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孩子因材施教的机会在哪里?
最近在一个家长论坛上,看到大家对孩子5岁前是否应该认字颇有争议。近年来,好像在家长中流传着一个新的说法:早识字会影响孩子看图画,进而影响孩子的想象力。还有,某些国外来的推迟认字与理性教育的主张也似乎颇深入某些家长的心。所以,有家长分享“早教”自己孩子的成功经历,被另一些家长斥责并喊出“救救孩子”的口号。一时间学前教育这一块,好似成了很多家长和老师都不敢趟的浑水,只敢重复一些类似“适合自己孩子就是最好的”这类永远正确的话语。
其实,我觉得大可不必这样。怎么样早教孩子是每个家长的人权,分享早教的观点也是每个人的人权。但是没有家长有权利和能力逼迫别人的孩子做什么,所以何谈“救救孩子”呢?每个家长难道不该有自己的智慧?!成人不该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有的家长听了某个信息,自己觉得不喜欢;或者当时自己觉得有道理,结果执行了又后悔等等。。。这两种情况下,如果都要怪那个分享信息的家长或老师“误导”或“不能复制”,久而久之,谁还愿意分享成功的经验?天下有这样的道理吗?没有分享,社会就不可能进步。我们睁眼看看发达国家,哪个社会不是要鼓励大家分享?发达国家都是要创造机制来鼓励大家分享,让分享的人能够受到精神和物质奖励。而没有讨论,没有分享,大家就都得自己闭门造车(美国人叫ReinventingtheWheel)。社会缺乏效率,越来越落后。所以“随便贴坏标签”和“封闭型思维”是一个社会的典型落后现象。
在今天,大家普遍认为好学校好老师不够多的情况下,何必要对“分享”的家长那么苛刻呢?
其实,天才儿童是非常少的。所以别人成功的经验,只要是真实的,很可能会反映一些“普适”的教育规律。当然,我们都不能忘记“因材施教”。但是如果没有对这话的深入理解和执行,这也会成为谁都会说的永远正确但无比空泛的话。至于国内多数孩子是否得到“因他的材而施的教”,家长们可以思考一下您自己孩子的情况。这里我只想问大家几个问题。对于国内多数的孩子来说,因材施教的机会在哪里?在何时?在上学以后吗?国内有多少学校能做到因材施教?如果是在学前,那么把某项内容硬性推迟至某个年龄是因材施教吗?国内有多少幼儿园能做到因材施教?
其实到最后,对孩子未来影响最大的是家长。孩子上什么学校,交给什么样的老师,决定权是在家长手中。至于别人的分享,家长们可以听,也可以不听。决定权还是在家长自己手中!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