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风控角度看供应链金融主体潜藏的风险分析

供应链金融的主体主要指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供应链金融主体分析主要是对核心企业自身的调查和分析,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在供应链金融活动中,融资方或关联企业采取机会主义行为,从而使金融活动组织或供应链金融任何一方参与者产生巨大的损失。

供应链金融中的主体分析,包括了供应链运营中的客户企业、供应链金融中的组织方,对这些主体的分析,主要分析其自身的运营情况和资源、经营实力、是否具备承担履行供应链合作义务的能力、供应链背景下客户企业或合作方真实的业务运作状况进行分析,同时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与营运效率的优势,掌握企业的资产结构组成和各项资产的流动性程度,并对流动性差的资产进行融通可行性分析。

去年,诺亚财富34亿暴雷的时间刷爆了朋友圈,对于供应链金融的风控防范问题又被提上台面,那么从风控的角度来分析,供应链金融主体潜藏的风险有哪些?以下将进行逐一分析。

0 1

有关三类供应链金融产品的若干风控问题

0 1

应收类产品

商业保理是一整套基于保理商和供应商之间所签订的保理合同的金融方案,包括融资、信用风险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和催收服务。

而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业务,应向购买单位收取的款项,包括应由购买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负担的税金、代购买方垫付的各种运杂费等 。应收账款是伴随企业的销售行为发生而形成的一项债权。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的主要风险

(1) 应收账款的真实性。

(2)核心企业的支付能力。

(3)转移账款风险。

关于应收账款的特征

(1) 可转让性,即应收账款债权依法可以转让。

(2)特定性,即应收账款相关要素,包括额度、账期、付款方式、应收方单位名称与地址……

(3) 时效性,即应收账款债权没有超出诉讼时效或取得诉讼时效中断的证据。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的主要风险应对措施

(1) 要求核心企业向资金提供方行出具应收账款单据证明,同时结合买卖双方的购销合同、增值税发票、货物运输单据、买方收货凭据等资料审查应收账款的真实性。

(2) 通过交叉核验的方法复核核心企业的收入真实性,确保其具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保证其稳定的支付能力。

应收账款融资业务中的账款质量风险

应收账款模式下,应收账款是该模式下融资企业向资金方借款的唯一质押物,其质量的好坏关系着风险的大小。

资金方在授信审核时重点考察核一下几点:

应收账款的真实性

应收账款的合法性

应收账款的可转让性

0 2

存货类产品

融通仓融资模式的主要风险问题

模式的潜在风险点在于:

(1)仓单风险。

(2)物流企业的资信风险。

(3)质押物价值风险。

融通仓融资模式风险应对措施

(1) 确保仓单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2) 资金提供方应当慎重选择第三方物流企业,尽量选择资信状况良好的物流企业。

(3) 正确选择质押物并建立商品价格波动预测系统。

0 3

预付类产品

保兑仓融资模式的主要风险问题

(1) 核心企业资信风险。

(2)商品监管风险。

(3)质押商品价格变动风险。

保兑仓融资模式风险应对措施

(1) 确保核心企业的信用程度。

(2) 确保货物信息的流通。

(3) 针对质押商品价格波动的风险,资金提供方可以根据生产阶段变化、授信风险变动调整利率与贷款成数。

0 2

供应链金融产品的通用风控问题

0 1

(一)七“化”问题

1. 业务闭合化问题

2. 交易信息化问题

3. 收入自偿化问题

4. 管理垂直化问题

5. 声誉资产化问题

6. 风险结构化问题

7. 去中心化问题

0 2

“信用风险”问题

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未按期履行还本付息的责任,而使平台和投资人面临本金和利息受损可能性。

信用风险控制措施

信用风险,根据审慎考察原则,对借款人进行信用和经营业务的全方位把关。

在资信层面,不仅要查看借款人的历史征信记录,还要考察所在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状况,有无大面积违约和集体信用风险事件的发生。

在经营业务上,销售额、资金周转率和行业收益率是基本的参考指标,结合到具体借款人还要看其历史营收、经营年限、学历、婚姻情况和家庭背景等。

0 3

有关“操作风险”

业务操作风险是指内部控制失灵、业务人员操作失误带来的风险,操作风险是当前业界普遍认同的供应链金融业务中最需要防范的风险之一。

此外,引入大数据风控管理系统的平台还面临技术故障、数据丢失等技术风险。

0 4

有关“供应链风险”

(1)如何解决供应链当中信息不对称

第一,数据的获取;第二,信息;第三,方法论。

(2)供应链断裂风险

目前的供应链融资模式,主要是资金方依赖核心企业的信用,向整个供应链提供融资的金融解决方案,核心企业一般都是大型企业,其上下游企业大部分是中小企业,实际上是将核心企业的融资能力转化为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提升上下游中小企业的信用级别。

(3)供应链环节的数据来源

一是金融机构,银行、支付公司等机构。

二是来自融资企业自身以及核心企业。

三是来源于物流运输企业。

四是数据来源海关、工商、保险、征信等数据平台。

(4)如何有效管理多级供应链风险

增加多级供应链的透明度。供应链核心企业至少需要关注2级供应商的风险,对1、2级供应商的财务、运营以及合规风险进行实时监控。利用大数据分析,多维度预测供应链风险。利用大数据分析,综合考虑多维度供应链风险信息,预测供应链风险。

0 5

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的“传导、隔离和转移”

供应商的交付风险同时也与其企业的股东公司或者子公司的经营状况相关。如果某家供应商的股东公司出现重大财务问题,该公司自身财务状况也有可能受到负面影响进而降低其自身交付稳定性。

0 6

关于供应链金融中“风险转移”模式问题

“风险转移”模式的另一个潜在风险是侧重于对核心企业信用风险的分析和研判,导致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没有得到有效管控。供应链融资涉及主体多,关系错综复杂。

此外,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存在风险的问题也不容小觑,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风控可站在产业链高度进行评估, 将供应链中相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基于贸易真实性给予产业链授信,注重资金闭环、四流合一,通过技术手段大幅降低运营成本,所以能够将资金有效注入到供应链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