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猪流行性腹泻(PED)疫病讲解及防控新策略

猪流行性腹泻(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的以猪只水样腹泻、呕吐、脱水和哺乳仔猪高致死率为主要特征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
1.病原特点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为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具有囊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虽只有一个血清型,但存在不同基因型的PEDV。流行性腹泻病毒对大部分消毒药都很敏感,乙醚和氯仿短时间处理就可以使其灭活,在60℃ 30min即可完全杀灭病毒。
PEDV的传染性很强,临近的组织和细胞均可以被感染,因此患病猪的体内及排泄物中含有大量的病毒颗粒,造成PEDV在各个猪群的猪只中迅速传播而引起感染和发病。
2.致病机理
本病主要是病原通过口鼻等途径感染后,经口腔和食管达到胃部,耐过胃酸的消化作用(刚出生到断奶的仔猪胃酸不高),从胃达到肠道,在肠道上皮细胞定植并大量繁殖,从而造成肠上皮细胞和肠绒毛的损伤和脱落,导致肠道上皮细胞的消化酶系统的破坏和紊乱,酸碱电解质的平衡失衡,肠道内渗透压升高,大量水分聚集肠道,从而导致剧烈的腹泻症状和猪只脱水死亡。
3.猪流行性腹泻的主要特征
3.1潜伏周期短
本病潜伏期通常为1-2d。饲料、粪便等都可能成为疾病传播途径。当患病猪康复后,还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的排毒过程,此时,粪便会成为本病的主要源头。
3.2周期性明显
在该病流行的区域,会出现短暂时间的缓和,然而间隔一段时间后会再次爆发情况,并且该病传染速度很快,发病率高,很难在短时间内对其进行处理,通常本病的流行及传播周期为半年左右。
3.3未经免疫的育肥猪及仔猪感染后发病率高达100%
对于多数哺乳期的仔猪来说(母猪免疫疫苗),由于母源抗体的保护,即使环境中存在该病毒,其发病率也相对较低,一般不会出现发病情况。
但若仔猪缺乏母源抗体的保护(母猪未免疫疫苗),本病症状十分明显,死亡率超过50%。而对没有经过免疫的育肥猪来说,一旦感染此病毒,其发病率高达100%,但未经免疫的育肥猪及刚断奶的仔猪一旦感染此种病毒大多都属于亚临床感染,发病症状并不会太严重,死亡率相对较低。
4.流行病学
各日龄的猪只对该病毒都很敏感,哺乳仔猪、奶仔猪和育肥猪感染发病率100%,哺乳仔猪的病死率60-100%。本病多发于冬季(12月至次年2月)。病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病毒随粪便排出,污染周围环境和饲养用具,经消化道传染。
5.临床症状
5.1哺乳仔猪:精神沉郁、厌食、消瘦及衰竭;主要表现为呕吐、腹泻、脱水、运动僵硬等症状;腹泻开始时排黄色黏稠便,以后变成水样便并混有黄白色凝血块,最严重时,几手全部为水样。
5.2育成猪:症状较轻,出现精神沉郁、食欲不佳。
5.3成年猪:仅发生呕吐和腹泻。
6.剖检变化:
患病猪消瘦脱水,皮下干燥;胃内有多量黄白色的凝块;小肠肠管膨满扩张、充满黄色液体,肠壁变薄、肠系膜充血肠系膜淋巴结水肿,小肠绒毛萎缩。

7.诊断

可根据临床症状、流行特点、发病日龄和病理变化做临床诊断确诊需进行实验室病原检测,进行快速诊断可利用胶体金快速诊断试剂条进行初步确诊, 弱阳性即确诊。临床诊断时需注意与猪传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病、大肠杆菌病等相区别。

7.1与传染性胃肠炎的区别: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致死率要比PED高,而且传染性胃肠炎传播速度快,同时具有呕吐和腹泻症状,呕吐可以发生在采食前,也可以发生在采食后;而PED的呕吐症状主要发生在采食后,病例解剖以小肠病变为主,很少有出血和充血的情况。
7.2与猪轮状病毒病的区别:猪轮状病毒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各种动物都可以感染,猪以7-14日龄的仔猪多发,以腹泻为主,很少出现呕吐。
7.3与大肠杆菌病的区别:大肠杆菌病包括黄痢和白痢,黄痢以7日龄以内的仔猪多发,白痢多发生于10日龄以上的仔猪,一般不会出现呕吐,用敏感性抗菌药物可以控制此病。

8.防治措施

8.1预防措施
猪场在生产中防控本病需要做好生物安全、饲养管理、疫苗免疫、持续监控等工作。商品化疫苗有TGEV-PEDV二联灭活疫苗、TGEV-PEDV二联活疫苗和TGEV-PEDV-RV三联活疫苗。由于每年11月至次年3月(寒冷季节)是本病的高发期,一般是肥猪病先发病,随后迅速波及种猪群和仔猪群,防控本病的发生,必须在11月之前猪只建立起免疫力。坚持全群免疫,母猪全年跟胎产前跟胎免疫能有效防控产房仔猪腹泻。因此,母猪在每年9月和10月普免两次后,从11月开始将所有怀孕母猪坚持产前跟胎免疫能有效防产房仔猪的病毒性腹泻。
A.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疫苗
(1)经产母猪免疫接种方案一:每年9月初普免,4mL/只;间隔3-4周进行二免,4mL/只;以后经产母猪全年产前3-5周跟胎免疫,4mL/只。
方案二:每年9月、10月普免2次,4mL/只;在12月至次年2月期间所有母猪加强免疫一次,4mL/只。
(2)仔猪免疫接种:9月初至次年3月的哺乳仔猪,3周龄首免,一个月后加强免疫一次,2mL/只;9月初的保育猪,断奶后一周全群首免,一个月后加强免疫一次,3mL/只。
(3)后备种猪免疫接种:9月至次年3月期间补栏的后备种猪在进人产群前完成2次免疫,间隔3周以上,4mL/只。
B.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轮状病毒三联活疫苗(二联可参考)
(1)后备母猪:配种前免疫两次,间隔3-4 周,1头份/只。
(2)经产母猪:产前6 周首免,1头份/只;产前3周二免,1头份/只。常规免疫在产前4周进行,1头份/只。
(3)仔猪:母猪免疫过的所产仔猪:断奶后7-10d进行免疫接种;母猪未免疫过的所产仔猪,在出生3日龄免疫接种,每头每次1头份。
其他哺乳仔猪感染后,死亡率可达100%。面临感染压力的初生猪,出生第1d内注射或灌服特异性抗体和猪用干扰素,每天一次,连用3d。晡乳母猪静脉注射10%葡萄糖500ml 氨苄西林钠4g 、0.9%氯化钠500ml 维生素C 20mL ,肌内注射维生素B1 20mL ,每天一次,连用2-3d。

8.2治疗措施

该病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采取免疫预防和保健复壮支持措施。

(1)康复猪的全血或血清给新生仔猪口服,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

(2)病猪用抗菌物、猪用干扰素等抗病毒制剂、止泻、保温和补液等方法进行对症治疗和防止并发,同时保持仔猪小环境温度(30℃)和干燥。脱水的病猪,可用3.5g的氯化钠、1.5g的氯化钾、2.5g的碳酸氢钠、20g的葡萄糖和1000mL的注射用水配制成口服液(需加热到39℃),让病猪自由饮用(或灌服),来补充液体。同时为了防止继发感染,还可以注射庆大霉素,用量为2-4mg/kg体重,2次/d;也可以肌注恩诺沙星注射液,用量为0.1mL/kg体重。脱水严重的还可以采用静注的方式进行补液。
9.PED防控的新策略(节选自姚琳)
9.1母乳防控
由于7日龄内的仔猪最易感,而此时的仔猪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即使免疫接种疫苗也无法产生免疫应答。并且猪只产生免疫力至少需要7-10d。只有通过免疫母猪,使母猪获得抵抗力,然后通过母乳将抵抗力传递给仔猪,这就是被动免疫。
9.2母乳防控PED的原理
母乳中的抗体可分为sIgA、IgM和IgG等。其中sIgA为局部粘膜系统分泌,是粘膜免疫的主要成分,而IgG由体液免疫系统产生,主要作用是抵抗系统性感染。由于sIgA含有分泌链,能避免被胃肠部酶的消化,能够持续存在于肠道中,起到中和肠道病毒的作用。而IgG则容易被肠道中的酶消化。
9.3促进母猪产生sIgA的方法
sIgA主要由粘膜免疫系统(如肠道粘膜免疫系统)产生。口服免疫是将疫苗通过口服的方式接种,使疫苗的抗原成分直接作用于消化道的粘膜系统,通过胃肠粘膜进行抗原递呈,刺激母猪产生足够的sIgA。口服免疫的材料可以是含有活病毒的病料(返饲),还可以是弱毒活疫苗,使得母猪获得免疫力的同时,通过含有sIgA的乳汁将免疫力传递给仔猪,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9.4肌注灭活疫苗可作为二次免疫
肌注灭活疫苗适合于感染过PEDV的猪场(含返饲场),因为已感染猪场猪只的肠道免疫系统已经被激活,再次免疫甲醛灭活苗,不仅能够再次激活sIgA,还能使sIgA的分泌产生放大效应。
如果该猪场没有感染过PED活病毒,猪只肌肉注射灭活疫苗,不能产生针对PEDV的sIgA,仔猪就不能够得到良好的被动免疫保护力。换言之,肌肉注射灭活疫苗只有作为二次免疫时才能很好地保护仔猪,或者是在感染过的猪场才可能产生很好的免疫效果。弱毒疫苗用于人工感染的最佳选择,既不给猪场造成威胁,又达到了人工感染的目的。
本文整理于网络,目的在于养猪人交流学习,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文作者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