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啥叫“中国效率”,看看今冬这瓦蓝瓦蓝的天吧
如何将“北京蓝”变成新常态,
才是下一步需要关注的重点。
2016年的冬季,京津冀部分城市的居民是在恶劣的环境中度过的。
由于雾霾肆虐,中国多地发布预警,严重时学校停课、航班停飞,上班族们只能在能见度不过几十米的雾霾中艰难跋涉……
当时,北京著名地标——央视新办公大楼的景色是这样的:楼在哪儿,什么样儿,基本靠脑补 ▼
在那些只能“等风来”的日子里,大家知道了啥叫“会呼吸的痛”。
相比之下,今冬持续的蓝天实在让人感动到cry……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地相继传出喜讯:“大气十条”目标已经实现。
2013年9月中央政府给各地的“蓝天保卫战”划定了具体目标,也就是所谓的“大气十条”,要求到2017年底:
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优良天数逐年提高;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细颗粒物浓度分别下降25%、20%、15%左右;
北京还被单列出来,要求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
现在看来,被“重点监考”的北京,其成绩还是很不错的:2017年PM2.5年平均浓度为58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上一年增加了28天。
“北京蓝”已不再是一种奢侈。
成果显著
亮眼的治霾成绩单让不少外媒连连点赞:
▲ 英国BBC称,北京的空气质量改善了吗?站在大街上就能得到答案:戴口罩的面孔明显减少了。
美国驻华使馆空气监测站的数据说明,2017年冬季北京的PM2.5颗粒物比去年下降了超过50%。
▲ 美国彭博新闻社也表示,北京及周边地区在治霾方面取得了成功,污染物的急速下降得益于中国政府推动的煤改气政策。
▲ 美国纽约时报网表示,中国的污染程度大幅下降,数据太美好,让人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但绿色和平组织已经证实,这是真实发生的进步。文章称:“今年冬天的北京,天空呈现出了一种一度难以想象的颜色——蓝色。”
印度媒体则更关心中国的治霾经验。长期挣扎在雾霾里的新德里,今冬的雾霾指数又爆表了。更尴尬的是,在新德里PM2.5飙升至700的时候,印度先后迎来了前来访问的比利时国王和英国皇储。
▲ 比利时国王不得不在云雾缭绕中参加印度政府的欢迎仪式
▲ 而英国皇储查尔斯夫妇一开舱门就傻眼了……
▲ 印度“TheWire”网站呼吁新德里向北京学习。根据世卫组织2016年公布的数据,全球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中,有一半(10个)来自印度,中国也占了四席(分别为邢台、保定、石家庄、邯郸)。
中印曾是全球污染最严重的两个大国,但中国已经在努力改善,并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就,实在让人为印度捉急。文章还提出,有必要反思一下印度所谓的民主政体,能否有效解决污染这种全国性的问题。
误解:蓝天or取暖?
除了点赞,也有个别外媒对中国的“蓝天保卫战”有误解。
美国纽约时报网就表示,中国的治污政策虽好,但在执行中被扭曲。比如在河北省,由于煤改气的步伐太快,出现天然气短缺,数百万人在寒冬中瑟瑟发抖,没有适当供暖。
其实在今冬供暖季,确实出现了天然气短缺的情况,毕竟中国是个缺油少气的国家,现有天然气储量无法支撑短时间大范围的煤改气工程。
▲ 2017年12月6日,山西临汾新民村,架设在房屋外部的燃气管道。目前村中部分管道已架设好但未通燃气,仍有部分管道正在铺设过程中。
但冬天里,取暖才是更大的民生!2017年12月4日,环保部发布特急文件,要求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必须优先保障群众温暖过冬,没有完成煤改气、煤改电的地方,可以继续燃煤取暖。
不只发文件,12月中旬,环保部还抽调2000多人,组成839个小组,对周边地区进行专项督察,目的就是确保每一户都能够温暖过冬。根据环保部的信息,“截至12月20日夜间,居民供暖全部得到保障”。
担忧:环保or经济?
还有一些外媒担忧中国经济:把那些高能耗企业关停或者限产了,中国经济还怎么实现增长? ▼
美国纽约时报网就发文称,在过去40年间,中国实现了惊人的经济增长,代价就是雾霾、散发恶臭的小溪,以及满湖的死鱼。现在要开展严厉的治污行动,中国的经济增长会因此受到拖累。
另一个担忧就在于,中国高能耗企业的限产,可能会导致产品价格上扬,引发中国乃至全球市场通胀。
▲ 英国《经济学人》就注意到,在严厉的限产下,纸浆、煤炭、钢铁等产品的价格指数发生了上涨。但文章也认为,这些价格的上涨波及面有限,对中国整体通胀的影响并不大,反而对长期债台高筑的煤炭、钢铁企业是个利好。
由于中国已经迈上了新的发展阶段,制造业对经济的贡献率下降,尽管工业产能的削减会导致400万人失业,但是服务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却保持强劲。另外,严格的环保要求还会推动新兴产业发展,比如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等。
看来,严格治污会拖累经济的担忧多少有些杞人忧天,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也绝不是一句空话。
如果说为了完成“大气十条”目标,各地动用了不少行政手段除霾治污,那么下一步,如何确保这样的“北京蓝”成为新常态,才是最值得关注的问题。
撰文 / 马里奥
图片 / 网络
制作 / 徐曦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