛甘者佳。他种不入药,只可为末,煎汤沐浴。”很明显,寇宗奭很明确记载了他这个时候的川芎只是使用四川所产的,“他种不入药,只可为末,煎汤沐浴”其他品种已经不做药用了,但可以做外用品使用。

PS02:“此药今人所用最多,头面风不可阙也,然须以他药佐之。” 寇宗奭提醒说,这个药是头面风不可或缺的必用药,但是使用时必须使用其他药来佐用一起使用。并引用当时科学家沈括的见闻说,此药不可单用久服,否则“走散真气”,即便是佐用他药使用,也需要“中病便已”,不可久服。

芎藭,《本草蒙筌》(明,1565年)

味辛,气温。升也,阳也。无毒。生川蜀名雀脑芎藭者,(圆实而重,状如雀脑,此上口也。)用治凡病证俱优;产历阳(属庐州府。)名马衔芎藭者,(根节大茎细,状如马衔。)含止齿根血独妙。京芎藭关中所种,(关中古西京多种莳,因而得名。)功专疗偏头疼。台芎藭出台州,(属浙江。)只散风去湿;抚芎藭出抚郡,(属江西。)惟开郁宽胸。余产入药不堪,煮汤浴身则可。

一名香果,尝载《圆经》。秋采曝干拯疴,形择重实洁白。(油者勿用。)恶黄耆、山茱、狼毒,畏硝石、滑石、黄连。反藜芦,使白芷。乃手少阳本经之药,又入手足厥阴二经。堪佐升麻,升提气血。止本经头痛,血虚头痛之不可遗;(余经头痛亦宜用,俱各加引经药。)散肝经诸风,头面游风之不可缺。上行头目,下行血海。通肝经,血中之气药也。治一切血,破症结宿血,而养新血及鼻洪吐血溺血,妇人血闭无娠;治一切气,驱心腹结气,诸般积气并胁痛痰气疝气,中恶卒痛气块。排脓消瘀长肉,兼理外科;温中燥湿散寒,专除外感。得牡蛎,疗头风眩晕吐逆;得细辛,治金疮作痛呻吟。同生地黄酒煎,禁崩漏不止;用陈艾汤调末,试胎孕有无。(妇人经断三四月,用此药服之,腹内觉动是孕,否则病也。)所忌须知,单服久服。犯则走散真气,令人暴亡;务加他药佐之,中病便已。蘼芜 系芎苗叶,地产又尚雍州。(属陕西。)却风眩,止泄泻。除蛊毒鬼疰,主咳逆惊痫。

(谟)按:芎藭不宜单服久服,犯则走散真气,令人暴亡,毋乃因其气味辛温、辛甘发散之过,丹溪尝此示人也。又古一妇人感患头风,服芎半年,一旦暴死,亦载经注,垂戒叮咛。迹此观之,芎散之祸,信弗轻矣。故今明医,每用四物汤治虚怯劳伤,减去其芎,亦鉴此辙。奈何乡落愚民,罔明药性,时采土芎煎茶,谓啜香美。体气稍实,侥幸无虞,倘涉虚羸,鲜不蒙其祸者。惟妇天命,果真天作孽耶?抑自作孽耶?

PS01:“生川蜀名雀脑芎藭者,(圆实而重,状如雀脑,此上口也。)用治凡病证俱优;产历阳(属庐州府。)名马衔芎藭者,(根节大茎细,状如马衔。)含止齿根血独妙。京芎藭关中所种,(关中古西京多种莳,因而得名。)功专疗偏头疼。台芎藭出台州,(属浙江。)只散风去湿;抚芎藭出抚郡,(属江西。)惟开郁宽胸。余产入药不堪,煮汤浴身则可。”陈嘉谟对川芎进行了一个大总结,雀脑芎藭、马衔芎藭、京芎藭、台芎藭、抚芎藭,共计5种川芎。各种不同川芎的功用有别。其中,川产的雀脑芎藭“治凡病证俱优”,马衔芎藭“含止齿根血独妙”,京芎藭“功专疗偏头疼”,台芎藭“只散风去湿”,抚芎藭“惟开郁宽胸”。并说其他的川芎都不能入药,只能供外用沐浴,“余产入药不堪,煮汤浴身则可”。

PS02:川芎“上行头目,下行血海”“治一切血,破症结宿血,而养新血及鼻洪吐血溺血,妇人血闭无娠;治一切气,驱心腹结气,诸般积气并胁痛痰气疝气,中恶卒痛气块。排脓消瘀长肉,兼理外科;温中燥湿散寒,专除外感。”对川芎的功用主治进行了总结,提到“温中燥湿散寒,专除外感”与藁本的作用相似。

PS03:讲述了川芎的使用注意事项“芎藭不宜单服久服”。

芎藭,《本草纲目》(明,1578年)[摘要]

时珍曰:芎本作营,名义未详。或云:人头穹窿穷高,天之象也。此药上行,专治头脑诸疾,故有芎藭之名。以胡戎者为佳,故曰胡芎。古人因其根节状如马衔,谓之马衔芎藭。后世因其状如雀脑,谓之雀脑芎。其出关中者,呼为京芎,亦曰西芎;出蜀中者,为川芎;出天台者,为台芎;出江南者,为抚芎,皆因地而名也。

时珍曰:蜀地少寒,人多栽莳,深秋茎叶亦不萎也。清明后宿根生苗,分其枝横埋之,则节节生根。八月根下始结芎藭,乃可掘取,蒸曝货之。《救荒本草》云:叶似芹而微细窄,有丫叉,又似白芷,叶亦细,又似胡荽叶而微壮,一种似蛇床叶而亦粗。嫩叶可炸食。

时珍曰:芎藭,血中气药也。肝苦急,以辛补之,故血虚者宜之。辛以散之,故气郁者宜之。

PS01:时珍指出了“芎藭”名称的由来,“人头穹窿穷高,天之象也。此药上行,专治头脑诸疾,故有芎藭之名。”

PS02:时珍提到了当时药用川芎的种类“胡芎”、“马衔芎藭”“雀脑芎”、“京芎”“西芎”、“川芎”、“台芎”、“抚芎”。基本是延用了陈嘉谟的说法。

PS03:时珍提到了当时四川有栽培川芎的情景“人多栽莳”。

PS04:时珍引用《救荒本草》描述了川芎的叶片特征有细小叶的川芎,也有粗大叶的川芎。

PS05:时珍记载了后世所说的川芎为“血中气药”的说法,认为川芎有补益、疏郁的作用。

抚芎,《本草纲目拾遗》(清,1765年)

产江西抚州,中心有孔者是。

辛温无毒。逢原云:性最升散,专于开郁宽胸,通行经络。郁在中焦,则胸膈痞满作痛,须抚芎开提其气以升之,气升则郁自降。故抚芎总解诸郁,直达三焦,为通阴阳气血之使,然久服耗气,令人暴亡矣。

按:芎藭有数种,蜀产曰川芎,秦产曰西芎,江西为抚芎。纲目取川芎列名,而西芎、抚芎仅于注中一见,亦不分其功用。盖芎藭以蜀产为上,味辛而甘,他产气味辛烈,远不逮矣。殊不知西芎与川芎,性不甚远,俱为血中理气之药。第西产不及川产者力厚而功大。至抚芎则性专于开郁上升,迥然不同,故石顽于川芎下另立抚芎一条,以明不可混,今从之。

PS01:赵学敏为抚芎专门列条讲述。

PS02:赵学敏引用《本经逢原》讲抚芎“专于开郁宽胸”。

PS03:赵学敏对川芎药用情况进行了小结,他西芎与川芎功用相近,但西芎不如川芎“力厚而功大”,但是抚芎与西芎、川芎功用不同,所以张石顽为抚芎专门开列一条,赵氏认同这一做法。

汇总:

一、秦汉南北朝时期

本草文献:《神农本草经》、《吴普本草》、《本草经集注》、《名医别录》

主要内容:

1)以《神农本草经》为代表的早期本草文献总结药用川芎的功用为“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创,妇人血闭无子。”这一表述是对川芎的高度概括,后世论述的川芎功用均在此范围之内,无出其右。这也是至今人们追崇古代汉医的根源所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秦汉时期因为缺少植物学概念,导致当时药用基源不清,也给后世留下了不小的争议空间。

2)早期的使用的川芎主要产地有三处,分别是陕西、安徽、四川;吴普、陶弘景都记载了安徽所产的“马衔川芎”,吴普讲“根有节,似如马衔状”陶弘景说“节大茎细,状如马衔”,这种膨大茎节的特性也是栽培品的特征,推测这种川芎为栽培品;但是“蜀中亦有而细”这种川芎与上面提到的“节大茎细”川芎不同,推测为野生品种。或知,早在南北朝时期就有了栽培的川芎。

二、唐宋时期

本草文献:《新修本草》、《本草图经》、《本草衍义》

主要内容:

1)唐代苏敬记载说当时用的川芎为甘肃所产,不知是什么样的历史原因,导致当时不见安徽的川芎。苏敬明确的记载了川芎有人工栽培品和野生品的区别。而且人工栽培的质量为佳,“形块大,重实,多脂润”。

2)宋代苏颂《本草图经》说“今关陕、蜀川、江东山中亦有之,而以蜀川者为胜”,寇宗奭《本草衍义》载“他种不入药,只可为末,煎汤沐浴。”当时药用川芎的产地有陕西、四川、山西,这个时期确立了四川川芎的道地药材地位,并影响至今。

三、明清时期

本草文献:《本草蒙筌》、《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

主要内容:

1)陈嘉谟、李时珍、赵学敏对川芎的分类更为细致,或以形状命名,或以产地命名。川芎的产地扩大,出现了“台芎藭”、“抚芎藭”。李时珍还提到了当时四川有栽培川芎的情景“人多栽莳”。

2)陈嘉谟提到芎藭具有“温中燥湿散寒,专除外感”的作用与藁本的有相似之处,此外,早在魏晋《吴普本草》中也提到芎藭外形也有与藁本形似之处。赵学敏讲西芎与川芎功用相近,但西芎不如川芎“力厚而功大”,抚芎“性专于开郁上升”,与西芎、川芎功用不同。

药用川芎的基本概况:

川芎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入药,远在2000多年前的古人经过实践摸索得出川芎具有“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创,妇人血闭无子”的功效,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后来川芎“上行头目,下行血海”的说法。秦汉时期药用川芎的产地未知,但可以推测,该时期已经出现人工栽培的川芎。魏晋南北朝至唐宋时期,药用川芎产地主要为陕西/甘肃、安徽、四川,在宋代时期确立四川药用川芎道地产地的地位,并延续至今。唐代时期明确记载了川芎的人工栽培品。明清时期,或许是随着栽培技术的提高,人们社会活动交流范围的扩大,川芎产地有所拓展。尽管如此,四川川芎仍为道地药材,西芎次之,别有一种抚芎功用则有别。

川芎的起源或源自藁本:

古代川芎比较复杂,《淮南子》说“所谓夫乱人者,若芎藭之与藁本,蛇床之与蘼芜是也”,《吴普本草》言“叶香、细、青黑,文赤如藁本”。川芎与藁本极其相近,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藁本条下也提到“世中皆用川芎根须,其形气乃相类。”说明早期藁本与川芎想混也是司空见惯的平常事。后世唐代苏敬《新修本草》中言“今出秦州,其人间种者,形块大,重实,多脂润。山中采者瘦细”,这是川芎人工栽培的明确记载,而之前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说马衔芎藭“节大茎细,状如马衔”,吴普在《吴普本草》中讲“根有节,似如马衔状”这种茎节膨大的现象与人工栽培十分吻合,也就令人难免会推测早期的川芎是人工引种栽培而来,已有不少专业学者认为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就是野生藁本 Ligusticumsinense Oliv. 经长期引种驯化而来。宋代之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川芎的产地也在不断的拓展开来。

植物本草

造福健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