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四川•技艺拾珠】德阳罗江:和尚首创“菜羹香”
四川罗江地方土特产,首推罗江豆鸡(又叫罗江素鸡)。早在民国年间,罗江豆鸡就在成都一炮打响,名传巴蜀,誉满全国。说起来,这豆鸡还有一段令人心酸的故事:原来这豆鸡是一个还俗和尚在饥寒交迫中“逼”出来的,这个“和尚”名叫袁通如。
袁通如,号崇泰,约生于清光绪五年(1870年),世居罗江。通如幼年家里十分贫,青年时期迫于生活,到什邡县城近效罗汉寺出家,削发为僧。在寺庙里,袁通如一边随师从事佛事活动,一边自修中医经典,钻研医术。后来外出云游,游历了新都宝光寺、杭州灵隐寺、山西五台山、四川峨嵋山等名刹胜地,参与了很多佛事。在这些佛教活动中,袁通如品尝了各家佛门素食,并留心这些素食的口味和佐料配制。
民国初期,袁通如回到罗江,在罗江县城西街真武宫住了一段时间之后,便还俗成家,在罗江城北街145号租房,行医谋生。但由于他医术不十分高明,求医者甚少,时常“门可罗雀”,生活日渐困难。他的房东是以磨豆腐为业的小贩,日子还勉强过得去,见他生活困难,每每送一点豆皮(即煮豆浆时,锅内豆浆上凝结的一层皮衣)给他,袁通如将豆皮加以佐料拌作凉菜下酒,自觉味道不错,于是便想以豆皮做成一种小食出卖,赚点钱来养家糊口,经多次试制,终于在民国十年(公元1921)制作了第一批样品。袁通如称之为“豆鸡”,这豆鸡用特制的竹板压成长约六寸,宽约1.2寸),厚约6分,通身印满鸡皮似的纹路,食用起来油而不腻,细而化渣,麻辣适中,馨香可口,可与凉拌鸡比美,故名。
袁通如最初生产的豆鸡产量不多,仅在自己家门前摆个玻璃小箱(俗称 “宝笼子”)当街零售,谁知大受消费者的喜爱,特别是那些吃素的人,以致很快传到寺庙里和尚、道士的耳朵里,便纷纷前来订购。袁通如加大生产,并印了特制包装纸,上面印了“菜羹香”三个字作商标,每四根装成袋,每袋净重一市斤,每根豆鸡重约125克,成批运往新都宝光寺、成都青羊宫,同时进入各地市场,罗江豆鸡从此开始批量生产。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罗江豆鸡在成都花会上参加佛教食品展,以其特有的地方风味和制作方法,挣得了“罗江豆鸡”金字招牌一面,同时获得专利权。至此,罗江豆鸡一举享誉巴蜀,成为四川名小吃之一。人们赞誉罗江豆鸡:罗邑“菜羹香”,兴建豆鸡坊,味道实可口,僧道俱爱尝。
后有道教人士向袁通如讨教豆鸡制作方法,袁通如以他在佛门时,受一高僧秘传,不得外泄为由,拒绝了。
袁通如病故后,罗江多家作坊制作豆鸡均获利不少。其中有旧罗江商会会长范爵五经营的酱园“裕和公”,铺面在正街;黄月亭经营的”德声斋”铺面在北街;彭元亨经营的精果(糖果)铺“元亨斋”,铺面在北街;袁元亨之子彭纪民改号为“天福荣”,铺面在北街;王家寿经营的“寿”字牌,铺面在北街;袁隆金、袁隆鑫兄弟二人合伙经营的饭馆“隆鑫园”,铺面在罗江真武宫左侧;夏品三经营的“品香亨”,铺面在罗江城正街等数家。其中以彭氏父子经营的“元亨斋”和“天福荣”最有声望,生意兴隆,产量较高,最具影响。据说,当时国民政府重庆市长杨森品尝了“天福荣”生产的豆鸡,连声称赞,并赋诗一首寄赠“天福荣”的老板彭纪民。杨森的诗云:“僧道素食夸豆鸡,馈亲赠友四季宜,醇香酥软世无双,巴蜀名吃数第一。”彭纪民得诗后,将这首诗印在包装上,使罗江豆鸡更加有名,于是罗江豆鸡远销到全国部分大城市。
来源:四川地方志工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