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能辨我是雄雌?两百年前海南黎家风情画的解读密码
《琼郡舆地全图》是清代嘉庆年间绘制的海南地理与风俗长卷,制作年代不晚于1836年,现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
地图全卷
本图为清代“琼黎图”一类,以民俗采风为主要目的,在前一篇《从两百年前的清代地图,看海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变迁地》中(请关注作者阅读),笔者将地图中清代的行政区划及山川、海湾、景观等与现今进行了对比说明。
本篇开始,将从整体到局部对全图中的风俗画面,尤其是黎族风情进行解说与分析。描绘黎族风情是本图的主旨,也是《琼郡舆地全图》价值最大之所在。
注:由于内容较多,解读将分为上下两篇。
全图风俗画面综述
《琼郡舆地全图》描绘的风俗包括既包括当地土著黎人的食衣住行、人文风俗,也有汉人官员、徭役、商人、脚夫各类人等。全图画面组织统一、清晰,并有明确的逻辑关系和制作目的。
图中仅黎人风俗带有文字解说,共有16个局部画面,描绘了黎人渔猎、耕种、婚聘、交易、采摘、伐木、跳神、斗殴等多方位的民风民俗。
全图布局也符合两百年前清朝中期的海南状况。彼时满汉及汉化的少数民族(苗族、熟黎)占据了海南省沿海所有区域,未汉化的黎民(生黎)聚居在海南腹地,内外出入关口有绿营军的营汛把守。故琼中、白沙、屯昌、乐东等县尚未建立。清政府当时的主要任务是教化黎人,获取当地物产,并防止反抗暴乱。
《琼郡舆地全图》局部:琼北区域
因此,黎人风俗图画都集中在全图中部,周边州县、海边出现的人物,都是汉人官吏、百姓装扮,仅有少量黎人与汉人交流的画面。尤其是在汉人密度最高的琼北地区,无黎人出现,仅在文昌区域有貌似强盗打劫情形,服饰打扮亦非黎人(见上图左下角)。
在全图上中部有一处很特殊的画面,描绘的是一位顶戴花翎穿补服官员坐在便椅之上,旁有多位侍从、衙役,两黎人男子跪于地上,显然这是个诉讼判案的场景。场景被设定在生黎聚居的五指山、乐东区域,距离海边的州县城垣甚远。
《琼郡舆地全图》局部:官吏教民
这一场景的设置点明了本图的制作目的,是为了宣扬当地官员深入海南腹地执行法律、管理并教化黎人。《琼郡舆地全图》长达1.84米,若挂于墙上,这一画面位置正是观看者眼睛——或略仰视——的高度,即所谓看图第一眼的位置(见下图红圈处)。作者将全图唯一出现的官宦绘于此,用意昭然。
《琼郡舆地全图》局部:全图上部
据此可以判别,《琼郡舆地全图》绝非民间把玩的猎奇图画,而是用来进献给上级官府甚至朝廷的地图,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读图密码:何为“顶魁”?
解读此图风俗画面,首先应识别画面中人物的身份。《琼郡舆地全图》的人物尺寸较小,绘制简略,仅能从人物的服饰打扮进行辨别。汉人的官吏、仆从、商人、行脚、农夫等较好辨认,图中的黎人也有较明显的特征。以上图为例,官吏、仆从、衙役皆戴帽,着全衣,穿鞋,而黎人则赤足、赤膊,仅着兜裆裤。
全图中黎人多为青壮年男女,也有少量老人幼童,场景不同,服饰并不统一。如何进行细分?第一个风俗画《对歌》可作为很好的例子。
《琼郡舆地全图》局部:对歌择偶
原文:黎人顶魁,每于春夏,在深山旷野间,男女娶(聚)会,唱歌答通情,两相自配。父母而不知禁,养儿,方谓媒之聘也。
解读:这一画面描绘的是黎人青年男女通过对歌自由恋爱的习俗。父母不禁止,自由同居,生育之后才找媒人下聘礼。这也是西南很多少数民族的婚俗。
图中有四位黎人,读者很容易看得出是两男两女。然而,以赤膊、穿衣就准确分辨男女么?不是的,全图中有截然相反的例子。
辨别雌雄的奥妙在本文中的“顶魁”二字。我猜测作者是特意将这一似乎与画面内容无关的词放在画卷的下部中央(见下图红圈处),如果观看者仔细看图,按一般习惯展开画卷,这幅图是一个出现在观者眼前的黎人风俗画面,这段文字也是首先被阅读的。
《琼郡舆地全图》局部:全图上部
什么是“顶魁”?词典中没有这一词汇。笔者查阅了本图及其它“琼黎图”的相关研究论文,似乎所有作者都绕过了这个词汇,未做解释。
某百科相关条目中的译文
如果不是画家笔误,这个词汇必有含义。笔者分析,顶魁是指黎人成年男子特有的发髻装扮。魁即“魁头”,《后汉书·东夷传·韩》:“大率皆魁头露紒,布袍草履。”李贤注:“魁头犹科头也,谓以发萦绕成科结也。”
“魁头露紒(通结)”就是少数民族不戴头巾帽子,而将头发挽成的发髻(结)裸露在外的习俗。这也是华夏民族与少数民族装饰打扮最大的区别,所谓中原文明的“衣冠南渡”,强调的就是着衣冠的汉人与长江中下游南方民族的文化差异。清代以前汉人成年男子挽发髻,但不允许裸露在外,必须着冠,无论是官帽、方巾还是草帽,
黎人成年男子的魁头形式更特别,他们将发髻结在额头上,即所谓“当额作髻”。这一风俗在清代后期才逐步消失。这是由于清朝强力推行剃发令,要求汉人剃光前额,改发髻为辫子。清后期对海南统御力加强,必然就推行那套“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屠刀政策,黎人将发髻顶在额头上,显然更不行。
1928年,法国神父萨维纳在海南岛腹地拍摄到当地生黎。
H. Stübel, 1937, abb.61
照片中这位高大健壮的黎人,额顶发髻,披发、赤膊、赤脚,下身着汉人称为“包卵布”的遮羞布,与《琼郡舆地全图》的描画基本一致。这就是“顶魁”装扮。
男女老少之辨
《琼郡舆地全图》中黎人女子,头上画双髻。是两根冲天辫还是双丸子头?或者陈妍希版小龙女那种雷死人的造型?
都不是,依据现有资料,黎人各个支系的女性都采用中国最传统的束髻于脑后的发型。穿上衣或无领对襟,或无领不开胸的贯头衣,下着短裙(筒裙),赤足。
纺布的黎人妇女 1931年
《琼郡舆地全图》为何将黎人女子画成双髻?笔者以为有两种可能。一是画面人物太小,画双髻区分度明显。另一种更大的可能性是,画家对海南民风仅有粗浅的了解,绘制时想当然而已。
后者从图中对黎人男子发髻特征的刻画也能看出。
《琼郡舆地全图》局部:抢婚
图中所有黎人男子的发髻都被绘制于头顶偏后,留有清人剃发后的光额头,显然这与实际情况不符。
即使有这种绘画的偏差,本图作者在有限的人物尺寸内给出了如此明显的性别分辨方式,还是为读图者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观看风俗画,性别若是搞不清,可就不知道差哪儿去了。
《琼郡舆地全图》局部
以上图为例。上右赤膊耕作的是成年男子,穿衣提篮送饭的是黎人女子(双髻不明显),没留额头发髻的是孩童,图中下部两位都是女子,穿对襟有袖上衣,即使其中一位挑担子裸腿,像个穿兜裆裤的男子。
下图更是典型。两位男子坐在黎族传统船屋中,地上赤膊干活的却是黎人女子。画家很贴心地画了这两位的胸部,并有文字解说,其实看头上的发髻就能知道人物的性别。
《琼郡舆地全图》局部:舂米
“顶魁”的深一步解读
综上,“顶魁”二字是解读本图风俗画面的密码。需要说明的是,黎人有多个支系,并非所有支系男子都是“当额作髻”,依据现有老照片和本图中的描绘,黎人幼童也不采用这种发型。
“当额作髻”显然是将发髻作为性象征,理应是成年男子的标志。就如传统汉人习俗,幼童时梳双髻(总角)或披发(垂髫),到了十五岁,就要束发成髻(男子),女子则结髻穿簪(及笄),男子到了二十岁(弱冠之年),应行戴冠成人礼。
我们再来看这段原文:“黎人顶魁,每于春夏,在深山旷野间,男女娶(聚)会……”
翻译成现代文就是:黎人到了顶魁之年(成年),春夏两季之时,男女在深山旷野间聚会……
黎人的顶魁之年,应在十四五岁,彼时束发成髻于额头的,标志已为成人。黎人风俗,男女十四五岁可以自由恋爱同居。热带人成熟的早,下图左侧的顶魁骚年,也就是这个年纪吧?
黎人战士 1931年
有了读图的密码,就可以深入理解《琼郡舆地全图》的创作目的和其中的风俗画面,若是细究,还能分辨出图中的生黎、熟黎。
对全图十几幅黎人风情画的解读和创作总结,留待下篇,敬请期待。
说明:本文依据美国国会图书馆(http://lccn.loc.gov/gm71002478)高清图像文件(11719像素×23437像素),除锐化外未做后期处理。由于笔者对海南省黎族文化认知有限,解读必有谬误,敬请批评指正。上篇海南古今地名解析一文发布后, 得到了多位网友的指正、纠错,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题外话
为什么满大街的汉服和屏幕中青春古装剧,总是看起来不伦不类?且不说那些留着现代发型的,即便古装发型也常常是牛头不对马嘴。大姑娘小媳妇挽双髻装幼女,老爷们披头发扎马尾玩十六岁花季。这是古装?陕北大叔都知道要戴个白羊肚子毛巾。
若是在古代,胡乱着装出门,会被拖县衙门口打板子的。就如本图清朝官吏教化黎人的场景:听话老爷给你主持公道,不守规矩旁边有衙役举着水火棍,随时随地扒掉“包卵布”,按地上打得你屁股开花,谁让你脑门上顶个JJ在我面前晃悠!
原创图文,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