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人人都能看懂的防疫期心理调节,身体和心理同样重要
春节假期期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来势汹汹,为了防护不便出门,却每天坐在家里看着电视手机媒体的实时疫情更新,容易出现焦虑、恐惧的情绪。
人们对世界认知的主观性很强,即使看到同一个现象或信息,每个人关注的重点和评价都各不相同。
由于人们的认知过程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体的知识结构、理解能力、亲身经历、立场、动机和情绪等因素,所以社会认知常常发生一些错误或偏差。
例如,武汉封城的消息传来时,有人伤心落泪、有人愤怒谴责、有人欢呼雀跃、有人甚至幸灾乐祸......
这一现象提示人们在面对各种立场不同、褒贬不一的消息和舆论时,刚开始不容易积极、乐观的心态和立场,用理性、科学的头脑看待事件和分析问题。
随之各种信息的流入,难免会让人心情压抑,有可能引起心里不适,也可能产生心理创伤。
心理创伤,是指目睹、听闻、或者亲历危害自身或他人生命安全的不寻常事件之后,所产生的心理伤害。
很多时候,我们都活在自己的幻想当中,而忽略了现实的状况。
在危机面前,有两种幻想:
一种是觉得危险没有那么可怕,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愿意带口罩,不愿意改变安排和计划;
另一种是过度的夸大疫情会带来的危险,让自己处于坐立不安当中,甚至失眠、无法正常生活。
这两种状态,都是因为他们没有尊重现实的心理能力。
带来的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
面对疫情,不从众。
这样一则笑话大家可能听过。
有一个人走到一个地方,抬头看向天空并坚持了一段时间,路过的路人也纷纷抬起头望向天空,效仿他的行为,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望天”的群体中,但所有人可能都不知道最初的他到底在望什么……
十分钟过去了,当他低头发现很多人都围在他周围,并“望向天空”,他轻轻地说了一句:“对不起,我刚才流鼻血了。”
这时所有人才悻悻离去。
从众心理(conformist mentality),指个人因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在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
经很多实验研究表明,这一心理现象是大部分个体普遍所有的,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从众心理来源于信息压力:
当一个人认为他人的信息比自己的更加准确时,会选择相信他人的答案。
经验使人们相信多数人的选择比个人的选择更准确,因此会选择跟从多数人。
正面认知:合理看待疫情,防止灾难化思维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让我们更容易获取防疫与医疗信息,却也让一些贩卖焦虑的文章更容易进入视野。
负面文章容易引起“灾难性思维”,这种灾难化思维会造成过度焦虑感,令我们失去对局势的合理认知。
灾难化思维通常包含“如果……怎么办”的字眼。
比如“如果疫情失控怎么办?”
“如果我感染上病毒怎么办?”“如果身边的人都感染了怎么办?”
如何转化负向思维,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步骤来实现:
1、识别扭曲思维,把担忧的问题转换成肯定陈述。
比如把“如果我被传染怎么办?”
换成“我担心自己的健康,因为我珍惜生命。”
2、质疑不恰当观点的正确性。
试着问自己这样的问题:担忧的事发生的可能性有多高?
以前出现疫情时,不都好了吗?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期间的每日资讯中,正面信息多于负面,我们需要根据事实,判定自己的担忧是否合理。
3、用符合现实的想法取代扭曲的观点。
这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客观地评估现实情况,并且在能力范围加以辨识。
陷入恐慌后,对各种防治信息丧失辨识能力,照单全收。
这些天的谣言更是不在少数,有人深信醋能消毒、酒能杀毒等传言并付诸行动,后均被官方辟谣。
然而这些语言中,也充斥着指责、批评。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当我们批评指责时,表面上是在批评别人,对外界不满,但实际是对自己内心无力感和无助感的掩盖。
因此,如果我们有类似言语或行为:首先,我们需要允许自己这样。
这是人类对于未知的事物都会产生本能的恐惧与焦虑。
它们是人类的自然反应,当出现的时候我们没有办法完全消除它们。
我们之所以会被这些情绪影响,是因为不愿意去面对那些情绪后面代表的痛苦。
在心理压力下,这是一种自我防御、自我保护的一种本能反应。
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寻求专业支持,比如通过电话咨询,或网络通讯与家人保持连接。
每一个情绪都是一种语言,都是带着信息来与我们沟通的。
当我们带着觉知,而不是无意识去看这些情绪的时候,就会发现情绪并没有好、坏之分,也不存在真正的“负面情绪”。
情绪像是一位送信人,每一封信都来自于我们的内心,让我们看清自己的真实。
如果你好好的收下这个信息,理解并应对好这封信,送信人就会走了。
你无法控制生命中会发生什么,你可以控制面对这些事情时自己的情绪与行动。
一个人害怕的不是经受了多少苦难,而是自己配不上所受的痛苦。
疾病不属于单独某一个人,它是所有人必须共同面对的难题。
而我们需要的,只是多一点对生命本身的敬畏而已。
这恰恰是帮助我们找到意义与内在生命力的关键时刻。
这是疾病带给我们的正面意义,让我们能够更好的面对无常与珍爱生命。
面对现实的挑战,我们究竟应该做什么呢?
病毒是心灵的放大镜,镜中有一个真实的自己。
看见病毒,看见自己。
无论遭遇了什么,保持一种“不幸只是暂时的,一切总会好起来”的希望感是最为重要的。
希望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我们可以在危机中成长,继而拥有更加强大的内心,愈发热爱生活。
加油,我们一起努力!
也请您帮忙转发这篇文章,让更多有需要的人看到。
作者简介:小贤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