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一味中药,山豆根!

1
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越南槐的干燥根和根茎。

2
相关名

豆根、苦豆根、广豆根、硬豆根、金锁匙、越南槐根

3
产地

主产于广西、广东,习称“广豆根”。

4
采收加工

秋季采挖,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5
性状鉴别

本品根茎呈不规则的结节状,顶端常残存茎基,其下着生根数条。根呈长圆柱形,常有分枝,长短不等,直径0.7~1.5cm。表面棕色至棕褐色,有不规则的纵皱纹及横长皮孔样突起。质坚硬,难折断,断面皮部浅棕色,木部淡黄色。有豆腥气,味极苦。

饮片:呈不规则的类圆形或斜切厚片,外表皮灰棕色至棕褐色,切面皮部浅棕色,木部淡黄色。有豆腥气,味极苦。

6
性味归经

苦,寒。有毒。归肺、胃经。

7
性能特点

本品苦寒清泄,力强有毒,入肺、胃经。善清肺胃之火而解毒、消肿、利咽,既治火毒壅结之咽喉肿痛,又治胃火炽盛之牙龈肿痛,还治肺热咳嗽及热毒疮肿。

8
功效

清热解毒,消肿利咽。

9
主治病证

(1)火毒蕴结之咽喉肿痛,肺热咳嗽。

(2)牙龈肿痛,痈肿疮毒,湿热黄疽。

10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或磨汁服。

外用:适量,煎汤含漱,或研末涂敷。

11
使用注意

本品苦寒有毒,故内服不宜过量,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忌服。

12
故事

故事来源网络,仅帮助记忆!

当年,李时珍为了编写《本草纲目》游遍了全国。当他来到广西时,由于当地持续的高热天气,使他感到不适,咽喉疼痛,不能言语。这可急坏了他,不能说话,也就意味着他不能向那些百姓和药农询问这些药材的作用和功效。

这天,他继续上山寻找和记录所见到的药材。当他看到一株似槐非槐的植物时,便心生疑惑。这株植物与他平时所见的槐树很像,但仔细分辨却又有不同,在记录之时举棋不定。就在此时,遇到一位在山中采药的药农,他便上前询问,由于咽喉疼痛,不能言语,几乎无法与药农交流,在那干着急。药农看到他着急的表情,又看了看他的咽喉,便将这株植物连根拔起,将根洗净,用刀切下一片让他含着。没多时,李时珍便觉得嗓子好了很多,也能言语了,这让他高兴万分。

他立即向药农询问这植物叫什么名字,药农告诉他,这药苗蔓如豆八月采根用,于是当地人都叫作山豆根,用来治疗喉痈,喉风,喉痹,牙龈肿痛等。于是,李时珍便将这药的详细产地和功用都记录了下来。在后来的寻访当中,他又详细记录了这种药材能够治疗急黄和痢疾等功效以及简便使用方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