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系列第七篇:西汉荣光

邦、项羽灭了秦朝,刘邦又打败了项羽,结束了中原分裂的趋势,完成了统一。但并没有让中华大地多元结构得到整合。秦始皇完成了消灭王国、废止分封的大业,建立了郡县制王朝,决定了无论是项羽还是刘邦,都不得不复活分封制来保证各方贵族势力的平衡。

精读系列第一篇:历史之“无序”至周

精读系列第二篇:西周兴亡

精读系列第三篇:春秋战国的礼崩乐坏

精读系列第四篇:秦国崛起和秦朝的建立

精读系列第五篇:秦朝的策略和困境

精读系列第六篇:秦朝灭亡和楚汉相争

一、大汉初定,皇帝的终极理想

汉朝初年全国实行黄老道家哲学治理国家,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因为刘邦出生于楚地,对黄老之术情有独钟,而是政治集团内部的核心人物都是刘邦的“合伙人”,身为皇帝的刘邦不得不受到各方势力的牵制,无法实行专制。在这种形势下,道家的清静无为就是最佳的治国策略。

这种合伙制的决定了汉初,对中央最大的威胁不是外部,而是帝国内部的各个藩王。所以汉初定都时,张良和娄敬才极力劝刘邦放弃洛阳定都长安。这时候,秦汉统一天下的战争模式,让关中的战略优势凸显,在当时的天下版图内,只要控制了巴蜀和关中,就能对山东各国形成绝对的优势。这一重大决策,为后来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垫定了战略基础。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刘邦在称帝之后,才看起来异常残暴,清理各大异性王侯,并积极策划白马之盟,立下“非刘氏不王”的祖训。

定都长安以后,皇帝的称号再次被沿用。这个由秦始皇创立,“合三皇五帝之号为一体”,时间上跨越千年,将正统接续上古时代,空间上普天之下率土之滨唯皇帝独尊。但是秦国的大一统让草原民族崛起了一个大帝国,把“皇帝”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尊号贬低成了中原地区的“特殊称号”,把大汉的普遍帝国降格成了“特殊帝国”。为了获得普遍意义,战争就成了必然的选择。

中国历史上,有两种性质的战争。一种是由分到合,以战争的形式将散沙化的中国割据势力重新整合统一。这样的战争很大程度上能够结束社会的崩溃,让社会经济得以重建,全国性的市场得以恢复。盛世的中国多是在这样的战争之后形成。

另一种战争是在王朝发展到鼎盛时期,受到意识形态和盛世幻想的影响,对不同文明和意识形态的国家、民族发动的战争。这些战争通常不会促进经济的发展,相反会导致一系列的经济问题和社会的衰退。汉高祖统一天下的战争属于第一种,而汉匈帝国的持久大战就属于第二种

汉高祖称帝时,匈奴趁秦朝天下大乱,入侵并控制了河套地区。恰逢韩王信(不是韩信)勾结匈奴造反。高祖在平顶叛乱后,汉高祖刘邦就率领刚刚一统天下的雄师北伐,准备击败匈奴帝国,确立大汉的权威。不料反遭“白登之围”,不得不靠妻子花钱贿赂走后门,屈辱求和。

这一次战败,让汉高祖之后的几代皇帝都以和亲之策同匈奴保持和平。这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两国往来,匈奴大单于的印封经常比汉朝皇帝印封更大尺寸。《史记·匈奴列传》记载,汉文帝向匈奴单于寄送国书,用一尺一的简牍,用语是“皇帝敬问匈奴大单于无恙”,匈奴大单于用一尺二的简牍回书,用语是“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单于敬问汉皇帝无恙”。匈奴帝国用近乎挑衅的姿态俯视中原帝国,提醒汉朝不过是一个中原地区特殊的帝国而已。

二、分封制的结束和郡县制的成熟

汉文帝时期,在晁错“选常居者,家室田作,且以备之”的建议下,汉朝向边关大批迁徙人民,这些人把农业生产生活方式普及到边关的同时,自己也成为了对抗匈奴的“人肉堡垒”。这对汉朝有利,但土地的农业化却严重影响了匈奴人民赖以生存的草场。双方人民不同的生活方式,注定要激发民族之间的摩擦。为了驱逐汉人离开土地,恢复草场放牧。匈奴开始持续对边民进行掠夺,不仅杀死驻守的军队,还把边民掳走。随着时间的推移,掠夺的规模逐步加大。这些措施,在客观上为后期大规模的战争积蓄着民族矛盾。

汉朝初期异姓王族虽然被铲除,但却分封了很多刘姓王,到了文景之治年间,各地王公贵族势力庞大,财力、物力几乎可以和中央抗衡。为了维持王朝的稳定秩序,文景两帝施行削藩政策。一度掀起了“七王之乱”。直到汉武帝时期,推行“推恩令”,把同姓王控制的范围和权势消解成了郡县大小,再加上武帝时期,汉高祖一代留下的军功卓著的开国功臣凋零殆尽,终于使得从西周时期开始的分封制走到了尽头,汉武帝可以重启郡县制,集中力量办“大事”了。

在思想上,武帝启用儒家荀子一派的大儒董仲舒,以他的“天人三策”,摆脱道家黄老之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荀子在战国时期,敏锐察觉到了以“秦政”为代表的郡县官僚制,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于是他积极顺应并促成了这一趋势。用儒家的礼义结合典章制度,将文法吏改造成以“君子”为本,以典章制度为工具的知识群体,让儒生重新取得了政治支配地位。传至大儒董仲舒时,他进一步完善了“察举制”,并说服汉武帝让地方察举孝廉、茂才、贤良方正等科目,将藏之民间的有识之士纳入官僚体制之内。而察举的标准,则掌握在各地有影响力的儒生手里,这些儒生又通过举荐官员,在当地获得了更大的影响力。这导致各地的豪门望族纷纷向儒生学习儒家经典,促进了地方豪族和儒生融合,士族阶级开始形成。同时为了制衡皇权,不让皇帝肆意妄为,董仲舒通过天人感应学说,将儒家的“天意人心”作为皇帝行为的外在约束,让儒生特别是荀子一脉,把儒家的崇尚德行和法家赏罚功能融合贯通。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想象的普遍意义的大帝国,终于在此时逐步外化成了现实。

与此同时,皇权、内臣和官僚的制衡关系和两千年之久的集权统治体系初步形成。在地方上,汉武帝加强中央政府的统治,将天下分为十三州,设置刺史对各地郡守进行监督监察。刺史和郡守没有隶属关系,可以直接上达天听向皇帝负责,但级别低于郡守。双方相互制衡,暂时消除了地方官员威胁中央的隐患。

在中央上,西汉之初三公九卿都是功勋卓著的军功贵族及其后代,皇帝对他们的制约有限,只能通过树立一位有威望和实力的贵族代表以宰相之职,代替皇帝维护政治稳定。于是相权和皇权就达成了微妙的平衡,朝廷政务由宰相决定,而宰相任免权由皇帝把持。等到汉武帝时期,军功贵族后代消失殆尽,皇权的欲望却日益膨胀,相权和皇权的势力对比发生了变化。汉武帝大力提升内廷中皇帝的私人班子,逐步绕开了各大豪族势力伸展皇帝的个人意志。这些私人僚属,逐步演化、公共化、制度化,形成了新的官僚集团。这些人相对于军功贵族,更加依赖皇帝个人,对皇权制约减轻了很多。

但儒家的经典、政治理论和“天道伦理”让成型的官僚体系天然超越皇帝的个人意愿。即便是无视黄老之学的汉武帝,也不得不将儒家经典作为依据,并将这种依据法律化来治理庞大帝国。官僚体系和君主的制衡从最初的宰相个人,转变成了抽象的制度规则。但从历史角度看,皇帝欲望永无止境,即便是家臣出身的官僚体系,皇帝也不满足,于是围绕皇帝个人的新一层私人班底就会再次形成,在势力上逐步盖过旧的官僚体系,最经典的就是明朝的锦衣卫和东西厂,以及清朝的“上书房”。这些以后再详细论述。

三、成也武帝、败也武帝

之前提到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为中原王朝提供了一种正当性的普遍理想,在汉朝外化成了一个普遍帝国。这个普遍意义的理想成为了每一位胸怀大志的皇帝的终极理想。当文景之治为汉武帝留下了丰富的资源,积攒了庞大人口之后(从汉初到武帝时期,人口从1500万增长到了3600万,文景之治时期,马匹的充足让普通百姓出行都以骑母马为耻),让中原王朝皇帝的野心逐渐膨胀,匈奴长达四十年之久的战争大幕渐渐展开。中原农业秩序和高原草原秩序的深刻互动影响了整个东亚大陆的社会演变。

国家政策层面,为使用国家力量对抗匈奴,汉武帝采取张汤计策,将货币铸造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专卖。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发明于西周周厉王的取富于民政策再次盛行。人口的大量恢复,没有让武帝重蹈周厉王和秦二世的覆辙,而农业经济的短途交易性,没有让经济瞬间落入萧条,让汉朝长期出兵作战成为可能。但是连年用兵,还是让财政入不敷出,汉武帝普遍帝国的野心,让战争无度。以至于武帝时期,多次改铸货币,导致货币的面值高于了实际的价值,甚至一度发行皮币,进一步引发了通过膨胀,让民间兴起了实物交易,大量货币被贮藏起来,贵金属流通量骤减。曾经一度号称“多金”的汉朝,再也阔绰不起来了。

社会底层演化方面,《资治通鉴·汉纪十五》中记载“武帝之末,海内虚耗,户口减半”。但是《史记·万石张叔列传》表明,这种户口减半不是因战争死亡,而是大量农民因为汉武帝穷兵黩武,不得不抛弃原有的农田,成为流民,最后成为了各地豪族的佃农。甚至于刚开始来对付地方贵族的刺史都联合王公贵族,吸收各地流民,来对抗中央的限制。世家豪族从此登上了政治舞台,成为了与皇权对抗的主力。推动着中原社会向豪族社会演变。

这一系列变化,让文景两朝技术进步和人口增长带来的宏利消耗殆尽,雄才大略的背后,只剩下了摇摇欲坠的大汉王朝。战争的直接后果是匈奴帝国左贤王退出现今北京、辽西一带,退守内蒙古和陕西一带,右贤王退守新疆北部,王庭从漠南退到了漠北深处。匈奴大量人口和牲畜被汉军或杀或俘或降,让强大一时的庞大匈奴帝国快速衰落。对汉朝而言,同样得不偿失。人员损失方面,比例高达百分之三十,马匹的损耗,耗尽了汉朝储备,以元狩四年卫青霍去病的大决战为例,出征十四万匹马,只活着回来不足三万。不仅如此,文景之治时期丰盈的国库变成空空如也,汉武帝甚至不惜卖官鬻爵来筹集军费。仅仅元狩二年和四年征讨匈奴的战争,就消耗约150亿钱,相当于汉朝两三年的财政收入总和。而汉朝各项为战争服务的政治体系,让汉王朝由盛转衰,虽然有武帝《轮台罪己诏》带来的休养生息,但制度的惯性,让武帝之后的汉昭帝、宣帝实现了武帝时期废止的“轮台”政策,进一步消耗着汉朝的剩余财富,这个庞大的农业文明国家疲劳不堪、难堪重负。最终影响力了国家士大夫阶级的价值观,让标榜拱让节俭的王莽得以登上历史舞台,加速了西汉的灭亡。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下周我们重点详细回顾汉武帝时期汉匈大战和平定南越战争的细节,深度理解这段精彩的历史瞬间。这是与您分享的第502篇文章,欢迎您的阅读,我们下周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