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诗三首及其他

 

汉乐府:长歌行、江南。

曹植:七步诗。

陶渊明:归园田居(一、三)、饮酒(五)

北朝乐府:敕勒歌

长歌行

[ 汉乐府 ]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园中的葵菜郁郁青青,葵菜叶子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

露珠期盼着朝阳照耀,自我从中能够得到升华。

阳光向下普照,赐予天地间以温暖和水份,

万物向上生长,欣欣向荣,熠熠生辉。

其叶沃若,人见人爱,自顾自怜。永远是春天该有多好!

时常担心秋天的到来,但是因为你担心,秋天就不来了吗?

其黄而陨,也是自然规律。

知道结局,不怕结局,因为我努力过,绽放出了自己的光彩,所以不留遗憾。

你看那些河流,都是自西向东流入大海,你何时见到它们又往回流的?(当然,它们会通过某种我们看不见的方式完成循环。)

人生也一样,买的是一张单程票,并且时光不会为谁而停留。

(人生是不是也会通过我们尚未发现的方式完成循环,不得而知?)

少壮虽然好,但人总有老迈的那一天。

年轻人要明白这些道理,该努力时要多努力。

少壮偷的闲都会在老了以后还债。

在年轻的时候,多做一些对己对人对家对国对世界有价值的事情,

到老了才不会徒留感叹“这辈子又白活了”

青葵、朝露、阳春,作为“万物”的代表,充满希望,欣欣向荣。

但自然有自然的规律,人生有人生的规律,春华秋实、百川东流,生老病死,谁也逃脱不了。

既然逃脱不了,我们就要珍惜现在,过好当下每一天。

长歌行:汉乐府曲题。

汉乐府,是指汉族民歌音乐。乐府初设于秦,是当时“少府”下辖的一个专门管理乐舞演唱教习的机构。公元前112年,正式成立于西汉汉武帝时期。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它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葵:“葵”作为蔬菜名,是中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可入药。

朝露:清晨的露水。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阳春”句:露水和阳光都是植物所需要的,都是大自然的恩惠,即所谓的“德泽”。布:布施,给予。德泽:恩惠。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

华(huā):同“花”。

衰:一说读“cuī”,因为古时候没有“shuāi”这个音。少壮:年轻力壮,指青少年。老大:指年老了,老年。徒:白白地。

江南

[ 汉乐府 ]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江南大地又到了采莲的季节,

莲叶浮在水面,重重叠叠。

在亭亭如盖的莲叶下面,

鱼儿们在欢快地游玩。

东边也有鱼,西边也有鱼,

南边也有鱼,北边也有鱼。

可:在这里有“适宜”、“正好”的意思。

田田:荷叶茂盛的样子。

七步诗

[ 三国魏 ] 曹植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持:用来。漉:过滤。菽:一作“豉”chǐ。

锅里煮着豆子,想用豆子做羹(糊状食物)。

要把豆子的残渣过滤掉,留下豆汁。

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

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兄弟相残,两败俱伤。豆子想吗?豆秸想吗?还不是任人摆布。

归根结底是因为这个“人”,这个人是最可恶的。

具体到曹氏兄弟身上,这个“人”就是利益,就是皇位。

曹植,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其诗以笔力雄健和词采华美见长。

曹植的散文同样亦具有“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的特色,加上其品种的丰富多样,使他在这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

文学批评家钟嵘亦赞曹植“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并在《诗品》中把他列为品第最高的诗人。

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此诗另一个版本: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归园田居(其一)

[ 东晋 ]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打小我就不爱热闹,喜静不喜动,喜独不喜众。不热衷于功名利禄,而喜爱田园山川和大自然。

但是架不住这个劝那个催,父母长辈们善加诱导,以及生计所迫,所以最后还是走上了学而优则仕的道路。

也是怪自己立场不坚定,以至于糊里糊涂地陷入了官场的罗网,失去了自由,也失去了自我,苦不堪言。

并且这一去就是三十年,太浪费生命了。

笼中的鸟儿一直依恋着从前能够自由飞翔的树林,池里的游鱼也从没有忘记原来广阔的深渊,而我,这一次一定要做回我自己。

天边飘过故乡的云,它不停地向我召唤。归来吧,归来呦,我已厌倦漂泊。

在南边向阳地里我开荒种地自食其力,依着本心过起田园生活,我干什么事都很快乐。

围绕着宅子我开垦出十余亩地,又搭了八九间茅草房子,什么卧室、书房、客厅、厨房一应俱全,当然还有卫生间。

在屋子后面种上榆树柳树,可以遮阳可以避荫。

在屋子前面种上桃树李树,春来赏花秋来摘果。

岂无四邻八舍?都离得挺远,只能依稀看到模糊的炊烟。

晚上能听到深巷中传来狗的叫声,早晨能听见桑树上公鸡的啼鸣。

鸡犬之声相闻,但是我跟他们甚少往来。

人少事儿就少,事儿少时间就余出来了,可以自由安排,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得偿所愿,安享清静,我心里头美的是啷个哩个啷。

我曾长期困守在那樊笼里,真庆幸还有重返自然的这一天。

“误落”,一说是“误入”。“落”有偶然性,是说自己不小心掉落其间。而“入”有主动性,是自己主动过去的。学而优则仕,封建社会人们学文识字目的性很专一,也很强烈,所以我更倾向于“误入”。

适俗:适应世俗。韵:本性、气质。韵,一作“愿”。如果是“无适俗愿”,那么就不会有“误入三十年”这个结果了。

尘网:尘世,这里指仕途。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

三十年:有人认为是“十三年”之误,陶渊明从二十九岁开始出仕,到四十一岁辞彭泽令回家,恰好历十三个年头。

或者做”三又十年“之意,习惯说法是“十又三年”,诗人意感“一去十三年”音调嫌平,故将“十三年”改为倒文。

还有一种解释是说如果从少年读书算起,到四十一岁归隐,差不多是三十年。

羁(ji)鸟:笼中之鸟。际:间。恋:一作“眷”。野:一作“亩”。

守拙(zhuō):意思是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

荫(yìn):荫蔽。罗:罗列。暧暧(ài):昏暗,模糊。

依依:轻柔而缓慢的飘升。墟里:村落。

户庭:门庭。尘杂:尘俗杂事。虚室:空室。余闲:闲暇。

樊(fán)笼:蓄鸟工具,这里比喻官场生活。樊,藩篱,栅栏。

归园田居(其三)

[ 东晋 ]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在南边的山坡下我种了一块豆,可是因为不善管理,豆苗还没有野草多。

天一明我就起来去田里忙活,一直到月亮升起才扛着锄头回家。

田间的小路十分狭窄,两旁的野草长得很长,傍晚的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衫。

衣衫沾湿没什么好可惜的,豆苗稀少也没什么好可怜的,整天忙活而不得要领也无所谓,

做人、做事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南山:指庐山。兴: 起床。荒秽:形容词作名词,荒,荒芜,指豆苗里的杂草;秽,肮脏,指田中杂草荷锄:扛着锄头。荷,扛着。草木长:草木生长得茂盛。足:值得。但使愿无违: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饮酒(其五)

[ 东晋 ]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我在尘世间居住,却没有世俗人际交往的烦扰。

问我怎么办到的?只要自己心志高远,自然能出污泥能不染。

我在东面的篱笆下观赏菊花,悠闲自在,抬眼就能看见南边的山峦。

山间的云气在傍晚时分是最佳的,飞鸟陪伴着我,送我回家。

这种生活蕴含着大道理,但是想要辨识出来,却找不到合适的语言。

结庐:建造住宅,这里指居住的意思。

结,建造、构筑。庐,简陋的房屋。人境:喧嚣扰攘的尘世。车马喧:指世俗交往的喧扰。何能尔:为什么能这样。尔:如此、这样。悠然:闲适淡泊的样子。见:看见(读jiàn),动词。南山:泛指山峰,一说指庐山。山气:山间的云气。日夕:傍晚。

相与:相交,结伴。相与还:结伴而归。

真意:从大自然里领会到的人生真谛。

陶渊明,字元亮,晚年更名潜,字渊明。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人。

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当官没有什么政绩,完全是当作一种职业,用以谋生。心中无百姓,更无天下,是一个自由散漫无政府主义者。人各有所求,宜各安天命。

敕勒歌

[ 北朝乐府 ]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族生活的敕勒大平原,就在阴山的脚下。

那里的天,好像牧民们的大毡帐,笼盖住了四面八方。

蓝蓝的天空,碧绿的原野,

微风轻轻地吹过,可以看见草丛里一群一群的牛羊。

敕勒: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

穹庐: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苍苍:青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