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仁霖老师的太极拳随笔

文章来源:网络

太极小道

太极小道,自非急务,时或留心,见万类皆比拟之,日久未有不技进于道者,所谓行、住、坐、卧,一动一静,无往而非功夫也。所难者,任情恣性然后为之,虽半遍拳架不为少,若急于成事,虽日练万遍,不能佳也。

含胸拔背

含胸拔背是动作时身形的配合问题。这里所说的身形(包括面容),也是我国武术界的古老说法,用现代运动生理学的话来说,就是状态反射的有意识利用。状态反射是先天性的,它在各项运动中被人们有意无意地广泛利用着,对顺利完成动作和提高运动效果(成绩)很有帮助。

1964年叶大密老师在他为中医文献研究馆编写《医疗保健太极拳十三式》第一章第三节练习医疗太极拳的基本要点(五)敛腹含胸中说:

敛腹含胸是一个动作的两个方面,敛腹是在吸息时将腹壁有意识地略为收缩,使和膈肌的收缩下降配合起来。含胸是紧接着敛腹,使胸部肌肉放松,胸骨正中第三四肋间隙玉堂穴和膻中穴中间,稍微有内吸的意思。这样可使胸廓下部得到充分的扩展,有利于肺活量的增加。
敛腹含胸时,腹压降低,丹田向上合抱,使内气从尾闾沿脊柱往第四胸椎棘突间的身柱穴处提敛,也就是古人所说的“敛入脊骨”。 敛腹含胸一般是在动作开始或转换变化时行之,在技击上是一个走化或蓄势的动作。对初学的人来说,只能先从外形的敛腹含胸着手。结合呼吸的提敛内气,可以留在后一步来做,避免发生偏差。在(六)拔背顶劲中则说:

拔背顶劲也是一个动作的两个方面。拔背是在呼息时使两侧背部的肌肉群,如骶棘肌 棘肌 半棘肌等,由下而上地依次拉伸一下,然后竖起身躯,则在脊柱第四胸椎棘突间的身柱穴处,就有往上拔起的感觉。顶劲是紧接着拔背,由头棘肌的作用,松松竖起颈项,抬头向前平看,头顶百会穴处有凌空顶起的意思。拔背顶劲时,可使由敛腹含胸时提敛至脊骨身柱穴处的丹田内气,再从身柱穴沿督脉上升到百会,经前顶、神庭、印堂而到龈交,由舌抵上腭的作用,接通任脉承浆,再沿任脉而下,回归小腹。这时丹田落归原位,膈肌上升、恢复原来隆凸状态,腹部内压力增加,腹肌放松而有饱满舒畅的感觉.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气沉丹田”。这里应该注意的是:气沉丹田是配合着拔背顶劲的动作,并不单独存在,是意识引导丹田内气的作用,不是用力屏住呼吸住下硬压。拔背顶劲,一般是在动作的终了或成定式时行之。在技击上是一个放劲的动作。

这里对于古人所说的“气敛入脊骨”和“气贴背”的认识,明确地指出是两个不同时间,配合不同呼吸运动的生理设想。在祖国医学气功疗法中,把它们称为意识引导内气的锻炼法。“气敛入脊骨”是引导内气由尾闾循脊柱向上提收的设想,一般是配合吸息,在动作的开始、转换或推手的化解时。

“气贴背”是引导内气由头顶循颜面、胸腹向下沉放的设想,一般是配合呼息,在动作的结束、终了或推手的发放时,也就是气沉丹田、气贴脊背的意思。但脊背的范围较大,要点中特别提出了三、四腰椎间的命门穴处,这不仅和祖国医学、古代养生学注重肾间动气,注重命门的理论相符合,抑且说得更具体些。拿叶大密老师的话来说,这时是“丹田落位(落归原位),气贴命门(命门饱满)”。

要点中也对一般著作中以讹传讹的腹式逆呼吸法生理机制的错误认识,通过实验给以纠正。即呼息时腹压增加,膈肌是松弛上升的,并不是收缩下降的。不过一吸一呼间,膈肌的整个升降动程有所增加而已。

护肫

李亦畲在身法八目中提出护肫,郝少如《武式太极拳》第一章武式太极拳要点称:“两肋微敛,取下收前合之势,内中感觉松快,谓之护肫”、“身法先求尾闾正中。正中者,即是脊骨根向前也。又须护肫,肫不护,则竖尾无力,一身便无主宰矣”。卞人杰《太极拳练习的十二个基本要则》之五“塌腰”节称:“塌是坠下的意思,注意腰部的松弛,由后面到前面,整个腰部的肌肉,不须有丝毫紧张的现象。同时集中意识,使两肋收敛,腰部向下垂注,这就是塌腰”。之六“敛臀”节称:“敛臀,就是以意识使臀部向内收缩,使与背之下部相平,在外面一点看不出有突出的痕迹为之”。相比而论,郝少如的护肫,其实就是卞人杰的塌腰、敛臀。

叶大密老师在《医疗保健太极拳十三式》第一章第三节练习医疗保健太极拳的基本要点(七)松腰收臀中说:大极拳以躯干带动四肢,而躯干的转动主要在于腰脊部的旋转灵活。所以古人说“腰如车轴”,又说“腰为纛”、“腰为主宰”,同样说明了腰脊部的重要作用。松腰就是要在放松腰部四周肌肉群的前题下,使两胁肋部往下松塌,而又有向前抱合的意思。所以武禹襄把它称为“护肫”。能松腰,腰脊才能转动灵活,上下不相牵掣,重心降低,两脚有根而下盘稳固。收臀是在松腰的同时,有意识地使臀部稍微往里收缩,使臀部和腰背部基本保持在一个曲面上,而不向后凸出。能松腰收臀,才能使脊柱直竖,尾间中正,起到像大纛旗和力向盘一样的指挥作用。

斜川步

斜川步旧名雁行步,两脚前后距离随各人身材高矮及架式高低而定,总以能使自己进退不勉强为度。两脚掌平行如雁群之飞行,身虽前后参差,翼仍保持平行,故称雁行步。孙禄堂在《八卦掌学》第七章太极学第一节太极学图解中所谓“两足形式如斜长方形”,指的就是这种步法。通俗因为它象牌九中的长三六,所以叫它“长三步”。1982年第四期《新体育》40页黄万祥《八卦掌的特点》中也就有“长三步”的说法。

牮柱之式

周稔丰《太极拳常识》步法节说:“吴氏太极拳做弓步时,两腿前后距离较小,上体前倾(一般耳根不超过前脚脚尖),自顶至后脚跟应成一条斜的直线,眼要向前平视,此即所谓“牮柱之式”(牮柱为预防屋墙倾倒用的斜撑着的直柱)。裴锡荣《河南正宗形意拳》之李英昂序中,在评及宝显庭(名鼎,陕西长安人)的形意拳谓:“从拳式观之,有整劲不失形意真意,然其身法斜倾不正,主张自头至足,如一直杆若牮柱状,疑为宝先生个人心得。盖形意拳身法,以正为贵。早年王芗斋先生传我身法口诀有虚灵挺拔,轻松匀整八字,亦求正也。不正则无法虚灵,更不能轻松。宝先生以斜为正,颇难明其奥妙所在。”

平肩和仄肩

《太极拳使用法》解释武禹襄拳论“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时说:“所谓意气的换法,犹如半瓶水,左侧则左荡,右侧则右荡,能如是不但得圆活之趣,更有手舞足蹈之乐。至此境地,若人阻我练拳,恐欲罢不能也”。叶大密老师教拳时,把半瓶水演绎为“如半管水银”、“如荷叶承露”,形容太极拳之轻灵,有倾即泻。因此他主张在练拳进退转换时,要“身沉、胯松、腰转,以虚侧肩合实侧脚”。这与清苌乃周《苌氏武技书》“仄肩”节提出的“一肩高兮一肩低,高高低低不等齐,低昂递换多变化,七搒十势亦出奇”不谋而合。孙派拳学则将此称作“卸肩”。

肩的高低一方面与身体的正仄有关。双手(臂)齐出的正身式势,多用平肩。单手左右呼应的仄身式势,多后高前低,也有前高后低。《苌氏武技书》卷二论手足节中所谓“出手脱肩里合肘,左右扶助如水流,击动首尾一线起,打法何须掤攀勾”。同书卷五二十四字偏势退华山看菓节有云“一肩高,一肩低,一胯擎,一胯落”,可见肩的高低还与左右腿(足)的进退转换有关。拳势之中,无须拘泥于“两肩切忌一高一低”之论。

化劲、运劲、发劲 
化劲要虚空粉碎,运劲要连绵贯穿,发劲要沉着松净。
虚空粉碎则自身各部分彼此不相牵制,没有这里动那里摇的相互影响,从而才能把对方的来劲消化干净;连绵贯穿则源源不绝,有缝就渗,钻得进,提得起;沉着松净则安舒稳妥,完整不偏,清脆利落。脱得开,放得远。1958年我在淮海公园与田兆麟老师推手,田老师说:“推手打人,要打得你脚跟咚咚响,甚至发痛,而身上却不觉得痛才对。老三先生(指杨健侯)打人就是这样的”。这样的功夫,总归还在于练习时的用意放松,不持力气。这几句话说来容易,做到却难。

化劲的高级阶段,情绪对人体生理机能的影响

孙禄堂在《拳意述真》第八章练拳经验及三派之精意中说:

余练化劲所经者,每日练一形之式,到停式时,立正,心中神气一定,每觉下部海底处(即阴穴处)如有物萌动。初不甚着意。每日练之有动之时,亦有不动之时,日久亦有动之甚久之时,亦有不动之时,渐渐练于停式,心中一定,如欲泄漏者,想丹书坐功,有真阳发动之语,可以采取。彼是静中动,练静坐者,知者亦颇多。乃彼是静中求动也。此是拳术,动中求静,不知能消化否?又想拳经亦有“处处行持不可移”之言。

每日功夫总不间断。以后练至一停式,周身就有发空之景象,真阳亦发动而欲泄。此情形似柳华阳先生所云“复觉真元”之意思也。自觉身子一毫亦不敢动,动即要泄矣。心想,仍用拳术之法以化之。内中之意,虚灵下沉,注于丹田,下边用虚灵之意,提住谷道。内外之意思,仍如练拳趟子一般。意注于丹田片时,阳即收缩,萌动者上移于丹田矣。此时,周身融和,绵绵不断。当时尚不知采取转法论之理,而丹田内,如同两物相争之状况。四五小时,方渐渐安静。心想,不动之理,是余练拳术之时,呼吸二息仍在丹田之中,至于不练之时,虽言谈呼吸,并不妨碍内中之真息,并非有意存照,是无时不然也。庄子云“真人呼吸以踵”,大约即此意也。

因有不息而息之火,将此动物消化,畅达于周身也。以后又如前动作,仍提在丹田,仍是练拳趟子,内外总是一气,缓缓悠悠练之,不敢有一毫之不平稳处,动作练时,内中四肢融融,绵绵虚空,与前站着之景况无异。亦有练一趟而不动者,亦有练二趟而不动者。嗣后亦有动时,仍是提至丹田,而用练拳之内呼吸,转法论,用意主之于丹田,以神转息而转之,从尾闾至夹脊、至玉枕、至天顶而下,与静坐功夫相同,下至丹田。亦有二三转而不动者,亦有三四转而不动者。

所转者,与所练趟子消化之意相同。以后有不练之时,或坐立,或行动,内中仍以用练拳之呼吸,身子行路亦可以消化矣。以后甚至于睡熟,内中忽动,动而即醒,仍以用练拳之呼吸而消化之,以后睡熟而内中不动,内外周身四肢,忽然似空,周身融融和和,如沐如浴之景况。睡时亦有如此情形,而梦中亦能。用神意呼吸而化之。因醒后,已知梦中之情形而化之也。以后练拳术,睡熟时内中即不动矣。后只有睡熟时,内外忽然有虚空之时,白天行止坐卧,四肢亦有发空之时,身中之情意,异常舒畅。每逢晚上,练过拳术,夜间睡熟时,身中发虚空之时多。晚上要不练拳术,睡时发虚空之时较少。以后知丹道有气消之弊病。自己体察内外之情形,人道缩至甚小,消除百病,精神有增无减。以后静坐亦如此,练拳亦如此。到此方知拳术与丹道是一理也。

此则显然是因为练拳而提高了情绪,而情绪的推高,又能活跃人体各种生理功能,如内分泌系统,包括脑垂体性腺的分泌,因而出现了性兴奋。当意注到行转法论(佛家语,也即道家所谓的小周天)引导内气沉纳于丹田后,性兴奋受到抑制,因而阳即收缩。

中架子和大小架子

中架子与陈沟老架相比,内容相似而动作变慢,节律变匀,用劲变柔。它是小架子和大架子的发展基础。它的外表特征是圈多而大。后来班侯、少侯将架势收缩成小架子,而澄甫将架势开拓成大架子。架势大小变化后,圈子的幅度也随之收缩到了极小,接近于点,因形式上已看不出来,所谓有圈之意,无圈之形。

因此,无论大架或小架,倘若学之不得其法,便将太极拳练成了无圈的动作。动作无圈,练起来固然简便,但是健身与拳技效果,自然也就差了。

九脚

传统杨式太极拳腿法九脚,从拳的架势来分:左右分脚、左右蹬脚、左右踢脚、二起脚、单双摆莲脚。以使用法而论,则分为:踢脚、翅(分)脚、蹬脚、(二)起脚、(单双)摆(莲)脚、接脚、套脚、衬脚、踩脚。翅脚即刺脚,踹脚即踩脚。

太极拳由松得沉、由沉入轻的锻炼步骤

杨派传本《太极拳拳谱.轻重浮沉解》:“夫双轻不进于浮,则为轻灵;双沉不进於重,则为离虚,故曰上手”,把轻灵与沉着都评为上手,可见,轻灵决不是入门初学的人一下子就能追求得到的境界。

此拳论还一再强调轻与浮、沉与重不相同处,旨在告诉我们,太极拳在由松得沉、由沉入轻的锻炼历程中,轻,必须经过沉的这一过程,否则得到的不是轻,而是浮。轻,是轻灵。浮,是浮滑。两者截然不同。

清吴修龄《手臂录》评少林僧洪转《梦绿堂枪法》三奇之软中说:“石敬岩、程真如峨眉枪法,以重硬为初门,以轻虚为脱化,若软字,枪中至极处也。程冲斗只言重硬,不言轻虚,所以火气不除。此段非冲斗所及,乃少林本法也。但言用时之软,而不言练时之强,实则无根本,所以不及峨眉”。这里说的重硬,就是太极拳中所说的沉实,这里说的轻虚,就是太极拳中所说的轻灵,这里说的软,就是太极拳中所说的柔。
引申到太极拳中,练架子时,处处放松,以求得沉实雄厚的基础工夫,推手时活泼紧跟,以求得到轻灵顺遂的机势,当然必须在练时能够沉实,才能有用时的轻灵。所谓“从实处下手,从虚处脱化”,理固然矣。
把放松当做是轻灵,不从实处基础工夫下手,企图一步登天,就容易犯浮滑之病。

掤、沾和粘化

太极拳中所谓似松非松的掤劲,是在持久锻炼中,有意无意间逐步形成的。它包括了听、化、粘、随等技击技巧在内。所以是遍身都有的,决不是只局限于身体的某一部分,如臂、肘等。因此也无须强调臂、肘与腋下留有一拳等机械的要求,也无须强调臂、肘永远保持相当的紧张度这类的要领。

抽胯

抽胯,根据孙禄堂《八卦掌学》中说法有:“两胯里根极力往回抽劲,里胯跟抽至如圆圈里边圆线,如)是也”、“两胯里根如圆圈里面,无有棱角”、“内里似乎开圆圈之意”、“腹内要似觉圆圈虚空一般”、“两胯里根均向回抽劲,又兼向外开劲,此式是内开外合之意”。

卞人杰《太极拳练法的十二个基本原则》之十“抽胯”则云:“抽是向内抽缩的意思,怎样把胯向内抽缩呢?你练拳时两腿不是要进退么?譬方你的左腿前进一步,身体的重心还支在右足的时候,立刻注意把左足的根节向内抽缩,同时叫右腿的根节向外挺突,使两胯的位置并列在一条横线上,没有凹凸不平衡的情形,这便是抽胯的方法。右步前进时也是一样,不过左挺右抽,换一个方向而已。退步时也是一样。”郝少如《武式太极拳》录郝月如《太极拳的走架打手》云:“习太极拳者,必先求尾闾正中。正中者,脊骨根对脸之中间也。迈左步,左胯微向左上抽,用右胯托起左胯;迈右步,右胯微向右上抽,用左胯托起右胯。则尾闾自然正中。能正中,则能八面支撑。能八面支撑,则能旋转自如,无不得力”。

卞、郝两说相近,但与孙说并非一回事。孙说的是成式时,两胯在原地位置上,附近的相关肌肉群和韧带的最大限度放松和拉长。而卞、郝所说,则是在式势变动时,两胯位置的调节。

足掌贴地与足心贴地

拳界“足掌贴地”与“足心贴地”的说法,其实上是拳势在将成定式时,气达涌泉穴的一刹那,是设想中的足心涌泉穴松沉塌地,接着脚掌前外缘和脚跟着地,涌泉穴回缩,气贯五趾,所谓脚心空,则是真正成定式的时候了。
这种说法,其实也是有它来源的。那就是孙禄堂在《太极拳学》无极学图解中说的“两足尖亦不用力抓扣,两足根亦不用力蹬扭,身子如同立在沙漠之地”的演绎。

粘手接劲与散手接劲

粘手接劲已难,散手接劲更难。其难在于手虽散开而意思仍旧要粘住。所以太极拳散手的基础在于粘手。散手要从粘手练起,这就是太极拳散手粘打和其他拳术散手格打的根本不同的地方。

沾连粘随与粘连绵随

《打手歌》末句,据李亦畲手抄《太极拳谱》,原应是“沾连粘随不丢顶”。沾字在《太极拳谱解》中解释为“提上拔高之谓也”。在推手中是“引而提之”的一种方法,等到对手被沾起,就可以“起而放之”。叶大密老师说,当年杨澄甫老师在推手时常说“一沾就成”。田兆麟老师则索性说“一沾起就打”。说明沾了就会停顿,会断,对方跟不上的话,就会丢。孙禄堂先生认为这个字在《打手歌》中用得不妥,提出把“沾连粘随”改成“粘连绵随”。陈微明先生在1925年初版《太极拳术》所载《打手歌》末句用的是“粘连黏随不丢顶”。“粘”字原是“黏”字的俗写,北方有读“粘”为“沾”的。则知“粘”字实为“沾”字的谐音笔误。1933年再版《太极拳术》时,陈先生就把《打手歌》末句改成了“粘连绵随不丢顶”。1957年9月孙禄堂原著,孙剑云整理《太极拳》(1962年12月第五次印刷改名《孙式太极拳》)下编附参考资料中的《打手歌》末句,也为“粘连绵随不丢顶”。

太极拳之用掌

太极拳掌心之凹与凸,不仅是内容设想和外观形式上的不同,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出劲能不能玲珑剔透,也就是出劲清脆还是闷憋的问题。清脆是锐,闷憋是钝。脆劲长里有短,短里带长,能长也能短。闷劲是断劲,只有短而没有长,也只能短而不能长,和外家拳的格打震掌一样,能打而不能发,能击而不能放。

太极拳与内家拳

太极拳与内家拳的论争由来已久。实际上这里我们首先必须弄清楚的是“内家拳”这一名词的定义,究竟是狭义的一种拳术的专门名称还是广义的一个类型拳术的笼统名称。

据黄黎洲《王征南墓志铭》中说的“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于搏人,人亦得以乘之。有所谓内家拳者,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应手即仆,故别于少林为外家”,《宁波府志》张松溪传:“盖拳勇之术有二:一为外家,一为内家。外家则少林为盛,其法主于搏人,而跳踉奋跃,或失之疏,故往往为人所乘。内家则松溪之传为正,其法主于御敌,非遇困危则不发,发则所当必靡,无隙可乘,故内家之术为尤善”。这里明确指出内家拳与外家拳最为主要的不同地方,则在于以静制动主于御敌、和跳踉奋跃,主于搏人的对敌策略,以及各别的技击训练方式方法。

黄百家《王征南先生传》中载有内家拳术就有六路、十段锦等不同的套路。适用于不同阶段(时期)不同训练要求的需要。所谓“六路与十段锦多相同处,大约六路练骨,使之能紧,十段锦紧后又使之放开”,因之足以说明内家拳是广义的一个类型拳术的通称,而不是狭义的一种拳术的专称。

我们不妨再把内家拳的禁犯病法和太极拳的练习要点来一番比较。内家拳的禁犯病法是:懒散、迟缓、歪斜、寒肩、老步、腆胸、直立、软腿、脱肘、截拳、扭臀、曲腰、开门捉影、双手齐出等。太极拳的练习要点有:用意放松、连绵不断、周身完整、中正安舒、分清虚实、敛腹含胸、拔背顶劲、松腰收臀、沉肩垂肘、坐腕伸指、缓慢均匀等。很明显,不歪斜就是中正安舒,不寒肩就是要沉肩,不脱肘就是要垂肘,不老步、不双手齐出就是要分清虚实,不腆胸就是要含胸,不扭臀就是要收臀,不曲腰就是要松腰。内容基本相同,要求大致不相违。

因之把太极、形意、八卦等对敌策略和技击训练方法基本相同的几种拳术,统统归并于内家拳一个类型之内,应该是无可非议。

意在人先

意在人先的“先”,表现在手上的进或退,应该是一个极小值。愈小愈好。要小得对方丝毫不曾察觉。等对方察觉,已经是“我顺人背”成了定局,来不及再有所变化的了。

磨转心不转

郑曼青《郑子太极拳十三篇》述口诀中说“曰磨转心不转,磨转者即喻腰转,心不转者,乃气沉丹田之中定也”,作者自加按语道:“按磨转心不转者,此家传口诀也。比诸拳论所谓腰如车轴、腰为纛二语,尤为显赫。余得此意后,自觉功夫日见进境”。郝少如1987年12月26日在体育宫的一次讲课中讲到虚实时,则说“磨子是虚的转,实的不动”,则把上虚下实,上体才能灵活转动的意思包括在里面了。郑说的磨转芯不转,则可以补充郝说的上体转动应该以脊柱为枢轴。上体转动角度大时,腰脊也应该有相应度数的扭转,象拧转的脆麻花(铰链棒)一样,不能真的象磨芯那样,是一根笔直的铁梗。

收颏

收颏这个说法,见诸解放后各派太极拳的论著中。或称“颚”、或称“颔”、或称“颏”,动作要领大致都是主张下颔部要保持微微的里收的姿势。

清乾隆年间苌乃周著《苌氏武技书》卷二面部五行论中说:“凡一动之间,势不外屈伸,气不外收放,面上五行形像,亦必随之相合,方得形气相兼之妙。故收束势者,气自肢节收束中宫,面上眉必皱,眼必收,鼻必纵,唇必撮,气必吸,声必噎,此内气收而形像聚也。展脱势者,气自中宫发于肢节,面上眉必舒,眼必突,鼻必展,唇必开,气必呼,声必呵,此内气放而外象开也。留心熟练,内气随外,外形合内,内外如一,坚硬如石”。卷三合炼中二十四势中则说:“纳气头面形容之说:凡纳气皆以头面为先,其要只是转四个圈,左往右转一圈,右往左转一圈,前往后转一圈,后往前转一圈,皆是皱眉促鼻,上唇后束,下唇前朝,如象卷鼻之状,所云纳气如吞川,盖必如以口吞物,尽力一吸,气方纳得充实饱满”。同卷纳气中又说“头面往上扬,则咽喉之气易入,口上唇往上微缩,下唇往前朝,如象卷鼻”。这里是主张在动作呼吸时,身躯头面的外表形态,也要随之适应而有所变化。而且吸气时的口唇形状却与诸家太极拳论著所述的下颏微收的姿势恰恰相反。但应该指出的是,这种呼吸法是完全用口来进行的。

1932年6月吴兴国术馆出版张景祺编著《太极要义》中刊载了杨澄甫《太极拳之练习谈》中则说:“其口似开非开,似闭非闭,口呼鼻吸,任其自然”,此则与孙禄堂《八卦掌学》之太极学图解中所说:“头要往上顶劲,口似张非张,似吻非吻,舌要顶上腭,呼吸要从鼻孔出气”相同,都是主张口唇自然闭合,而并不强调上下唇有所区别对待的。至于杨澄甫所说“口呼鼻吸,任其自然”应该理解为用鼻用口,听任自便,不为勉强的呼吸法,不是什么一定要“以鼻引气,以口呼气”的迎气法或呼气时要默念一字的四时五气动功六字呼吸法。太极拳的训练原则既是主张用意放松,纯任自然的,那当然以采用任其自然的呼吸法为恰当。即使是收颏,准确的做法是头部整个地以百会为支点,使下颏部向里微收,而不影响两眼平视为限度,而不是颏部局部的里收。

足趾抓地的问题

足趾抓地说,见诸姜容樵、姚馥春编著《太极拳讲义》第十章太极拳谱释义歌诀(所谓的乾隆抄本、光绪初年木刻本)云:“顺项贯顶两膀松,束烈下气把裆撑,胃音开劲两捶争,五指抓地上弯弓”。徐哲东先生《太极拳理董辩伪合编》辩乾隆旧抄本及光绪木刻本云:“今按姜容樵本既有十三势行功心解之文,即为出于武禹襄(1812-1880)以后之证,乃云乾隆时旧本,已堪大噱。至太极拳谱清代从未有刻本,何来光绪木刻本乎?此实诬妄之尤者矣。至于二十字诀后之文,显为出于形意拳者之笔。”

从太极拳发展进化历程来看,陈沟传统老架似还保留着“脚指、脚掌要抠住地”、“五指要用力抓地,大拇指尤得用力”、“足底皆用力抓地”等练法。孙禄堂《太极拳学》无极学图解明确指出:“两足亦不用力抓地”似乎有意针对足趾抓地论而写的。杨式诸家有“足跗须软如绵,足心涌泉方能松沉塌地”、“脚踏实地,以意使两足涌泉与地吻接,足跟与足掌要自然与地面接触…脚趾用力抓地,会造成足踝部的僵滞”等等。

叶大密老师在1964年为上海中医文献研究馆十周年编写《医疗保健太极十三式》一稿中有“三五”一说。即“五心齐意,五指齐气,五趾齐地”。五心齐意,就是意想要达到头顶心(百会)两手心(劳宫)和两足心(涌泉);五指齐气,就是要内气均匀地分布到五个手指头上;五趾齐地,就是要五个足趾须与足掌足跟一起平均地伏贴于地面。并且他还曾补充说“要膝上有圈(足踝松开),然后才能使足趾足掌和足跟一起平伏贴地”。

(0)

相关推荐

  • 陈微明《太极拳术》评析|新锐太极史论

    一.作者简介 陈微明(1881-1958),名曾德,字慎先,自号"微明".湖北省浠水人,生于北京.出身书香门第,仕宦之家.曾祖名沆(1785-1826),又名学濂,字太初,号秋舫. ...

  • 杨澄甫:太极拳练习谈与“十要”

    杨澄甫(1883年7月11日--1936年3月3日),字兆清,生于北京,与其祖父杨露禅.伯父杨班侯.父亲杨健侯均为太极名家.继承了杨家拳.剑.刀.枪.大捋.散手.对刀.黏剑.粘枪及内功心法,技艺超群. ...

  • 金仁霖老师讲拳记录

    金仁霖老师讲拳记录

  • 金铁霖老师谈自己的声乐训练方法(建议收藏)

    民族声乐教学篇(教师用)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漫淡民族声乐教学之一"声":科学的演唱方法和声乐技巧--漫淡民族声乐教学之二"情":演唱声乐作品的感情--漫淡 ...

  • 金仁霖先生授拳记

    金仁霖先生授拳记 (2014-10-09 05:13:14) 转载▼ 回忆一下金老师跟我说过的话题,最早说的就是,练了拳身体会好起来,身体好了,有效果了你就自然有信心练下去了,练下去后,好处就多了. ...

  • 【功法撷珍】胸口8字与起钻落翻-金仁霖(视频)

    点击武谈主页左下方"公开课"栏目,获取此节完整版.无广告视频,还能找到更多"研武"视频公开课哦. 叶大密太极拳的最显著特点是什么?你是否听说过"胸口画 ...

  • 【功法撷珍】四正推手之掤捋化按挤-金仁霖(视频)

    点击武谈主页左下方"公开课"栏目,获取此节完整版.无广告视频,还能找到更多"研武"视频公开课哦. 武术家的私家授课形式到底如何?本次公开课让小编开眼界了,课程内 ...

  • 【盘拳论道】吾拳得于叶大密与孙存周-金仁霖(视频)

    点击武谈主页左下方"公开课"栏目,获取此节完整版.无广告视频,还能找到更多"研武"视频公开课哦. 本次公开课内容来源于一次对金仁霖老师及其弟子二水居士的访谈记录 ...

  • 致金仁霖(2008年1月25日)

      金老:      您好!      首先祝您新年快乐,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惠赠的大作<金仁霖太极拳论文选>于元月19日敬奉.代寄人为嘉兴江澜,大约网名叫" ...

  • 致金仁霖(2003年8月20日)

    金老: 您好!惠寄的<柔克斋太极传心录>及其他资料早已敬奉,迟覆为歉,随信寄上"游吟剑客"在网上谈太极拳的资料(系别人下载,因我不上网)和拙作<有感于" ...

  • 金仁霖讲拳记录

     2009-7-8 17:35 摘要1.太极拳是被动的拳.一定不能主动,主动就不对了.象是有球从小腹向上滚的过程,腹胸是被动内贴,而不是主动吸气.2.球到下颌的时候,头一抬,再一'透',就打人了.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