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特辑| 每个人都必须“练习死亡”,清明祭,不忘却。

清明,既是节气,也为节日。

天空洁净明朗,是为“清”;大地万物苏醒,是为“明”。此时气清景明,万物皆显。

人们忌讳谈论死亡,在我们熟悉的文化里,谈论死亡似乎是一种忌讳,人们担心谈论它会带来晦气或厄运。

当孩子问到长辈关于这些问题的时候,家长们也都在跟孩子回避对于"死"的描述,因为害怕让孩子陷入对于亲人离世的失落和对于死亡的恐惧中。

但死亡就在那里,并不会因为我们的逃避就不复存在。

2020年开年的这3个月,大概是地球给我们上的最深刻的一堂生命教育课了。

3月30日,京广线由济南站开往广州站T179次列车发生脱轨侧翻事故,造成1人死亡,4人重伤,123人轻伤;

3月30日,西昌市泸山发生森林火灾。

截止31日零时,过火面积1000公顷,紧急疏散周边群众1200余人,18名消防员和1名当地向导不幸遇难。

柏拉图说,“哲学就是练习死亡。”

加缪说,“这世界上唯一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死亡。”

柏拉图并不是教我们去自杀,他真正想说的是让我们理解死亡,然后通过这种练习,懂得生命的意义,珍惜活着的每一寸光阴。

今天是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也是国家公祭日,我们谨对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不幸牺牲的烈士和逝世的同胞表达深切的哀悼,希望他们安息。

清明节,这是个纪念逝者的节日,是帮助我们有勇气能谈论死亡、直面死亡的节日。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不可避免会经历亲人的离开,但如何处理这种巨大的悲伤,仍然是我们的生死教育中的薄弱环节。

面对死亡,我们都要补课。

某个角度来说,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经历创伤的过程。

出生时与母体分离,儿时不断受挫,长大经历竞争,工作面对挫折和打击,甚至,天灾人祸,亲历或目睹。

每年的清明节都在提醒我们这样一个严酷却真实的事实:死是每个人的必然结局。

自降生之时就开始慢慢走向死亡。

两岁时,一岁的我过去了;

十岁时,九岁的我过去了;

四十岁时,三十九岁的我过去了,天天都在生死中新陈代谢,思想也在生了死,死了生。

关于死亡的哀悼:集体性哀悼

让我们明白,该如何对待生命、尊重生命;

还让我们明白了,在灾难面前,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我们该如何热爱这个国家,如何对待我们的同胞。有些战斗,看不到炮火,却看得见冲锋;

有些战场,看不到硝烟,却看得见牺牲。

冬去春归,我们得以再次拥抱暖阳。

可是一些人却没能穿过黑暗,永远留在了冬天。

哀悼是对民众呼声的响应,代表了公民和国家荣辱与共的信念,是为苍生泣血,是对生者激励。

这是集体哀悼重要的意义。

个体的哀悼:

人们很不情愿割舍与死去亲人的关系,心理学称为分离性焦虑。

清明祭祀仪式恰恰提供与死去亲人建立情感连接的机会,把那些还没有整理好的悲伤、愤怒、委屈、无助、恐惧、内疚等通通拿出来,用文化接受的方式把它们象征性的表达、宣泄。

情感连接的目的是消化和修复那些情绪,最后完成与死者的心理分离。

哀伤的过程,起到最实际的意义是,舒缓情绪、避免形成创伤。

而清明节的祭祀活动也同时深刻地提醒着人们,在这一天,尽情释放所有的感受,但过了这一天,依然要回归生活轨道,生活得好,才是对故人最好的怀念。

生命的传承:生命前后相承,共生共荣,生生不息,慎终追远。

死亡,可以带走生命,但是带不走你在我心里的痕迹,带不走我们的爱。

生与死,都是生命的一部分。

有人说,人的一生要死去三次。

第一次,当你的心跳停止,呼吸消逝,你在生物学上被宣告了死亡;

第二次,当你下葬,你在这个社会上不复存在,你从人际关系网里消逝,你悄然离去;

第三次,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把你忘记。于是,你真正地死去了。

中国人常讲生死相依,生死从来不是单纯个人的事情,每个人的生命至少是和家人联系在一起的。

对于逝去的人,死亡已不是最恐怖的事,他们不害怕死亡,只害怕被自己深爱着的人忘记。

凛冬已过,春意盎然,山河无恙,我们亦安康。

感谢那些用生命为我们带来春天的英雄们,感谢我们始终冲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公安干警、社区工作者……

我们会铭记曾经的凄风苦雨、现在的春暖花开,愿逝者安息!

人到了一定年龄,就要对人生负起责任来,需要去寻找能够让你燃起热情的东西,找到自己参与世界并在其中感到价值的方式。

这就是死亡教育的最大意义。

我们害怕离别,是因为我们害怕,爱会因离别而消逝。

爱,依然可以从心里活出来。

爱,不会因为离别而消逝。

作者简介:小贤老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