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在纸上画小人,我摆脱了抑郁”

我的心理医生曾经教过我一个可以不那么难过的方法:每次和丈夫打架之后,都要把对方想象成一个小孩子,而把自己看作是一个成熟的大人。这样的话,你就更容易原谅对方。

这个方法对我来说大有裨益。当我把他看作还是一个成长中的小孩的时候,我就不会像之前那样被失望和愤怒团团包围。现在我也偶尔把这样的方法用在和其他人的争吵上,而它也一如既往地起到了平复情绪的作用。

但是时间久了,我也会感觉到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做法。我不过是在用欺骗自己的方式来和情绪达成妥协,这样的方法或许有效,但是治标不治本。

如果我们可以直接改变情绪本身,那该有多好啊。

最近,一项由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和得克萨斯大学的共同研究给我们这些受困于负面情绪的人们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我们真的可以直接改变情绪本身。

研究人员征召了两组感到失落的实验对象。他们让其中一组把他们的悲伤想象成是一个人,然后把这个想象中人的形象画到纸上。毫无疑问的,他们大部分人都画了一个白发苍苍,身体佝偻,眼神浑浊的老人,或是一个孤独行走着的垂头丧气的年轻女孩。

研究人员也告诉另一组实验对象把消极情绪写在纸上,但只是以文字的形式,并且在写的过程中要着重于描绘那件不顺心的事给自己带来的影响。

实验结束后,研究人员要求两组实验对象分别给自己的悲伤程度打分。结果发现,那些把自己的悲伤用拟人化的方式画出来的实验对象要比另一组感到快乐,他们在把消极情绪拟人化的过程中得到了安慰。

因为当他们为自己的消极情绪赋予生命的时候,他们会把消极情绪看作是独立于自己的一个个体,这样就和自己的不快产生了距离。

研究人员对这样的结果感到十分惊喜。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他们接着又将实验对象带到了商场里面。因为根据之前的研究,人们在被消极情绪支配的时候容易做出不理智的购买决定。因此,研究人员想要看一看,为消极情绪赋予生命这一方法,是否真的帮助他们做出了更智慧的购买决定。

他们询问两组测试对象一样的问题:现在你的面前有沙拉和芝士蛋糕,你会选择哪一种做今天的午饭。结果不出所料,第一组将消极情绪拟人化的实验对象更愿意选择沙拉,而另一组则更愿意选择芝士蛋糕。

在这之后的类似实验里面,研究者发现这种效应对于积极情绪也同样有效。也就是说,当你把你的快乐拟人化并画出来之后,你的快乐感也会减少。

所以,当你感到失落的时候,不妨试试把自己的不快想象成一个人,然后把他画在纸上,把他从你的身体里抽离出来,化作那一摊令人愉悦的颜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