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隶书碑刻《曹全碑》,是秀丽婵娟的妙品,也是重要的历史资料

隶书也叫“左书”“八分”,起源于战国后期,是由大篆简化演变而成的一种字体。它将篆书圆转的笔画变成方折,在结构上改象形为笔画符号,目的是为了书写方便、快捷。东汉晚期,隶书发展到高度成熟阶段,由于东汉实现厚葬,为歌功颂德而大兴碑刻,成为官方正体的隶书在石刻中充分展现了其艺术的光彩,秀丽婵娟的妙品《曹全碑》便是其代表作品之一。

《曹全碑》,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因曹全字景完,所以又名《曹景完碑》。碑高272厘米,横宽95厘米。全碑共1165字。立于东汉灵帝中平二年(185年)十月。

曹全,甘肃敦煌效谷人,历任右扶风槐里县令、酒泉郡禄福令、郃阳县令等官职,清正廉洁,任人唯贤,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可谓良吏。《曹全碑》系东汉王敞等人集资为郃阳令曹全纪功颂德而立,它记载了东汉末年曹全镇压黄巾起义的事件,碑石在明代末年已断裂,现保存于西安碑林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明拓本。

《曹全碑》为东汉末隶书完全成熟期的代表作品之一,以风格秀逸多姿和结体匀整著称。其用笔丰富,笔画以圆实的篆籀笔意为主,用笔方圆兼备,而以圆笔为主,点画、横波、波挑、波磔等各类笔画形态完美,情趣多端,具备了成熟隶书平、正、稳等最基本的审美特征。其结字扁平舒展,大小相间,主笔长而重,中敛旁肆,风致翩翩,美妙多姿,有飞动之感。在章法上,《曹全碑》纵看成行,横看成列,布列匀称,行距、字距、内容、布白、结体等安排都十分妥当,自然和谐,富有形式之美。《曹全碑》充分展示了成熟汉隶的面貌,是汉隶中秀美风格的代表。《曹全碑》被文人书家誉为“汉石中之至宝也”“洵神品也”。

【后人评说】

明末清初政治家、收藏家孙承泽评曰:“《曹全碑》字法遒秀,逸致翩翩,与《礼器碑》前后辉映,汉石中之至宝也”。

清代书法家方朔评曰:“此碑波磔不异《乙瑛》,而沉酣跌宕直合《韩敕》。正文与阴侧为一手,上接《右鼓》,旁通章草,下开魏、齐、周、隋及欧、褚家楷法,实为千古书家一大关键。不解篆籀者,不能学此书;不善真草者,亦不能学此书也”。

清代书法家万经评曰:“秀美飞动,不束缚,不驰骤,洵神品也”。

陈云群在《中国书法史论》中指出:“如果在汉碑分隶之中求最俊秀之书法,则莫过于此碑。行云流水,美女簪花,不足喻其媚丽流畅;飘逸风流,雅士衣锦,不足喻其品高娴雅”。

《曹全碑》是学习隶书入门的较佳范本,在临习《曹全碑》时需要注意下面几点。

1:在结构上,需注意其疏朗、紧密、大小的关系,结构变化力求丰富。并注意其重心变化规律。

2:在点画上,宜丰润,避免枯瘠。行笔多提按顿挫,用笔不宜过于涩滞,用墨不宜太干。既显其骨力,又显其秀丽的艺术风格。

3:在笔的选择上,宜采用羊毫笔,可较好地表现出其线条刚柔相济、圆润丰腴的特点。

《曹全碑》除了其自身的书法艺术价值外,它还记载了中国汉代许多历史事件,如曹全在东汉末年镇压黄巾起义的事件、张角领导农民起义波及陕西的情况,以及当时农民军的声势和郃阳县民郭家起义等,是研究东汉末年农民起义重要的历史资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