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余凯:智能汽车领域的未来十年将是中国品牌的十年 | WISE2020 新经济之王大会

12月8-10日,36氪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了「WISE2020新经济之王大会——崛起与回归」。本次大会是WISE大会的第八届,2020年也是36氪成立的第十年。在新经济之王主会场,我们邀请十年里乘风破浪的创变者们,连接初创公司、互联网巨头、投资机构、地方政府、传统企业等市场参与主体,一起回望中国新经济快速崛起的十年,共同展望新经济下一个十年的无限可能。

对于半导体产业链来说,汽车电子领域是一个重要的方向。在主会场上,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和36氪首席内容官李洋共同探讨了未来十年半导体行业的方向和机遇。余凯认为,未来十年AI芯片行业的产能将主要留给智能汽车领域。智能汽车芯片在性能、可靠性、实时性、功耗效率以及对应的算法等方面都对应着人工智能行业应用中最高标准。

地平线在今年量产了车载芯片“征程2”,前装出货量达到10万片,这是汽车半导体行业一个里程碑式的成绩。目前,中国的车载芯片与国外相比,最大的差距是芯片的代工能力。但是中国的芯片设计、软件迭代等速度都非常快,在未来十年不仅会占领中国市场,还会反向输出。

现场照片

以下为现场实录:

李洋:大家上午好,十年前当我们谈到汽车这个东西的时候,就像吉利董事长李书福的定义,这个行业在过去一百年里没有太大变化,当时就说汽车无非就是四个轮子加一个沙发。但是现在,最近这两年变化非常大,现在再来谈到车这个东西,已经定义为四个轮子加一台超级计算机。

我们现在看到这个世界变化非常快,我们身边很多事物都在加速智能化。在这个过程当中会有哪一机遇,包括主持人谈到未来会怎么样,我们今天有请到科学家出身的地平线创始人余凯博士,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刚才也提到,汽车其实有自己的大脑之后,从驾驶员的体验来感觉,就像刚才说当年苹果发明了iPhone之后的那一种更新换代的改革,再也回不去了。今年因为变化,在市场端,就是消费者端非常买单,他们下半年很多新能源车,包括搭载了智能概念的汽车销量都非常不错,这也导致刚才提到2级市场出现了热潮,炒的非常高这些股价,包括特斯拉。

我们看到在这种热潮的情况下,刚才也提到,芯片一下出现断供的情况,我不知道从余博士的视角看,今年这些变化会对地平线乃至地平线所在的这个赛道产生一个什么样的影响吗?

现场照片

余凯:谢谢李洋老师,今年我想是一个非常魔幻的一年,无论是个人还是产业,这一年的都特别充满故事感。今年上半年整个经济给人一种灰蒙蒙的感觉,不知道下半年怎么走。在整个疫情期间,特斯拉的销量每个季度还是不断打破记录,这是一个让人觉得不同寻常的情况。

今年整个智能汽车赛道出现一个重大的拐点,这个拐点的重要性好比2007年第一代iPhone推出,预示了整个智能手机时代的来临。我们回顾功能机时代的品牌,像摩托罗拉、西门子、诺基亚、索尼、爱立信、飞利浦,现在全然不见踪影。

智能汽车时代,特斯拉销量非常不错,可是中国的小鹏、理想、蔚来也很不错,他们不光是股价高,而且拥有实实在在的用户口碑。所以我认为,未来十年,中国汽车产业会迎来一个巨大的机会。假如说来看看一个地区GDP贡献第一名,那么这个第一名肯定是一个整车厂,因为产业链规模就摆在这里。

中国是全球第一大车市,我们的车市规模大概是美国两倍左右,接近3000万辆。但是细分来看,20万以上的车型都是国外品牌或合资品牌,中国自主品牌在过去的价位一直都是15万以下。但在智能汽车时代,我们发现,随着软件定义汽车趋势的发展,中国汽车品牌迎来了巨大的翻盘机会,我们可以预期,未来的十年,20万以上的车型全部会被中国品牌占据,那是一个巨大的产业机会。这拉动的,将不仅仅是终端整车厂,包括整个产业链的上下游,如上游的芯片、传感器、软件的供应商,下游的应用跟服务供应商。毫无疑问,未来十年,中国车市大概率会是中国品牌的天下。

李洋:我们如果从计算的层面来看,因为刚才也提到,其实汽车现在有点像行驶的超级计算机,从计算这个层面看,每一年都会催生一些特别伟大的公司,比方说从大型机IBM的时代,到PC时代,微软、英特尔这样的公司,再到现在说的苹果,移动互联网移动计算时代也诞生了大量大批优秀公司。现在我们谈到端计算和边缘计算,您觉得在这个层面会产生哪些新的创业机会,或者是说整个商业格局上的一些大的变化吗?

余凯:如果看今天台积电的第一大产能给了哪一个垂直产业,一定是智能手机芯片,但是要问十年以后台积电最大的产能给了哪个垂直领域?毫无疑问,一定是智能汽车领域。

现今,汽车智能化还停留在L2+时代,离终局还有很长的一段路,意味着智能汽车的芯片今天还处在PC时代286的阶段,未来286、386、486、586,可以预期会是一个不断爬坡的过程,也是半导体行业遇到的巨大机会。

智能汽车也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数据洪流的挑战。我们曾经做过一个测算,一千台 L4 级自动驾驶汽车产生的数据,能赶得上一个搜索引擎一年检索的数据总和。在智能汽车带来的数据洪流面前,科技互联网公司都变成了“小数据”公司。

我有个观点,车载AI芯片是智能汽车时代的数字发动机。燃油车时代的发动机,是把生物能源转化成汹涌澎湃的动力;而数字时代的石油就是数据,把数据通过芯片的计算转化成高效执行的决策以及知识。所以数字时代的发动机就是芯片。

随着智能化对算力需求的指数级增长,预计到2030年,每辆汽车的车载AI芯片平均售价将达1000美元,整个车载AI芯片市场的规模将达到1000亿美元,成为半导体行业最大的单一市场。未来我们会看见整个产业界会有越来越多的力量投在车载AI芯片上。

现场照片

李洋:这一块的人才似乎是储备不足,因为往年看到AI人才很热,大家都是跟着热点走的,实际上我们谈到半导体这个行业,过去几年从工资层面很显性的认知没有那么高。今年一下人才储备不够用了。如果现在已经面临一个拐点,这里面需要大量的人才,大量的企业家出现。您觉得这会出现在什么方向?他们怎么成长出来?

余凯:今年确实很不一样。2015年,地平线创立之时,是中国第一家做AI芯片的企业。我们当时招募了一批芯片设计人才,他们当时来了地平线觉得特别高兴,因为在那时,芯片、半导体是一个夕阳产业。

而今天,情况已大不相同,芯片设计人员是非常稀缺的,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大量人才在往芯片设计行业转型。所以我不认为未来几年芯片人才会特别稀缺,毕竟这么多资源投入到芯片领域,这一定会吸引很多人才。

但是真正顶级的人才是稀缺的。顶级的人才有一个特点——他们从来不追热点,是一直在一个领域长期深耕的。

李洋:是能看到未来的。

余凯:所以这是一个悖论。

李洋:我们今天看到一个了不起的现象是地平线今年量产了车载芯片前装,是一个量产的元年。不久前出货量达到10万片,我不知道这个数字对于地平线或者整个产业来说,是一个什么量级,意味着什么?

余凯:地平线从创业之初就聚焦车载AI芯片的研发,去年推出车规级AI芯片——征程2,这是中国产业界第一颗,也是唯一量产的车规级人工智能芯片。今年恰逢智能汽车赛道开始发力,我们正好手中有“武器”。目前来看,这场仗打得还是挺顺利,挺精彩的。

今年6月,搭载地平线征程2的长安旗舰车型UNI-T正式上市,征程2成为首个上车量产的国产AI芯片,地平线也正式开启车规级AI芯片的前装量产元年。半年内,地平线征程2出货量超过10万,意味着有10万辆汽车搭载地平线的芯片交付给消费者。这是地平线迈出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地平线对车规级芯片的设计水平和前装量产质量管理水平都上了一个台阶,是对地平线商业化落地能力最好的证明。到今年年底我们大概会有接近20万片的出货,按照我们销售排布,明年会达到70万到100万片的规模,意味着有将近100万辆搭载地平线车规级芯片的汽车会交付给消费者。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绩。

在整个半导体产业里面,车规级芯片可以说是人工智能产业的珠穆朗玛,在性能、可靠性、实时性、功耗效率以及对应的算法等方面都提出了人工智能行业应用中最高标准的要求。消费类的芯片,比如手机芯片,使用环境是在我们手里面,是一个相对舒适的工作环境,但汽车需要能够在高温、高湿,各种恶劣的环境下工作,而且跟人的生命安全紧密相关,所以对可靠性、安全性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征程2出货量达到10万片,这意味着地平线突破了一个非常高的门槛。通常来讲,如果我们跟一个主机厂说,我有个AI芯片,主机厂一般不敢使用,他一定会问有没有其他哪家用过。所以说,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门槛,更是一个巨大的心理门槛,地平线跨越了这样一个门槛,是非常不容易的。

回过头来,我认为地平线能抓住机遇,还是因为地平线坚持长期主义,从成立之初就聚焦车载AI芯片的研发,没有去赶热点,而且深度思考产业发展变革中各种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选择一个必然的方向。选择一个正确的点,并且能够长期针对这个点持续耕耘,这样的话才能抓住机遇。

李洋:您曾经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过一句话,我印象蛮深刻,提到AI公司好多是现在拿到单是政府提供的,这种关系型的获取订单的方式可能是走不远的,您更赞赏一个市场化的运作的方式。现在来看,这个拐点到来之后,又是从价值投资的视角,确实是提前押住了,押的比较对。在AI芯片落地的层面有没有更多的经验可以分享。

余凯:现在在整个AI芯片领域,市场最大是两个方向,一个是云计算,服务器端的大计算芯片,另外一个是四个轮子上面的超级计算机——车载AI芯片,做得好的话应该能够诞生千亿美金级的世界级企业。只不过目前来讲,云计算方向的竞争对手相对更加强大,英伟达在云计算这方面积累的不仅仅是技术的优势,而且是商业生态。我们看历史上面所有伟大的公司,从来没有一个公司是因为技术的领先性而真正获得市场领先地位的。英伟达现在有一个非常强大的生态,这个生态上面有上百万的开发者,有数十万大小企业在上面开发软件。要撼动生态优势是非常难的。

另外一个方向是车载AI芯片,目前正处在发展早期,尚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生态。地平线是当前全球范围内实现车载AI芯片大规模前装量产的三家企业之一,目前正处在这样一个窗口期,所以我们还是有机会在建立生态这件事情上跟竞争对手掰一掰手腕。但这也是个赢者通吃的市场,最后只会留下头部的两三家企业。

李洋:刚才提到征程这个系列出到五了,你们与很多主机厂有合作,包括奥迪、一汽、上汽,很多家,从一个普通消费者来感受的话,智能汽车对于他们来说,我们不说太远,三年吧,他能够体会,或者他能够得到一些可落地下沉的硬科技,或者是一些新的功能会有哪些?

余凯:最近我们对一些消费者进行了调研,看看他们对于高级别辅助驾驶的看法。高级别辅助驾驶并不是完全的自动驾驶,还需要把手搭在方向盘上,但是开车时可以分心,可以看看电话,看看微信,或者早上边开车边吃早饭。

我们发现很多消费者对这件事情是上瘾的。假设你上班路上要开一个小时,这一个小时的时间内,你完全不能分心,这是非常“反人性”的,我多少要干点别的事,比如选个歌,看看微信。所以辅助驾驶这件事情,是顺应了人们的需要,在往前发展,并且人工干预的次数会随着软件不断OTA和自动驾驶能力的不断提高而逐渐减少,这意味着你可以分心的次数越来越多。用户本身的驾驶习惯会随着高级别辅助驾驶系统的不断发展而改变。我认为,在未来三到五年的时间里,这个发展会非常快,因为现在算力发展、软件的OTA、数据闭环已经深入人心,整个软件迭代的速度都比以前要快。

第二点在智能座舱,现在不仅仅是多屏,而是多模的交互。以前的交互方式是选选按钮,摸摸触摸屏,还是被动交互,车不会了解你的状态,判断你的需要,来主动推送服务。现在搭载地平线征程2的长安主力车型UNIT,可以实现主动式的多模交互。比如在副驾接起电话的时候,智能座舱系统能够知道你在接电话,会把音乐的声音放低。你说这个功能有什么用?其实没有也行,但是有了以后,你会觉得说,人才是车的主人,车更像是懂你的知心朋友。

我认为座舱跟智能驾驶的智能化体验会不断往前推进,这是不可逆的。

李洋:听上去还是一个挺好的,非常想当然的。刚才提到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产销国,您觉得在智能汽车这个领域,国内外在整个技术,包括产品,商业化方面您觉得国内外是否还存在一些差距?如果有的话,差距是在什么方面?

余凯:中国现在跟国外最大的差距可能是芯片的代工能力。这里面不仅仅是工艺问题,不仅是16纳米、28纳米或是7纳米之间的区别,另外还需要降低芯片的缺陷率。此外,特别是对于车规级芯片,工况条件要把控得更好,对于高温、低温、湿度、振动、电磁干扰各方面都要严格把控,这些方面还有比较长的路要走。

除此之外,只有优势没有劣势,尤其我们的工程师非常勤奋,无论是芯片设计、软件迭代、应用层的开发,速度都非常快。我认为未来十年是中国品牌的十年。中国的品牌不仅仅会占领中国市场,还会反向输出。

李洋:现在已经开始输出了,我们最后一个问题是,您作为科学家出身的科技公司的创始人,这个身份是蛮特殊的,因为技术的人又要懂商业、懂市场。过去五年您觉得这个身份,在您创业过程中,生活、工作有哪些变化吗?

余凯:过去主要从事核心技术研发,也发表很多论文。这些给我带来的一个很大的优势,是让我能够更多以整个技术发展的必然性规律去长线思考,秉持长期主义,而不是把创业这件事情看成一个短期的生意。

当然同时,我也要发生很多转变。过去我不懂商业模式,不懂怎么管理一个组织,不懂怎么样拿下一单单销售等等,这些都是需要去学习和补足的。但我觉得对于任何一个企业家,最核心的不是说过去有什么,而是专注于当下,当下是不是不断去迭代,不断的把我变得特别小,甚至是无我,把你对市场的规律,对客户价值的创造看得无穷大,不断自我否定、迭代、更新、学习,这个过程我认为是最重要的。

李洋:谢谢余凯,我们今天的对话就到此结束了,谢谢大家的聆听。

余凯:谢谢李洋老师。

(0)

相关推荐

  • AI汽车芯片第一家:换路奇袭记

    "今天所有AI领域故事的开端"--缘于一次竞拍收购.近日,一本名为<Genius Makers>的新书向世人揭示了一段AI往事. 2013年3月,当时Google花费4 ...

  • 从AI芯片到整车智能解决方案:地平线的雄心和战略

    在中国智能汽车市场规模急剧扩大的背景下,地平线正迎来最好的发展机遇.而以它为代表的中国人工智能公司也有望在本土市场超越Mobileye.英伟达等国外厂商,加速中国汽车行业的智能化转型. 7月29日,地 ...

  • 创业是九十九死一生 这群学霸还挑了最难的干

    湖畔大学5岁了!这5年里,共有11788名创业者报名,254位同学被录取,而就是这254个同学,已经直接解决了100万人的就业. 他们是谁?是做什么的?为了让大家对这群正在学习.生长的创业者有个更直观 ...

  • 穿过地平线

    "我们的目标是世界冠军" 作者 | 甄 瑶 编辑 | Jane 出品 | 帮宁工作室(gbngzs) 2021年7月29日晚5时.上海汽车会展中心.一个属于地平线的夏日夜晚. &q ...

  • 地平线:下一个宁德时代?

    在汽车新四化的路程上,汽车行业的格局也在发生着改天换地的变化.传统的发动机.变速箱供应商开始转型,而搭乘电动化和智能化两驾列车的供应商,随之扶摇直上,风头甚至盖过了主机厂. 以电动化为例,最知名的莫过 ...

  • 【圆桌】新一代芯片怎么走? | 甲子引力

    从左至右依次为:黄伟.余凯.尹首一.曾浩燊.杨光   整理 | 王与桐   11月9日至11月10日,科技智库「甲子光年」在北京举行2019「甲子引力」大会.在9日下午"前沿科技" ...

  • 地平线发布两款AI芯片+三大解决方案,十年愿景已清晰

    2017年 12月 20日,对于人工智能初创企业地平线来说,是个注定要被铭记的日子.当天在中国大饭店举行的"AI芯·时代"发布会上,地平线发布了中国首款全球领先的嵌入式人工智能芯片 ...

  • 对话地平线余凯:一个“外行人”看芯片产业

    "我猜我可能是此次系列采访中在芯片领域从业时间最短的受访者.五年前创立地平线之后,我才真正开始涉足芯片行业.在刚刚创立地平线的时候,我还有点看不清方向,只觉得这是一个值得拼搏的事业.&quo ...

  • 智见丨AI芯片玩家余凯:智能汽车的算力不是唯一标准

    [智见]栏目以前沿的视角.深度的思考,对话汽车科技大咖,共同探索智能汽车发展路径,开启汽车行业新革命. 智见第二期,遇见科技大咖--地平线机器人科技创始人兼CEO.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专家余凯. 不久前蔚 ...

  • 地平线余凯:电动车,卖点不是车而是“智能”

    汽车冠以「智能」,方可以称为颠覆式创新. <时代周刊>曾发表社评称,手机行业只分为两个阶段,iPhone 之前和 iPhone 之后.iPhone 横空出世之前,手机行业满世界充斥着数字键 ...

  • 地平线余凯:关于智能汽车芯片,我的最新思考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机器人终端是智能汽车,把这个领域击穿后,自然会拉动整个机器人产业. 当前智能化大潮席卷而来,任何一个事物都可能被时代选中,成为下一个赋能对象. 企业如何在瞬息万变的科技变革中,洞察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