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人的本命年】“铁血”徐和谊
我们常常用“狮子”来比喻强有力的领导人,无疑,徐和谊作为北汽集团的掌舵人,从他的过往来讲,“铁血手腕”是他的标签,“包容聚贤”是他的志向,“大象之舞”是他的华丽篇章,而让人“望而生畏”是他狮子般的力量。
徐和谊属鸡,而他正如雄赳赳气昂昂的雄鸡,回族血统孕育的坚硬性格,加上北京“爷们”的豪爽,都让他纵横开阖于“汽车江湖”。自他掌舵北汽10年以来,始终坚持一个“大北汽”的梦,百折不回,而北汽这头“大象”在他的带领下,能跳好这“π”之舞吗?
狮子的力量
2002年徐和谊从政府官员转战北汽,因为在这之前他工作了15年的首钢是北汽的股东之一,徐也是可以想得出来的合适人选。徐和谊到了北汽之后,从2002年到2006年,这段非常重要的时期见诸报端的信息很少,但是换董事长安庆衡的传言总是若隐若现,而且北汽国营的性质,让外界可以想象得到当时斗争的激烈。但是徐和谊在其中不动声色,直到2006年10月10日徐和谊正式接手北汽董事长,进入了徐时代。
而说到有着“拼命三郎”之称的徐和谊,他在1982年从北京钢铁学院毕业后进入首钢,在十五年的首钢生涯中,磨练出了铁血的性格,首钢人对他的评价是:不怕困难、敢打硬仗。敢想敢干的徐和谊被上级领导调任北京市委工业工委副书记、市经委副主任,实现了人生第一个跨越。徐和谊事后回忆,这段经历对于他后来的汽车生涯有非常大的帮助,“没有这段经历,我没有这样的视野,也没有这样的气魄。”
中国人讲时运命,先圣孔子也曾在行于山梁时见山雉饮啄得所,感叹“时哉时哉!”无疑,徐和谊是“得其时”的。在中国汽车行业,由于地处北京,北汽的“官气”被视为是最重的一个企业,而徐和谊的政府从业履历,以及其强大的政府人脉关系,还有徐和谊本身作为一个“正局级”行政级别的董事长,都让他在北汽发展的关键时刻发挥了作用,并以狮子般的力量开疆拓土,纵横开阖,以“大北汽”战略构想为发展目标,让人看到了一个“孔雀开屏”般飞速发展的北汽。
2008年,为了北汽自主项目的发展,徐和谊四处招揽人才。徐和谊从上汽集团挖来了时任上汽集团副总裁的汪大总,根据汪大总的回忆,北汽集团当时“面临两大挑战,一是没有自主轿车,越野车业务很小,压力较大;二是资源有点乱,连续三年经营增长比较缓慢。”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汽车行业整体增长22%,但当时的北汽增长仅为2%。
正如在北京劲松北汽大厦的徐和谊办公室,进门就能看到巨大的“聚贤”两个字一样,无疑,徐和谊求贤若渴,人才成为他考虑的头等大事。除了汪大总,徐和谊留住了历任南京依维柯总经理、南汽MG项目总指挥的张欣;还挖来了奇瑞汽车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汽车碰撞安全技术专家顾镭,以及曾历任一汽丰田营销副总经理、北汽福田海外事业部总经理的董海洋的加盟。
在各路人才加盟的共同努力下,北汽在随后3年时间内,从只有几款外来平台上打造的小众车型,发展到有了两大基地,5大全系车型的板块规模。当时的公开数据显示,北汽集团用3年时间实现了销量翻番,2007年北汽集团年销量约为70万辆,2010年这一数字达到150万辆。利润则增长了7倍,达到107.9亿元。而后来的北汽自主品牌2015年亏损33.4亿元(一说87亿元)则是后话了。
大象之舞
但是,正如业内评论指出的,徐和谊雄才大略,一直希望通过引进外部的人才来改变整个北汽集团的运作机制,但现在的结果是北汽集团还是完全遵循老国企的思路,并没有形成真正合理的文化。一方面是外部的人才不断被挖到北汽集团,另一方面是原有的人才不断流失,导致“铁打的北汽,流水的总”,而且内部人事调整频繁。
尽管徐和谊的胸怀、领导风格、个人魅力,都让人折服,而且即使离开者,也同样感佩徐和谊身上散发出来的气质,加上徐和谊对于招揽有能力的人才不遗余力,有着兼容并包的大局观精神,但在北汽集团这样传统的老国企内部,各方人事和权利斗争过于密集和复杂,使得企业内部运作的实际效率并不高,为外界所诟病。比如,徐和谊希望自己2009年辛苦收购的萨博三大平台有所建树,但直到2013年5月份,基于萨博平台的第一款车型绅宝D70才上市。
根据北汽集团2014年公布的规划,到2020年,北汽集团在产销规模上要达到500万辆,营业收入要达到6500亿元。而2015年9月,北汽又公布了2020战略“π”计划,其中首要目标是2020年要进入自主前三。而实际上,北汽集团原本“十二五”规划,其年度销售目标一直在300~350万辆之间浮动,后调低至270万辆。无论按照徐和谊哪一年的描述,北汽集团2015年总销量只有248万辆,还是没有实现“十二五”的销量目标,因此业内对于北汽的“十三五”规划并不乐观。
徐和谊早就深知“大象”之舞难跳,所以无论做什么事,徐和谊的行事风格都是“紧烧火,慢揭锅”,抢时间抢速度布局。徐和谊曾经以娶媳妇打比喻说:“我们家穷,没有钱买房子娶媳妇,等有钱了,媳妇等你啊?娶的就不是她了!”也正如资深媒体人贾可评价的,“徐和谊一直处于高速运转之中,他在冲破一个复杂的系统,又在构建一个精巧的系统。他在内部补漏的同时,又在着手外部的扩张计划。”
这几年徐和谊不断从战略上谋划新的局面。比如北汽扶持的零部件配套企业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几年来增长迅速,从成立时的年收入39.2亿元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35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30%。而且从出生之日起,徐就试图淡化“北汽”的标签,向社会化的企业发展,否则“永远长不大,还做不强”。
而其另一个举措是开辟新战场、进入航空领域。2014年珠海航展的发布会上,北汽集团旗下的北京通航公司与新西兰太平洋航空航天有限公司(简称PAL)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通过收购PAL股权以及共同组建合资公司的形式,将PAL旗下的P750单发涡桨固定翼飞机引入中国市场。并且,今年10月北京通航旗下泛太平洋航空公司的常州基地已经竣工并正式复装下线了首款“中国造”的P750飞机。
徐和谊常说的话是:“人来到世上,在人生的长河中,要留下一点痕迹,这样,人的一生就没有虚度。”而他的“狮子和大象之舞”,华丽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也许,真正卸下这副担子后,才会让他舒一口气吧。【END】
本文选自《汽车公社》杂志2016年12月刊封面故事
速度 深度 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