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的诗善用时空转换这种艺术表现手法
《夜雨寄北》和《无题·东风无力百花残》两首诗存在着共同的艺术表现手法。
李商隐在写诗的时候领悟到了很多有用的手法,于是他把各种手法不断地试试练练,有时候发现一种手法好用,于是忍不住再写一首看看,亦或就想愚弄一下读者,也可能写诗歌的手法就那么多,只能翻来覆去地用。
夜雨寄北
[唐代]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首诗比较显著的一个特点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句来了一个时空转换,由当前的情景想到了未来的情景,由一个时空转换到另外一个时空,好处是让短短的四句诗里面装了一个大大的意境,给人无限的联想空间。这是这首诗最大的优点。
然后故伎重演,《无题》诗中有一次使用了这个手法不过稍微做了些变化。(没有考证哪一首先写哪一首后写)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这两句诗歌又是时空转换,上面的诗句写分别的场景和吐露自己甘愿为爱而死的心声,这两句是在描写想象对方对自己的思念与深情,并感慨时光易逝,心事难料的情境,完成了从一个时空转换到另一个时空。
由自己的感伤别离想象到对方的状态,也就是由自己的时空转换到了对方的时空,而且描写对方时空的这两句极大地表现了对方的时空长度与宽度,从早晨到夜晚,对方无时无刻不在思念与感慨与担忧中度过,于是做到了在扩大意境的基础上又加大了意境,不光有空间广阔还有时间的延长。
本质上都是时空的转换,差别在于《夜雨寄北》是未来的时空里两个人在一起的情景;《无题》是此时此刻对方分的情景。前一首有再会的欢乐,后一首有再见无望的落寞忧愁。
李商隐是个多情的家伙,也是一个懂得用艺术手法糊弄人的家伙。假如他只写自己的思念,难么他的诗歌就不感人了,只是一种单相思罢了,一点写错对方的对自己思念,爱情的形象就高大上起来,纯洁起来了,给人的感觉就是相爱不能在一起的人受到了种种束缚,有了要挣脱的力,有了让人怜惜的痛,至于实际的情形咱们不知道,也许只是李商隐的一厢情愿呢。
总之时空转换这种艺术手法可以拓宽意境的变现范围,是一种非常好用的表现手法。
艺术带给人的感受是真实的,只不过常常在真实的基础上装修了更多的美在里面,表现手法就是装修手段,咱得佩服李商隐的高明,不过在他之前也有人用过这样的手法写过优秀的诗篇,于是手法不是凭空创造出来的更多的情况是继承来的,学习写作,学习做诗歌应该先学习这些表现手法,同样的情感用不同的手法变现出来后感染力是不相同的。
最后教学的时候不妨在七年级的时候做好铺垫,九年级时候做好钩沉和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