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守歙州二十年民感其化咸以陶名的陶雅 | 五代十国

这哥儿们是淮南杨行密的原始股三十六英雄团成员之一,与那些出身草莽的兄弟伙不同,他本是儒家子、俊后生。在追随杨大个子起兵后,一直以宽厚得人。千万不要以为宽厚不当饭吃,乱世之中宽厚也可转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利器。他就凭着自己的宽厚取得了田頵苦战不下的歙州(徽州、黄山),从此经营黟川大地二十多年,以区区六县之地,在三面强敌环伺的情况下,不仅能够自保,还能主动出击为杨行密争夺地盘,并为杨行密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后勤保障,最关键的是,他大增赋税,民不怨怼,反而感其德化,生儿育女多以"陶"为字。他就是南吴大将陶雅。

明清之际,中国的商圈中有一个了不起的商团——徽商。当时,坊间流传"无徽不成镇",那些货通天下的徽商们将其耳濡目染的徽剧、徽菜、徽雕和徽派建筑等带到了全国各地,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民俗文化。
徽商诞生之地便是号称"八分半山一分水,半分农田和庄园"的徽州,古称歙州、新安,这里群峰参天,山丘屏列,波流清澈,清荣峻茂,宛如人间仙境。然而,多山之地,加之农业技术和工具相对落后,难以兴盛农业,故在魏晋之前,这里多出武士,因其地古属丹阳郡,山民皆好武习战,多入伍从军,人称丹阳兵,为古时劲旅之一。西汉李陵就是率领五千丹阳步卒硬抗八万匈奴骑兵,汉末陶谦凭着数千丹阳兵与曹操相持不下。此后,随着中原百姓避祸南迁,徽州受中原先进文明的熏陶,好战之士日渐为经营之神,最终变成货殖天下的徽商。
残唐五代时期,徽州虽号称富州,但在兵祸相仍的年代里,当地士民也难以苟全,幸好出了一个陶刺史,打击豪强,发展生产,保境安民,给了歙州父老二十多年安心发展的好日子。这个陶刺史便是南吴元老大将陶雅。

儒家子投笔战淮南

陶雅,字国华,生于公元857年,他是安徽合肥长丰人。这里在当时属庐州。陶雅与杨行密是亲老乡。不过,与杨行密创业集团原始股中的其他兄弟伙不同,陶雅是儒家子,从小受过良好的儒家教育,算是个文化人,而且陶雅长得仪形魁伟、眉清目秀,这样的人如果放在太平盛世,自然会去考取功名,走一条四平八稳的仕进之路的。
可是,小陶同学命不好,遇上了百年不遇的乱世,只能弃文从武,选择了一条造反有理、革命无罪的荆棘之路。
公元875年,黄巢在冤句(今山东菏泽)举起义旗的消息传到了庐州。年近弱冠的陶雅敏感地意识到天下将乱,再也没有心思去之乎者也地研究儒家学问了,而是像班超一样,毅然投笔从戎。不过,新兵蛋子小陶没有被派去平叛,而是赶上吐蕃寇边,朝廷征兵,小陶和他的合肥战友杨行密等一起,被派往灵州(今宁夏灵武)、夏州(今陕西靖边)一带屯驻,防备吐蕃人进犯。尽管此时的吐蕃已大不如前,但在朝廷眼里,仍然比即将席卷天下的黄巢可怕得多。就在这场千里之外的防秋之旅中,出身儒家的陶雅与出身农户的杨行密相识相熟,结下了一生的友谊。这一年笔者没有查到准确时间,应该是在公元879年前后。
完成防秋任务后不久的公元880年,陶雅就被上司划转隶属于招讨副使诸葛爽,前去讨伐沙陀酋帅李国昌、李克用父子(此时的李鸦儿在与朝廷闹别扭)。战斗中,陶雅表现突出,受到诸葛爽的好评。然后,在诸葛爽因功改镇河阳(今河南孟州)后,陶雅被诸葛爽荐举做了老家庐州的冲山指挥使。
此时的陶雅,仕途要比杨大个好多了。因为,杨行密只是因功当过队正,而且还因受不了军吏的刁难,被迫再次造反(之前,他曾有过前科,不过被诗人刺史郑棨因其长相奇特宽释了)。正是这次杨大个子的激情造反,彻底改变了陶雅的命运。
作为杨行密的军中好友,陶雅也加入了杨行密的造反大军。幸好,坐镇淮南的大诗人高骈看上了杨行密,给了他杀人放火受招安的机会,杨行密这才可以洗白自己。只是,杨行密行过千里路,陶雅读过万卷书,他们和其他三十四人组成的造反天团——三十六友,自然不会固步自封于小小的庐州之中。他们在接过朝廷的橄榄枝,一本正经地穿上官服后,又开始了四出扩张地盘的军事行动。
公元883年,当上庐州刺史的杨行密派陶雅讨平乡盗秦定、过修己等人。这些货本与杨行密一样都是造反起家,但是他们没啥理想,只知道横行乡里,活该被灭,成为杨行密兄弟伙壮大自己的垫脚石。杨行密论功行赏,让陶雅担任八营主将。
陶雅又先后攻击盘踞桐城的吴迥和占据柳子山的李本,都取得了不斐的战果,也逐渐训练出一支颇有战力的部队。然后,陶雅携大胜之威攻击舒州(今安徽潜山),结果一战破城。杨行密遂以陶雅为舒州刺史。这一年是公元885年前后,也就是说,陶雅同学未满三十岁就当上了地市级干部。
也许是陶小刺史最近打得太顺手了,难免滋生骄傲情绪,晚上居然不认真设防,好像完全忘记了现在仍是乱世。这样做的后果相当严重。一天深夜,月黑风高,从蔡州游荡过来的绺子(强盗团伙)许勍,率着自己的打劫团队偷偷地进城,打枪的不要,直接杀到了州衙前。幸好陶小刺史见机得快,抢过一匹劣马,一路狂奔逃回庐州。这回出糗出大了,不过,也买了一个终身难忘的教训,让俊后生陶雅迅速成长起来。
公元889年,被孙儒挤出扬州的杨行密将进攻的矛头指向了宣州(今安徽宣城)赵锽。经过一番苦战,杨行密斩杀赵锽,夺取宣州。杨行密将自己的大本营放在宣州,然后让好兄弟陶雅进取赵锽起家的池州,继而担任池州刺史。这回陶刺史严格管控,再也没有深夜遇袭的糗事发生了。
公元892年,孙儒倾巢而出,企图用人海战术淹死老冤家杨行密。杨行密采纳刘威等人的建议,依靠宣州坚壁清野,同时派大将抄袭孙儒大军的后路。彼时,陶雅受命出击孙儒后方,在人头山大破孙儒军一部,攻取润州(今江苏镇江),彻底封死了孙儒的归路。
一路行来只知道烧杀的孙儒早就失去了淮南人心,哪里扛得住绝粮之战,即便以人为食,也无济于事,最终被杨行密击杀。其部下多转投杨行密,成为其定鼎江淮的骨干力量。
此战之后,陶雅因功担任常州刺史,不久,又迁为池州团练使。

厚道人不战下歙州

公元893年,已经荣升淮南节度使的杨行密扫视江淮,将热切的眼光盯上了富得流油的歙州。于是,他派出自己手下资格最老、战力最强的田頵率陶雅等将攻击歙州,摆出一副志在必得的架势。可是从前无往而不利的田大将军这回却崴泥了。
原来,唐朝派驻歙州的刺史裴枢出身宰相专业户的河东(今山西闻喜)裴氏,虽是官N代,却深谙执政为民之道,一直奉行美政,深为歙民所爱。在裴枢的感召下,歙州军民拼死抵抗,致使田頵数攻不下,只能望城兴叹,被迫改为围城。
那年头地主家也没有余粮,歙州本来耕地就少,哪里架得住久困绝粮。眼见得不能再为朝廷保全歙州这个钱粮之地,裴枢只好两害相权取其轻,亲自给杨行密修书,请求杨行密同意放自己离城,前提是必须派一个宽厚的长者来治理歙州,以此保全城中百姓。
杨行密虽在淮南取得了相对优势,但周边的敌人仍很多,当然不想让田頵率领的淮南主力军团顿兵坚城之下。于是,他痛快地答应了裴枢的请求。
可是,究竟派谁去接替裴枢呢?杨行密犯难了。起先,他打算派鲁郃去主政歙州。可是,歙州百姓对这哥儿们不了解,也不放心,怕是个吃人饭不干人事的二货,坚决不答应。就在杨行密为歙州牧守人选犯难的时候,裴枢派在问政山出家修道的歙州名士聂师道缒城进入田頵大营。这个牛鼻子有胆有识,一席话说得田頵这个沙场骁将都颇为信服,一个劲儿地点赞:"真道人也!"
聂师道对田頵说:"听闻杨大帅还在为谁来主政歙州犯难,依贫道看来,这个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说着,他对帐中的陶雅打了个稽首道:"素闻将军每下一城,从不以虐敛为事,且厚待百姓,人多便之,今若杨帅以将军为守,必可解歙民悬望!"田頵对此并无异议,立刻命人飞报杨行密。杨行密一听也觉得歙州军民颇有眼光,立刻下令陶雅改任歙州刺史。
陶雅果然不负众望。他先是请田頵引军后退,然后只带了几名随从进入城中,与裴枢以礼相见,办好交接手续。看着陶雅办事有礼有节、不骄不躁,即便是裴枢这个世家子也挑不出啥毛病,裴枢不由得从内心深处为陶雅点了个大大的赞。
一切手续都办清后,陶雅带着从裴枢手中接纳过来的歙州文武士绅恭送裴枢离城返京,让裴枢感觉很有面子。回京后,裴枢即向朝廷表奏陶雅接任自己的职位。有读者大大会说,这不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嘛。但是,在那个讲究名节的时代,抢来的歙州刺史与皇帝亲自任命的歙州刺史还是有区别的,至少名不正言不顺,很容易成为别人学习的榜样。要不古人怎么那么喜欢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调调,不就是为了抢个大义名分吗?
总之,出身庐州造反集团的儒家子陶雅凭着自己的厚道,不战而取歙州,也让世家子裴枢见识了一个知书识礼、宽仁爱民的乱世豪杰的风采。下一步,就要看陶雅如何在黟川大地展示他因地制宜的治世才能呢。

治世臣恩威行美政

不战而下歙州自然是令人皆大欢喜的结果,可是这并不能令陶雅心安。久经考验的他深深意识到,如何治理好这块刚刚到手的富庶之地,不辜负杨行密和歙州父老的厚望才是对自己最大的考验。
对于新官上任的陶雅来说,有二件大事始终萦绕心间:第一件大事是如何在周遭强敌环伺的情况下保境安民。当时,歙州周围主要有几大对手,一是西部的以饶州(今江西鄱阳)为中心的军阀钟传;二是东南部的吴越王钱镠;三是割据婺源的地方实力派汪武。
第二件大事是如何利用好歙州的财富为杨行密提供后勤保障,同时紧跟杨的步伐开疆拓土,建立更大功勋。
事实证明,在歙州俯身经营,一干就是二十年直至逝世的陶雅用自己的政绩回报了裴枢的荐举,也圆满地完成杨行密托付的重任。
陶雅在歙州的政绩至今仍记载在《新安志》中,有据可查。
笔者梳理了一下陶雅的治歙方略,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归纳:
首先是明法纪,强治军,整顿歙州官场,稳定歙州社会秩序。
陶雅接手的歙州尽管有裴枢美政打下的基础,但是经历黄巢起义的洗礼,歙州并没有洗洗更健康,而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乱世顽疾——地方豪强武装。这些本是为了结寨自保的豪强武装此时以法外之地自居,俨然成为祸乱地方的源头,再加上贪官污吏横行,百姓的生活可想而知。可是,由于歙州在外人眼中始终是个富州,境内所产的竹、木、茶、漆等经济利益巨大,因此在收税人换成以宽厚著称的杨行密后,依然对当地课以重税,将其视作粮饷的重要来源地。
陶雅作为杨氏重臣,自然知道歙州对淮南的重要性,当然不会在征税问题上和老杨计较。为了保证足额收税,首先就要稳定好歙州局势,保证当地政通人和,百姓才能安心生产。
为此,陶雅板起面孔,对州县胥吏、军队将士下达了一系列严苛的命令:敢践踏田园青苗者,斩;敢偷奸耍滑者,诛;敢欺男霸女者,灭;敢欺行霸市者,死。这些政令简单明了,又雷厉风行,可谓歙州版的约法四章。
同时,陶雅还严厉打击歙州境内的豪强武装,剿抚并用,分化打击,最终把一切威胁歙州安全的不稳定因素坚决扼杀掉,有效地巩固了杨吴政权在歙州的统治。
有了稳定的秩序,歙州百姓就能够在相对祥和的环境中从事农业、商业活动,歙州的经济迅速步入正轨。歙州的示范效应也吸引周边饱受煎熬的士民扶老携幼地迁居歙州,使当地的劳动力和社会需求得以迅速增加,大量的荒废田地得以复耕复产,各种经济活动蒸蒸日上,一切都向着好的方向良性循环。
其次,招贤良,翦异己,广纳歙州精英,扩大执政基础。
陶雅久仕州郡,自然知道任何政权都离不开当地士民支持的道理,因此,他对于当地士人包括豪强武装中的有用之才,始终注意笼络,为他们封官受爵,让他们为杨吴所用。
在陶雅的刻意招揽之下,除了一些公然响应黄巢而起兵反唐的地主武装,依然固守险要和杨吴对抗外,大多豪强和名士都接受了陶雅递过来的橄榄枝。比如,祁门豪强王璧,接受杨行密的册封,出任歙州治下的祁门(红茶之乡)县令,为治理祁门做出了贡献。
因为歙州本身就是移民区,当地士绅多出身中小地主,始终没有形成类似魏晋时期树大根深的世家门阀,因此,他们中的精英分子很容易就接受了陶雅的诚意邀请,成为杨吴的政权建设者和利益共享者,共同为巩固歙州稳定出力报效。
对于负隅顽抗者,戎马多年的陶雅也不含糊,干死丫的!这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消灭割据歙州婺源的顺义军使汪武。
汪武是土生土长的婺源人,本来担任歙州游奕使(唐中期在兵多地广处设置的武职,主巡营、防遏等事)。公元877年,黄巢的部将窜犯婺源,当地镇将战死,汪武继任婺源镇将。这货确有两把刷子,利用地主之谊,将当地大族汪、黄、梁、董、倪五姓组织起来搞联防,美其名曰"五福镇",有了人马后,他又在弦高镇建城池,设军营,强力抗击黄巢,居然将黄巢的偏师击败。这样一来,汪武就成了当地人民的大救星,拥有了说一不二的话语权。此后,他以弦高镇为根据地,截留税收,扩充势力,公然抗命,俨然成为歙州的国中之国。对于这样一支不受自己掌控的武装,杨行密当然不会坐视,陶雅更是不会手软。
起先,杨行密也不想把事情搞僵,曾任命汪武为滁州刺史,企图通过调虎离山的方式和平解决。然而,汪武却不肯赴任,也从不到歙州晋见陶雅。这让杨行密和陶雅都很膈应,可是,当时淮南的敌人很多,对此癣疥之疾也只能暂时听之任之。不成想,当田頵举起反旗后,汪武认为机会到了,也跳出来兴兵剽掠,搞得歙州好不容易出现的祥和局面危机四伏。
是可忍孰不可忍。早就对汪武嫉恨有加的陶雅当然不能放任其继续自立,可是,如何以最小的代价收拾汪武,一直是陶雅考虑的问题。经过一番权衡,他决定依照汉高祖游云梦擒韩信的办法。
公元906年,陶雅传檄境内,说是奉了杨渥的命令,准备讨伐洪州(今江西南昌)、饶州,其间要借路婺源。作为名义上的下属,汪武率弟侄等十余人在路边迎谒。陶雅见时机成熟,立呼左右擒杀汪武。然后缓辔入其营中,汪武之兵无敢动者。
之所以会这样,一是因为陶雅治歙有目共睹,人心思归;二是汪武久据婺源,自大少备;三是陶雅出其不意,汪军猝不及防;四是陶雅大军压境,汪军不敢有所动作。
就这样,隐忍多年的陶雅通过雷霆一击,消灭了境内最顽固的地头蛇。
第三,尊乡俗,行教化,严以律己,人心归附。
中国人常讲入乡随俗,做官之人也不能例外。对于那些有利于统治的乡约民俗,官吏们给予充分的尊重,可以更好地拉近彼此距离,教化百姓,何乐而不为呢。
歙州百姓一直崇奉隋唐之交的济世恩人汪华。汪华是歙州人,遇上隋末大乱,为保乡邻平安,举兵占据歙州、宣州、杭州、饶州、睦州(今浙江建德)、婺州(今浙江金华)等六州称王。不过,他并不想逐鹿天下,只是一心护卫六州平安。等到唐高祖李渊建立大唐后,汪华审时度势,毅然携六州户籍、田册归唐,被李渊封为越国公。对于那些苟全性命于乱世的六州百姓,尤其是歙州百姓来说,汪华就是救命的活菩萨,他们为其立生祠,设享庙,建长生牌位,以彰显功德,并逐渐形成了当地特有的文化习俗,以至于历任歙州刺史履新之初,都会举行盛大的祭奠活动,以期得到歙州地主阶层的认可和支持。即便是黄巢大军攻歙期间,也与汪华惺惺相惜,严令义军不得伤害汪氏族人。这就更加助长了当地士民对汪华的崇拜,他们纷纷冒姓汪氏,一时间竟至歙人"四门三面水,十姓九家汪"(前文所说的汪武应该也是汪大王的后代)。
对于这样一位造福桑梓的名人,陶雅也是敬重有加。公元902年,陶雅下令修缮汪华庙,并在庙宇的基础上兴建汪华灵宫,同时效仿汪华在歙州施行科举教化,并承诺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以保歙州一方平安。陶雅此举,自然受到了歙州中小地主阶层的大力支持,尤其是汪氏族人更是纷纷投效,这一点,从陶雅的幕僚汪台符的《歙州重建汪王庙记》中大赞陶雅"慰本城之人,筑久长之本……直在乎开物成务,遗爱金石者也"就能看出端倪。
陶雅本人也非常自律,在接待宾佐时有礼有节,事奉父兄时孝悌有加,不是举行公宴时从不奏乐,而且疏财重士,因此歙州士民争相归附。
就这样,陶雅放下胜利者的身段,倾听歙州士庶的声音,欣然接受歙州的乡约民俗,恭行教化,延揽人才,打击豪强,发展生产,最终将歙州打造成一方乱世桃源,成为杨吴政权争雄天下的根本之地。当地百姓对于他二十年的致治非常认可,为了感激他的教化德政,纷纷将自己的子女以"陶"命名。一时间,外人进入歙州,还以为到了陶都。

干城将三面拒强敌

陶雅在黟川大地二十年的治理堪称完美,受到了杨吴当政者和歙州士民的交口称赞。可是,千万不要以为陶大刺史二十年间都驻守在歙州,他可是杨吴的开国上将,岂能长久恋栈不动呢?
陶雅在稳定歙州局势后,竟然不得不与昔日的战友兼领导田頵同室操戈。这个原因也很简单,杨行密晚年时担心手下大将尾大不掉,为了顺利交权,必然和昔日的战友反目,这也说不上谁对谁错。田頵作为杨吴政权的头号功臣,如果不愿交权,只能反叛。
公元903年,田頵在宣州发动叛乱。叛军一度气势如虹,杨行密忙派出大将讨伐。同时,他命令陶雅率歙州州兵为大将台濛助阵。随着各路平叛大军陆续到位,田頵的好日子终于到头了。那一天,田頵准备出城决战,哪知道桥老马滑,偌大一个田将军居然因为马腿陷入断桥之中,跌下马来,被战场反正的小卒许渥、王绶秒杀。不得不说,造化弄人,田大将军死得有点冤。
听闻老战友田頵的死讯,陶雅不免一声长叹。后来听说杨行密厚待田母,陶雅更加坚定了跟杨大个子走到底的决心。不久,他担任了西南面招讨使。
之后,陶雅巧妙设计,兵不血刃地一举铲除了多年不服管制的婺源实力派汪武,实现了歙州的政令统一。
公元904年,占据睦州的另一个地方实力派陈询向杨吴政权投降。吴越王钱镠非常生气,派兵攻击陈询,陶雅奉命率军援救。当时,吴越军势大,陶雅的士卒中有人害怕,就趁夜从营中逃走。值夜的军官发现后上报正在帐中小憩的陶雅。老江湖陶雅闻报后,心中寻思,此时如果派军弹压,黑灯瞎火的,士兵不辨敌我,没准会引发可怕的营啸。而且,他也不想就此断了逾营而走士卒的后路。于是,他假装伸了个懒腰道:"不必惊慌,今夜好好休息!明早点卯,如果不在营中的,抓住俱斩!"看到主帅如此从容,士卒们的慌乱之心渐去。那些逃出营的士兵因为得到同伴的消息,陆续返回军营,陶雅对此也不追究。就这样,一场可能引发营啸的事件悄无声息地就被平定了。
到了第二年,陶雅再度出兵攻破婺州,抓住了刺史沈夏,因为此役胜利,陶雅升任衢、睦团练使、江南都招讨。
不久,杨吴新君杨渥上台后,与大将王茂章不对付,逼得王茂章只能在宣州举起了反旗(杨吴的宣州,有点像河北的魏州,也是个造反的策源地,前有田頵,今有王茂章,不久还有李遇)。不过,王茂章在反叛中不复当年对抗朱温的风采,见杨吴大军兵临城下,只能灰溜溜地跑路,投到钱大王的麾下。这样一来,陶雅就很不爽了,他担心熟悉杨吴局势的老战友王茂章阻断自己的归路,只得先行撤回歙州。果然,不久之后,睦州就被钱镠的大军重新夺回,连带着衢州、婺州也陷入敌手。至此,陶雅的衢、睦团练使变得名不符实了。
公元911年,徐温在攫取了杨吴的权柄后,决定杀鸡儆猴,严办刺头宣州观察使李遇。这让那些仍然在世的杨行密三十六友们嗅到了危机,身在歙州的陶雅同样不能置之事外。他本就无意争权夺利,只好和刘威等将齐聚扬州,向徐温示好。徐温达到了独揽大权的目的后,也不为己甚,改任陶雅为武昌军节度使。可是陶雅在歙州坐镇多年,对黟川大地的一草一木都充满了感情,实在不愿移镇。于是,他上书婉拒了徐温的好意,坚持留下来继续搞好歙州建设。徐温一时也找不到合适的治歙良吏,只好让陶雅遥领武昌军节度使,加同章事,知歙州团练观察等事。对此,歙州百姓自然额手加庆。当然,这一切的前提就是陶雅一贯表现良好,知书守礼,从无野心,确实能够让领导放心。
两年后的公元913年,为杨吴政权和歙州士民操劳多年的陶雅病逝于任上,终年五十七岁。与杨吴的其他将领不同,陶雅性格沉静,除了政务军事之外,最喜欢的就是读书,平时总是手不释卷。即便是进入战阵之中,也讲究褒衣博带,儒风不辍。幸运的是,他只有在小时候被锥刀伤过手,之后无论多么凶险的战斗,再也没有受过伤,不得不说是命运之神的眷顾。
经过陶雅二十年如一日的治理,歙州的繁荣日甚一日,成为享誉天下的杨吴钱袋子,即便税赋名列前茅,百姓的小日子仍然过得很滋润。可惜好人不长寿,好官不常有,后世继任之官中不时出现恶吏,搞得当地因为税重扰民,百姓难以为生,不得不揭竿而起。公元1120年10月,方腊率众在歙县七贤村起义(一说在睦州帮源),先后攻占了江南六州52县,影响极大。正是因为歙州成为方腊起义的主场,宋徽宗才在1121年平定起义后,将歙州改为徽州。此后,徽州的名字用了800多年,终成徽商文化的发祥地。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