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耶败耶?潍柴再战乘用车

文丨王小西

编辑丨小叮当

这样一款重新启动的瞄准乘用车市场的SUV,究竟能不能帮助潍柴重新“满血复活”?

在陕汽重卡大本营西安,2020年度的商务大会于28日开幕。这是潍柴动力第二次在此召开集团的商务大会。27日晚记者在陕西宾馆大礼堂前的广场上看到,一片很大的展示区域,展示着山东重工和潍柴动力的新品。19号宾馆大堂也时不时见到来来往往的供应商、经销商和媒体老师们。

而在2020年商务大会前进行的,是潍柴乘用车重新启动后的第一款产品和品牌发布会。这款产品,名称借鉴了刚刚过去的建国70周年大庆的名字,叫U70。而这个U,就像发布会现场门口的标志“U秀大U可为”,简而言之,“U”字代表了优秀。

U秀不U秀,当然是市场说了算。我们暂且不管这些。还是回到潍柴乘用车的主题。这次潍柴重新发布乘用车品牌“VGV”,按照发布会上的演绎,第一个V,代表了精湛技艺;第二个G,代表了传承继承;第三个V代表了远见未来。换句话解读,就是用传承的精湛技艺继往开来。

这次带领潍柴“重装出阵”的大将是总经理宋嘉。业界都知道,宋嘉之前是长安汽车副总裁,后来的两年多是在君马汽车。这次转战潍柴,也带来了长安系的管理风格和管理团队,比如发布会上讲到的V-PDS 研发体系,这跟长安的产品研发流程体系CA-PDS可谓一脉相承,倒也无可厚非。而这次潍柴之所以下大力气来做乘用车,招揽包括来自长安系、吉利系的团队和人才,显示出决心不小,重起炉灶的气象确实不同往日。

从U70产品本身来看,它起码接近或者达到了一台主流自主品牌SUV的平均水准,一定程度摆脱了之前英致品牌低端的形象。毕竟在激烈的竞争下,车企没有一个不知道存量市场竞争品质才是决定性的。不过,核心技术和品牌方面,对于潍柴而言,真的是个挑战。

这一次,不放手

记者在会场门口巧遇潍柴VGV的负责性能的技术总监。记者就产品相关的问题询问了他。他告诉记者,现在研发团队规模在200多人,不过有些工作还是外包,比如外观设计,这次的外观是请原宝马设计师贺迈(Mathis Heller)教授来做,但是主要的工作还是潍柴自己的团队。

底盘方面请了日本专家,“历时十个月,数十种路况悉心打造”,刹车系统来自博世,当然主要的调校工作还是自己的团队负责。

潍柴U70全系6款车型都搭载的是东安三菱提供的1.5T四缸涡轮增压发动机,其最大马力150匹,最大扭矩210牛·米。三菱发动机可谓自主品牌发家之祖,但如今主流自主品牌身上已经很少看到它的身影。

这款发动机最大的优势在于可靠性(成本也低),但对于车长4.806米的U70来说,会不会稍显不足?记者询问这个问题,这位总监对记者表示,因为潍柴有发动机方面的专家,能够提供“对方无法拒绝”的修改意见,不会像对其他品牌那样地强势。所以,这款发动机是带有部分自主性质的。不过,因为没有试驾,所以不太清楚动力表现如何。

新车变速箱有两个选择:一个是6MT,一个是来自澳大利亚DSI的6AT(吉利博越也用)。而相比发动机和变速箱,悬架方面,U70的后悬架采用的不是常规的多连杆,而是扭力梁结构,虽说能够提供比较好的侧向支撑,但成本方面的考虑显而易见。

U70的内饰部分,中控台线条平直,相当的大众风格。做工方面,记者的感受是有点惊讶,做工倒是真的不错,很细致,虽然是硬塑料,但是质感很好。从它的售价所在的细分市场来说,应该能达到买这辆车的消费者的要求,无可挑剔。这是U70与之前英致最大的不同之处。说到底,是细节决定胜负的。

研发体系V-PDS,按照发布会上的讲法,是学自福特,“整车设置从FKO到FS的14个里程碑”。此外,记者问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产品出厂前的测试,特别是“三高”测试。这位总监表示,“肯定做啊,前不久就是我带队跑的西藏(高海拔),6000多公里路程。”而高寒测试方面,这次发布会后他就带队去漠河,还要去吐鲁番等地做高热测试。

U70的上市价格在这位总监看来,也就只能是“微利”。换句话说,就是先用诚意打动消费者,然后再谈其他。因为这款车型,目标市场是三四五六线城市,所以性价比方面考虑得很到位。当然,这就涉及到了成本的管控。

发布会现场,记者看到也来了很多供应商。记者的疑问是,前面因为英致的关系,这次能得到供应商的支持吗?总监表示难度是有的,“但是我们特地请供应商好几次到工厂现场考察,一次两次三次,每次的样车都有很大的进步和变化,都给了供应商很大的信心,也表明这次潍柴确实是认真地在造车。”

U70主要的竞争对手则瞄准了东风风光580 Pro、欧尚科赛COS1°、捷途X70等自主车型。潍柴副总经理柴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作为自主品牌,各有各的优势,要找到各自的定位,不盲从。”那么,这样一款重新启动的瞄准乘用车市场的SUV,究竟能不能帮助潍柴重新“满血复活”?

谭旭光的梦想

在如今的商用车领域,若要问谁最有权、谁最有威望,恐怕就要数谭旭光了。手握山东重工、潍柴动力、陕汽重卡、中国重汽等多个王牌,并且把这些企业联合起来,绝对是商用车领域的强势人物。

不过,谭旭光一直以来都有个梦想——自己造车。因为潍柴动力的成功并不能满足他的造车梦,曲线救国拿下陕重汽后,终于能造重卡。然而,谭旭光和陕汽的关系也很复杂,毕竟陕西企业让一个山东人来管,心理上肯定很不爽,这也是陕汽另外在宝鸡蔡家坡设立陕汽商用车、意图打造第二个陕重汽的根本原因。当然,这是另一个话题,暂且不表。

潍柴、陕重汽在谭旭光的治理下每年都在保持高增长,而他不灭的梦想是,不但要把陕重汽做成世界前三的卡车品牌,还要进入乘用车领域。这个乘用车的梦想,在执掌的潍柴动力2018年销售额超过2353亿元的谭旭光看来,应该不是个事。像恒大造车一样,潍柴动力也是个“不差钱”的主。

潍柴此前推出的乘用车品牌英致,众所周知折戟沉沙。但是,这次潍柴VGV品牌和产品的发布,表明潍柴乘用车的造车梦不但没有湮灭,反而有着曾国藩一般“屡败屡战”的劲头。

谭旭光是个真正的企业家,也是个改革家,这位“谭大胆”有着“武王一怒安天下”的壮志,为了转战新能源领域,谭旭光敢砸下500亿元。而乘用车部分,要投多少?从目前发布会的情况来看,还不太清楚。不过,就潍柴乘用车部分的重启,有媒体透露,“要说服潍柴股东方面,这很不容易。毕竟,潍柴现今已达世界500强前300左右的地位,在中国正如日中天,而英致汽车一直要死不活。”

而且,更名为潍柴汽车,现任总经理宋嘉带领的团队花了很大力气,“毕竟,潍柴品牌比英致品牌更知名。用潍柴母品牌来背书子品牌,母品牌要冒很大的风险。既然股东方已经同意,那就意味着股东方愿意花更大的力气来发展新的潍柴汽车。”

所以,目前潍柴大概率的做法,还是商乘并举,乘用车部分还是不愿意丢。不过,就算不差钱,造车之路几多坎坷。潍柴再次进入乘用车领域,已经是换了时间也换了空间。潍柴还有多少机会?

机会在哪里?

回溯起来,2013年潍柴动力正式宣布将进入到乘用车领域,开始跨界拓展。并且在同年,正式发布了潍柴英致品牌。2014年年末,潍柴英致旗下的首款车型潍柴英致737和潍柴英致G3正式登场,由此也掀开了英致这个品牌六年不堪回首的历程。

如今,英致的团队怎么办呢?性能总监表示,现在的团队和英致是分开的,目前英致的团队主要负责收尾工作,跟他们没有太大的关系。真的没关系吗?这种切割我们暂且存疑。

而潍柴副总经理柴伟告诉记者,产品方面,明年会有两款车,一款是乘用车化的皮卡,用自己的小排量柴油发动机。而且,还将在皮卡上实现混动的新能源技术搭载。另外一款是明年上半年发布的SUV。关于发动机的研发,因为需要大的投入,目前要看集团层面的战略部署。

对于产品的销售目标,柴伟表示,明年U70的销售目标在3万辆。加上两款新车,总体销售目标至少在3~5万辆。不过他也表示,“市场上有200多个SUV品牌,压力还是蛮大的。”渠道方面,潍柴9月25日开始建网,目前有120家经销商(记者推测,其中应该有相当一部分英致经销商,不然没有这种建网速度),明年要达到200家一级经销商,600家二级。

记者还采访了一位经销商宁先生,他对记者表示,之所以加入潍柴,是看中了它的品质。而且大七座SUV是县市一级需求所在,相信这款车的品质还是能卖好的。这家经销商除了潍柴,主要还做长安系和奇瑞的星途。星途的4S店下个月能建好。当记者问到商务政策和建店支持的时候,他表示这个还未确定。因为第二天是经销商大会,这个问题应该会商讨。

柴伟也告诉记者,让经销商赚钱是硬道理,要让经销商减负,这也是基本思路。为了表示诚意,潍柴此次还提供7年或者15万公里的超长保养。相对的,发布会上发布的是,11月27日~1月25日买车的客户,可享受终身免费质保和终身免费基础保养的政策。

不过,正如媒体老师们都担心的,潍柴在这个汽车行业拐点到来的时刻,再次厉兵秣马地杀入乘用车市场,机会和胜算还有多少?有很多行业内人士还是不看好潍柴,表示“左右是个死。”

之前记者在《一句话点评》中也讲过,潍柴应当做好柴油发动机“这份有前途的事业”,乘用车方面非其所长,要对造车有敬畏之心。如今,潍柴重整旗鼓,以一款U70进入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大7座SUV细分市场,而且是7~12万元的主流区间,是不是堂吉诃德挑战风车且不论,目前没看到潍柴亮出自家的核心技术是重点。

根据记者对柴伟的采访来看,潍柴对于皮卡还是信心十足,看来将来也是重点发展方向。毕竟,潍柴在商用车方面的实力是有目共睹的。不过,皮卡的解禁政策还有待明朗,我们无法断然下结论。

对于新品牌VGV旗下的首款车型,U70打性价比的牌也可以理解。但对于想要长期发展的一家乘用车企业来说,如果潍柴汽车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是难以走远的。何况,最好的窗口期已经过了。那么,实力雄厚的潍柴集团,是否也会像恒大造车那样通过“买买买”来解决问题,缩短研发周期和上市时间?也许,在当前80%车企有可能倒下的时候,通过兼并或者收购资质良好的车企是个不错的办法?

比天空更辽阔的……

王小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