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散文:难忘打地铺
来到西藏已经四年多了,这里的冬天要比家里的冬天来得早的多,也更冷一点。刺骨的寒风打在脸上,让人更加怀念远方的家乡。
我仿佛回到了小时候家乡的冬天。那时候的冬天比现在的冬天冷得多,光秃秃的树枝在寒风中吱呀作响,嘴里哈出的气息变成一团白雾,鼻子脸蛋也冻得红扑扑的。那时候没有电热毯,也没有空调。为了御寒,顺利熬过漫长而又寒冷的冬季,家家都用尽办法。
有的人家在堂屋昼夜生着火炉,可以做饭也可以取暖。小时候穿着妈妈亲手做的棉袄棉裤,早上起床穿着特别凉,大人就会拿到火炉边烤一会,穿的时候就会特别暖和。
有的人家在被窝里放一个热水袋,我们那里叫水焐子,把烧开的水倒进去,水焐子就会慢慢鼓起来,拧紧塞子,放在脚头前,整个被窝都暖和起来了。不过,随着时间的过去,水温也会慢慢下降,到了第二天早上,水焐子也就变凉失去了作用。
还有的人家在床上铺满厚厚的一层麦秸或者稻草,可以隔绝床底下的寒气,既暖和又舒适。麦秸滑溜,稻草柔软,我想这就是二者的区别吧。
我最喜欢也最难忘的就是打地铺了。家里来亲戚,床上睡不下的情况下就会打地铺。小时候,村里住的都是瓦房,楼房很少见。稍微来几个亲戚,家里就住不下了。
打地铺离不开麦秸。麦秸在当时的农村可是非常重要的生活物资。在小麦收获以后,家家户户都会堆一个麦秸垛,不但能烧火做饭,还能作为保暖材料铺床,同时也是小孩子玩耍的好去处,说麦秸垛是全家的依靠也不为过。
小时候走亲戚都是走着去、骑自行车去或者开手扶拖拉机去,来回很不方便。碰到姑、舅家办事,考虑到不同于普通的亲戚和路途的远近,有时候还得提前一天去。人一多,就需要打地铺了。
大人们把打地铺的地方打扫干净,因为只睡一晚上,所以不需要用木头或者砖头挡在四周,直接把麦秸铺在地上,然后找来一床旧一点的被子铺在麦秸上,可以再铺一层被单也可以不铺,再把晚上盖的被子抱过来,一个简单的地铺就完成了,不用讲究那么多,打好的地铺也就成了整个屋子里最温馨的地方了。有的人宁愿睡地上也不睡床上就是这个原因。
我印象中的一次打地铺是在二姑家,因为老表剪尾巴办事。可以当天去的,可是前几天一直在下雨雪,只能提前一天过去。父亲开着手扶拖拉机,车斗上方用薄膜和竹篾搭一个棚子,车斗里再放几床被子,我们好几个人就坐在被窝里。因为有泥路,绕了好几十公里才到。
晚上就是打地铺睡的,因为天冷,大家吃过饭都躺进了被窝。我和老表睡一头,嘻嘻哈哈地逗乐打趣,大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些家长里短。慢慢地,不知道过了多久,大伙儿都相继睡着了,在地铺上度过一个寒冷而又温暖的冬夜。
打地铺的行为在过去不仅是为了睡觉取暖,更多的是人们在寒冬中团聚、交流,增进亲情的纽带。现在很少打地铺了,家家户户都盖上了楼房,房间多,能够睡得下。有车的也多,几十里的路程,晚上吃完饭都能赶回去。
现在回想起来,打地铺是快乐和幸福的。寒冷的是天气,温暖的是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