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提醒:同一个班级、同一个老师,孩子间拉开差距的4个关键原因!值得一读

同一个班级、同一个老师,为什么有的孩子总是拿高分,有的孩子经常不及格?
造成孩子间差距的根本原因,在于有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英国著名哲学家普德曼曾说:
“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获一个命运。”
孩子要想成为尖子生,首先应养成以下4种好习惯:
课前做好预习工作
对于接下来要学习的课本内容:
普通学生要么坐等老师讲解,要么随便翻翻就当预习;
而尖子生不仅把内容看完,还会标注疑点、难点,尝试做课后习题等等。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取得成功,不然就会失败,学习同样如此。
孩子要想学得更高效、取得好成绩,第一步便是在课前做好预习工作!
具体做法:
孩子不仅要标注关键知识点,更要对内容大意有整体理解,以便跟上老师的授课节奏;
要做到一边预习一边标注疑惑、难理解的部分,便于上课时着重听讲和记录;
预习语文、英语学科时,孩子要找出文章中心思想,并试着复述、概括课文内容;
预习数学学科时,孩子应先熟悉文字概念,而后盖住答案,尝试解出课本中的例题。
笔记配合课堂听讲
课堂中,老师在台上讲着课,台下:
普通学生要么摊着课本听,要么头也不抬只顾抄记;
而尖子生大部分时间看着老师或黑板,只在重难点记录关键词句。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一般地,课本主要以知识概念为主,而老师则负责具体的分析解读。
因此,孩子在听讲时就要做好相应的笔记,包括文章的写作框架、语句的表达方法、题目的解答技巧等等。
具体做法:
对自己没听懂的内容,可以使用△、※等符号标记,并在课后请教老师同学;
笔记要“求简不求繁”“求精不求多”,只记课本上没有的、老师反复强调的内容;
如果需要形成完整的听课笔记,不要上课埋头苦抄,建议课后再整理补充;
多参考优秀同学的笔记,学习经验并形成适合自己的记笔记习惯。
总结归纳当天所学内容
上完一天课回到家:
普通学生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写完,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而尖子生不仅把作业写完检查好,还会回顾、总结当天所学的内容。
孔子曾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于孩子而言,知识不能学过即过,要经常复习、运用才能真正吸收和内化。
因此,孩子在课后要及时做好总结归纳,对知识做到温故而知新!
具体做法:
孩子不妨把作业视为二次复习,先总结回顾当天所学内容,然后再写作业(完成效率和准确率都会更高);
复习语文、英语学科时,不仅要记忆生词、背诵课文,还要梳理新学的语法、表达形式等;
复习数学学科时,不仅要理清解题思路,还应形成知识框架,对同一模块的内容有宏观理解;
形成各科错题集,记下错题详解及对应的知识点,过后也要反复翻看巩固。
及时解决疑难问题
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疑难问题:
普通学生选择先放一下,要么等着老师上课讲解,要么过一会儿就忘了;
而尖子生更倾向于尽早解决,要么询问老师家长,要么自行查找直到弄懂为止。
一位老教师说过:问题不会随着时间而消失,而只会越积越多、越来越严重。
知识的学习是一环扣一环的,今天的知识将成为明天的基础。
如果孩子不及时消除疑惑、解决问题,不但会影响当下的学习,还将影响后续知识的衔接。
具体做法:
如果是预习中的疑惑,建议孩子做好标记,第二天上课时着重听讲;
如果是课堂中的疑惑,建议孩子下课后及时询问老师,不把疑惑带回家;
如果是作业中的疑惑,建议孩子先自行回顾课本、参看答案详解,若无法解决则要记得向老师请教;
由于老师是专业且有经验的,因此老师一定是孩子请教的首选,其后才是家长、同学。
课前做好预习工作、笔记配合课堂听讲、总结归纳所学内容、及时解决疑难问题,班级前十名的学生都有这4个学习好习惯!
家长们,请帮孩子养成这4种好习惯,助力孩子变得更优秀!

喜欢本文,记得文末右下角为小E点亮

“在看”哦,让我们一起陪孩子养成好习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