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方类清谈,关于桂枝人参汤

半茶白

丁酉年 戊申月 己巳日

闰六月十九

2017.8.10

直口瓠

《伤寒论》方类清谈,关于桂枝人参汤

叙:曾骞

文字整理:白

我:脉,位置上所主者,越寸越主阳,越尺越主阴,所以,可以看脉来看人体意图,汤药系统,是以津血存本为概念,津可见,是阳者,所以,哪一部强,就意味着哪一部汇聚津血。

白:津血是阳?越浮津血越足?

我:严格意义上讲,津是属阳,血是属阴。浮,动能所在,但这个动能汇聚的同时,肯定也同时在消耗血。津血同源的缘故。越浮,倒不能说充足,至少是汇聚,比如痉病,津血分布不均匀。

白:脉浮,这个浮,就意味着人体有所出路上表达对吧。

我:越浮的脉,重按又无力,且不涩紧的,说明津血大量飘在外,尤其是右部的脉,因为右部和气有关系,右脉浮而津血汇集于外,必然意味着内里空虚,如果再加上左部无力,这个时候,说明人存津更重要,津血同源嘛。那么,汗法,下法,吐法,都要慎重,当内里空虚,而气血外出,简单地说,就是说明无力控制,司收失,多得采用救里。一般你看,气血浮于表的,内里又虚的,见症一般多是表里同病,表里同病呢,一般原则先救表解里,前提是确认内部还不是大虚,当确认内部已经走阴态,就得救里,所以,在我列出的分类方1中,有一项:温里救表

白:有一个桂枝人参汤,还有麻黄附子细辛汤,以及麻黄附子甘草汤。

我:恩,温里救表有『桂枝人参汤』,『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这三个,是用于内已走阴,外已趋阴,尽管可能表看起来还在亢奋。相当于所谓的温阳解表。桂枝人参汤是用于太阴兼表,因为,一切都要以存保津血为主要。按照传统的方证对应思维是,这个问题是已经陷入太阴理中汤证,因为还有表虚证在,就合了桂枝,于是就有了这个方。

《伤寒论》第163条:“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所以,当内里已出现了所谓的利下,内痞,表证风寒又不除,那么就需要救里,附带解表。利下是一个很重要的人体应急的观察机制。表证,本来可以通表解除,但,表不去,则内入,直入太阴,因为人体自身想通过下法来解决呀,太阴,说白了,就是肠胃系统,正是因为入了里,势头又猛,内一下肩负不起来,就出现了过耗。出现下利,就表明人已经在想通过里去排,下利,是一种很衰的表现,这时候一定要救里,能量建立是针对里,药势也是建立于里。所以有干姜和炙甘草。

白:因为人体出路已经转向于通过里路进行,同时担负这个任务的里又偏于虚弱。

我:桂枝人参汤,有一种观点认为是错条,理由是,既然外证不去,而入里,出现了利下,以及心痞,那么就应该是以表证方合着泻心类来解决,用干姜人参似乎不妥当。不过呢,桂枝人参汤,实际本身就是一个理中汤加了桂枝,下利和心痞,都表明了胃肠道虚。

白:心痞为何是胃肠道虚?

我: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心下,就是指胃,心下痞,因虚致实,中机要运化,动能不足的时候,不就是会产生多余之物了嘛,人体就通过吐,或者通过下利,而人体自身选择了下利,直接表明就是要往里走,下利和吐,在某个层面而言,是类似的人体举动。人体选择了里,选择了下,这是最极端的做法,代价就是大耗津血,那么脾胃自然就虚弱了,因为这种虚弱,而产生了机能上的停滞,所以因虚致实。所以,尽管桂枝人参汤的方条内,讲的是协热而利,但还是得分清楚施用大黄类泻心汤,还是应该以扶中为主,于是就有了干姜和人参,因为有其热,还用不到附子,这样就好理解了。这个热要说明一下,我们以前说过,有些所谓的热,实际上是人体通过调动津血而产生了热,就像口腔发热,只不过换了地方,那胃肠是虚的,那么自身肯定要调动津血,所以产生了热象,正是因为是因虚,而调动,为的是保持胃肠的运化,产生了热象,本质而言,是虚而产生。

白:临床上有一些什么变化吗?

我:平时我用的党参为多,山民啊,有时人参觉得贵。临床上不会照书生病,我所在的南方地区过湿,往往很多都是带湿的,白术茯苓一起用,如果确实需要渗水。

还有表虚的,协热有痞内里虚而下利,又表虚,比如容易出汗,汗了就怕冷,主建势能用桂枝人参汤。我自己生病,有次就有类似这个证你还记得吧,但当时是入里还没有那么明显,主要还在表,开始要有走里的意思。而且当时汗出得很多。轻微腹泻。桂枝汤,我加了人参,因为当时我需要用白芍来收阴,所以等于是桂枝人参汤里,去了枣,加了白芍。后面干脆桂枝加人参都不吃了,直接艾灸肚脐,刚开始是腹泻加重,最后彻底腹泻了一次后全好。

白:记得的,后来看到你好了起来。

我:这一个汤,我们再来总结一次,外证不去者,人体转向了内部通道,想通过内部下利来作为出口,但同时这样的选择是比较极端的,损耗自身津血为代价,造成了内部的胃肠道系统的虚弱,因此产生虚而致实的心下痞,因为其内中虚,所以,干姜人参用之扶中,因为其协热,所以用不到附子,尽管内里虚弱。外证者,虚之,桂,实则麻桂,有湿多者,白术、茯苓,有水饮的,半夏,或者更严重的,可以用细辛,有肋间转痛的,那么就以开中有滋的,比如当归,香附类,我们可以根据情况一直变化,只要守住大法。

白:你这么一说,我想象了一下这个走图,你的解释更合理些看起来。

我:其实古人讲守中,汤药上更好证出来。我们来讲一个我们去干姜人参的用法,就是出现有烦热的,就是在这个证机下,出现另一种情况,因为不会照书生病,就是确实入里,也下利,也心下痞。

白:烦热与协热如何区分?

我:协热,是热之内陷,但人体化得动,协热,如果脉上关是虚的,这个热,是假的,是人体为了调动津血,和口腔发热一样。表明的是热入里,而致津血消耗过大。烦热,是人体化不动,是个实的,看脉,即使下利,如果是关寸浮动的,集中在中上,人体化不了。烦热病人,有烦渴,出现有烦象,比如病人一来就说,死了死了,想死了,唉,活着真郁闷啊什么的,再比如会跟你说:人家都说,看不好了,要去大医院做检查,搞不好是什么恶劣病啊,你看有没有啊,你号脉啊,我外公啊,外公的外公有那个什么病啊,我会不会也得啊,医生啊,我什么时候能好啊?外象上表现为一派的躁动。极端点的,你去看烦热的人,爱捶胸口,还有就是看印堂,发红,有热而移。

白:确实蛮烦的[偷笑]。

我:有的人,烦热也是因为外证不解,但没到里阴,烦热的去干姜人参了,脉是寸关强浮,用大黄泻心汤,用泻来救。人体这个时候下利,是因能量过于集中,不阴,里不甚虚。这类病人,有的还会有一个好玩的现象,你摸心下到中脘区域,跳动厉害,蹦蹦蹦的。

白:懂了。虚实的变化。可以说说如果关于热实的守攻变化吗。

我:继续在这个上变,这就是玩方子。外证不去,走里了,又走不到太阴去,就结在心下了,人有时也是个废物,自己也有智障,虽然说人体是智能的,这时候跑到胃肠道了,又不下利,就老在那里,就容易有阳明的象了,可能就有了太阳阳明合证。这个时候看脉,就容易看到可能出现的结紧,这个时候以下为建。就是承气类的。表证呢,有,比如汗出,因为它不下利啊,总得有个地方来玩,他就出汗,局部地出,额头出点,手心出点,也不吐,因为知道吐了接下来就不好办,吐了等下就垮了,人体就跑到中间了,不选择下,搞点汗出之类,这一类的问题,多半是因为人的肠胃功能不至于太虚弱。外证不去的,入了里,里说,噢,你在这里住几天,那是因为有自信,所以说转到阳明的,是因为机体自身还有力量,转到太阴的,是因为人体机体自身就弱,你来我这里,快滚,就利下了。

白:心不甘,所以发发汗。

我:对,总要有路走,人体机制就是这样,所以我说,张大老板是用病机制来反推人体机制,这一层,大家看不到,可惜啊。

白:以病体机制来反推人体模式,并且总结在了《伤寒论》里。

我:恩,你遇到这种,腹诊很重要,摸摸硬的,而且自痛,大承气汤,所以大承气汤里,没有甘草,阳明留了一阵,不想搞了,想让快滚,让它们直接出去,所以没有甘草,甘草的力量在中。按痛的,腹胀的,小承气汤,里面没有芒硝,力量没有那么狠直。等于劝说,你去那那那儿去吧,资本家解聘了一个员工,还要帮安排一下,按痛,相当于沟通一下,和你聊聊,不按自痛的,没什么余地,直接让人事找你,你去财务领工资走人。

白:人事和病情都是一个道理呢。

我:恩,另外的,就是小承大承都是针对实证,那肯定还有一种,虚证,调胃承气就是针对虚的。虚的,自然是不满痛,不压痛,按压反而舒服,但有一点烦热。

你去对应看之前的通里攻下方类分列就全明白了。

白:嗯。

附:

桂枝人参汤

存市流通版《伤寒论》第163条: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桂枝人参汤方:

桂枝 四两(别切)  甘草 四两(炙) 白术 三两  人参 三两  干姜 三两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肉桂,更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0)

相关推荐

  • 方剂学清气分热剂的简单归纳(含方歌)

    白虎汤 <伤寒论> 白虎汤清气分热,石膏知母草米协. [组成] 石膏碎,一斤(50g) 知母六两(18g) 甘草炙,二两(6g) 粳米六合(9g) [功用] 清热生津. [主治] 气分热盛 ...

  • 耕铭医轩|由十枣汤小议经方用药的“缓释、靶向、制衡”机制

    耕铭: 因为甘遂剂本身都是攻下峻剂,如果有人服完后上吐下泻止不住的话,可以用桂枝去芍药汤,把生姜换成干姜,大枣.甘草多放点儿,如果患者素体津血不足,我们可以效法<金匮>里的大黄甘遂汤,合上 ...

  • 四逆加人参汤、茯苓四逆汤

    一.四逆加人参汤 [方药] 甘草二两(炙)(6克)  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5~10克)  干姜一两半(6~9克)  人参一两(3克) [煎服] 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

  • 一不小心得了个条文病

    几日在博爱堂跟随家驹老师出诊时,印象深刻的是一位患者提到自己在某天晚上,身上出汗非常多,从而引发了心悸,当时我忽然回想起一些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 今年5月,彼时在彭师兄群里,跟随诸位师兄每日解案,乐此 ...

  • 《伤寒论》113方——桂枝人参汤

    第四十六方--桂枝人参汤 太阳百二十三 太阳病,外证未解,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桂枝四两(60克)人参三两(45克)白术三两(45克)甘草四两(60克 ...

  • 『伤寒论方』《伤寒论》方→桂枝人参汤

    桂枝人参术草姜,恶风下利胃痞胀: 太阳中风脾虚寒,解表温中治相当. 组成:桂枝.人参.甘草.白术.干姜. 功效:温里解表,益气健脾. 主治:太阳中风兼脾胃虚寒证.症见心不痞硬,或疼痛,或胀满,下利日增 ...

  • 伤寒论》中的智慧(二十一)伤寒治寒方之一:理中汤与桂枝人参汤

    伤寒论>中的智慧(二十一) 伤寒治寒方之一:理中汤与桂枝人参汤 (转载) 发表者:赵东奇 167人已访问 中医的寒证大体分为外寒.内寒两大类,外寒由于感受外界的风寒所引起,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风寒 ...

  • 赤丸/桂枝人参汤合方治疗房性心动过缓医案

    赤丸由"茯苓四两(12g),乌头炮.二两(6g),半夏洗.四两(12g),细辛一两(3g)"所组成.是温阳散寒.益气化饮的重要基础方,主治阳郁寒饮证. 房性心动过缓是指房性逸搏连续 ...

  • 读方与用方(96)理中汤与桂枝人参汤

    理中汤与桂枝人参汤 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伤寒论>第163条:"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桂枝 ...

  • 《伤寒论》读书笔记171--感冒同时有下利不止,心下痞硬的情况用用桂枝人参汤。

    学习上古医学 弘扬传统文化 条文171: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 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这一条介绍中焦虚寒有下利痞硬 兼有表邪的情况 中焦虚寒而有痞硬中医上叫 ...

  • 36荣卫坏病痞证方--桂枝人参汤

    桂枝人参汤 桂枝 干姜 人参 白术 炙草 表未解而数次下之,当经气下陷,而病协热下利.今不病热利,而病下利不止之寒利,以至心下痞硬,宜人参汤以温寒止利,桂枝以解表.人参汤即理中汤. 大黄黄连泻心汤 大 ...

  • 桂枝人参汤/桂枝茯苓丸/牵正散合方治疗骨质疏松症医案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降低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代谢性骨病.根据致病原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多见于老年人. 尚某,男,64岁.在5年前因腰背疼痛.肌无力.全身骨痛.活动后加重 ...

  • 桂枝人参汤/阳和汤合方加味治疗运动神经元病医案

    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种原因不明选择性侵犯脊髓前角细胞.脑干运动神经元的缓慢进行性变性疾病. 魏某,女,45岁.在7年前诊断为运动神经元病,曾在郑州.北京.上海.南京等多家医院诊治,经常服用中西药,可未能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