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瓜就吃瓜,别那么真情实感
如果有经常上网浏览消息的习惯,那可能你的认知每天都要受到一波波的新的冲击。哇,真的是太精彩,太刺激了。
——然而,对你来说,大部分的这些事情,都发生在5寸的手机屏幕和11寸的电脑屏幕上。它们对你实际生活的最大影响,大概就是一个个感叹词吧。
请注意,这里不是说所有的事情都和我们无关,不是说我们不应该关心外面的世界,更不是说人人都应“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里只是说,我们每天看到的网上那么多上天下地的精彩事件,与我们切身相关的,不多。大部分的情况下,我们只是一个个负责围观的吃瓜群众。
理所当然,你对它们的投入,包括时间投入和情感投入,都应当是有限的。然而实际上,我们的回应却恰恰相反。
首先是时间投入。
我们不但花了大量时间去看,去搜,而且配合着后台的算法推荐,一页接一页地翻下去,直到脖子僵硬眼睛干涩手发酸。恍惚之间抬起头,才发现太阳又往西走了一大步,手里的工作却还是原地踏步。
也许,你本来只是想搜索一些产品信息,行业背景,作为报告资料的补充。然而搜着搜着,有点相关的人物,有点意思的小故事,被送到你的眼前。一个网页一个网页地点下去,大量的时间在点击中溜走了,你最初的目的已经被鼠标远远扔到了一边。
然后是情感投入。
现代生活忙忙碌碌,压力大节奏快,我们很难对身边的人或事轻易投入情感,但却很容易被那些故事唤出过多情感。除去那些你知道小编也知道的胡说八道以外,即便你能辨别出哪些是真哪些是假,你也不能控制自己丰富的感情。有时候,明明就是一些知音体一些故事会的东西,把它们放在我们常常浏览的平台,轻轻松松就挑起了我们的同情、眼泪和愤怒。
细想一下,那些事件,有多少经过了审慎的鉴别与核实,有多少是单方面的一家之言,又有多少,是一些人为了吸引眼球,而故意用春秋笔法写出来的一种“故事”?某种程度上,会用春秋笔法的,可能还算有职业道德。更多的内容,是粗制滥造甚至胡编乱造。
可惜,当我们被那些故事牵着走的时候,是很难再去细想的。很多的时候,我们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如果仅仅是自己的情绪受到影响也就算了,更加严重的是,你会在一个陌生的事件上,按照别人喂给你的信息,去站队,去发声——明明与你无关的事情,转眼成了你的事。
相信不少人有这样的经历:难得空闲,和同事、朋友、家人吃吃东西聊聊天。一开始的气氛是轻松愉快的。然后有人半开玩笑地评论最近的一个热门话题,然后有人看法不同,然后就莫名其妙地开撕。撕了半天,朋友之间的感情伤到了,回过头来,跟自己浑身没关系。
所以,听一句劝,既然是吃瓜的,就安心当个瓜众吧。过多的真情实感,伤身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