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文化 | 三峡古桥
一座桥,便是一个传奇,是非凡的人间奇迹。一座桥,也是一段历史,是时代精神的折射。三峡古桥,不仅展现了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还成就了丰富而独特的桥文化,是历史长河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万州天生桥——石琴响雪。方本良供图
人间天生桥
三峡地区溪河纵横、高山峡谷密集,众多古桥如一颗颗耀眼的明珠,镶嵌在江河、沟壑之上,闪闪发光。三峡古桥中的天生桥由大自然所“造”,仅在重庆已被发现的天生桥就达到几十处,虽算不上神奇壮观,却也奇异秀丽。
重庆万州城区苎溪河上有一块天然巨石横架东西两岸,犹如一把专门置放的古琴,当地民间传说,鲁班的徒弟赵巧儿从这里走过,脚下便生出此桥。在这块巨石的背后有一个缓缓的石坡,河水潺潺流过石坡形成了瀑布,跌入到下面的浅凼中,河水再从这块巨石下的缝间流出,形成第二个瀑布落入一个深潭中,迸发出贯耳的响声。据史料记载,清雍正年间,夔州知府杨本源来到此处后,触景生情,在巨石的内侧题刻“响雪”,又在外侧刻下“石琴”二字,此后万州人便称之为“石琴响雪”,后来这座桥还被列为了“万州古八景”之一。
“石琴响雪”长约30米,宽约3米,厚2米多,自古便为苎溪河两岸民众的出行服务。相传李白在万州西山崖下(后称“太白岩”)读书、吟诗感到疲倦时,曾漫步此桥。因沾染了诗仙的“灵气”,后人又称这座天生桥为“天仙桥”。
三峡地区的岭谷地貌特点,造就了很多天生的石桥奇景。这些天生桥连接着小溪两岸的古道,矗立在青山绿水之间,每每观之,都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原始“跳蹬桥”
除了天生石桥外,三峡地区最原始的越溪过沟方式,是在溪沟流水较浅的地方,简单地安放一个个石墩,行人跨过石墩便可越过溪沟,而这些石墩被形象地称为“跳蹬桥”,这也算是三峡古人建造的最早的桥。
在三峡地区,重庆忠县的跳蹬桥颇具特色,多达356处,有几十处集中在忠县城北涂井乡境内的汝溪河上,距今已有670多年历史的金银跳蹬桥便是其中之一。据了解,这座桥是在元惠宗至元五年(1339年),由忠州(现忠县)人任宗海、赵瑞募资修建的,由125个高达2.2米的石墩铺设而成,铺设总长达到113米,在清雍正九年(1731年)和1939年还进行过两次补修。据当地人讲述,1958年大炼钢铁时期,钢铁厂运送货物的车辆需要过河,为求简便,群众便在跳蹬上铺设了石板作为桥面,跳蹬桥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座石板桥。后来,由于忠县地区雨水丰沛,汝溪河暴发洪水,跳蹬桥上的石板被全部冲走,跳蹬桥又恢复了原貌。而在三峡水库区蓄水后,江水也逐渐漫进了汝溪河,金银跳蹬桥便永存河底。
忠县汝溪镇因汝溪河流经境内约10公里而得名,在清澈的河面上,不时可见一排或长或短,明显留着岁月痕迹的石墩静立水中。在汝溪镇东侧不足3公里的河段上,就有木应山、长溪沟、白水堂三座跳蹬桥,每座桥的石墩都在50至70个左右,它们历经了百余年的风雨,见证了汝溪河两岸城镇的变迁,声名远播,每年都引来不少游客亲自跨上石墩感受一番。
在汝溪镇境内的汝溪河上,还曾出现过一座126个石墩的跳蹬桥,据说,这座桥每隔20个石墩设立一个石柱,并在石柱上穿过一根铁链作为扶手。后来,走这座桥过河的人越来越多,但雨水丰沛时期,河水便会漫过石墩导致人们无法通行,为了大家的安全,1918年,该桥被升级为24孔,宽1.5米的石板平桥;1958年,又升级为用木板作桥面的堤坝式石墩平桥;1966年,三峡地区修建万(州)忠(县)公路时,此桥便被拆除,变成了124米长的5孔圆腹型空腹式石拱桥,这也是忠县第一座公路大桥。
虽然现在三峡地区的古桥和现代桥梁星罗棋布,但因跳蹬桥建设过程简单、成本较低,目前仍在很多溪沟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索桥和浮桥
三峡地区的古索桥和古浮桥都源于战争时期,最早在三国时期,吴国为抵挡晋武帝司马炎的进攻,在三峡西陵峡中设置了拦江铁索,还在江中暗置了铁锥。然而在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正月,益州刺史王濬得知这个消息后,制造了几十张大木筏连成一个整体,并在上面捆绑了许多身穿铠甲的稻草人,随后下令让水兵推着木筏前行,在前行一段时间后,江水中的铁锥便扎在木筏上,被顺利清除了,进攻的士兵们随即点燃了事先准备好的饱灌麻油的竹缆,烧融了拦江铁索,虽然吴国的计谋就此失败,但这段历史为索桥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三峡地区首次建设索桥的是南北朝时期的北周大将陆腾,天和五年(570年)春,为了方便军队从西陵峡北岸运送军粮至军营,他下令在西陵峡南北两岸横拉起粗绳,再编结苇草作为桥面铺成了索桥,运送军粮的马车可通过简易索桥顺利运输。当时,与之抗衡的陈朝得知消息后想出一计,下令让士兵在楼船上捆绑了许多长刀,并将刀刃朝上,随后放船顺流而下,当船从索桥下经过时,自然地割断绳索,同时也断了北周的军粮运输线,这也成为了一段经典的历史,为后人所津津乐道。
宋太祖赵匡胤为一统天下,出兵伐蜀。北宋建隆三年(962年),蜀国军队在瞿塘峡口架浮桥,并在上面放置三重木栅,在浮桥附近的两岸设置了炮台,严密封锁过江通道。乾德二年(964年)十一月初二,赵匡胤下令让军队水陆结合进攻蜀地,派遣北宋将领刘光义领兵2万,自湖北省秭归县沿着江水上行,在距离瞿塘峡10多公里的地方登岸,随后步行靠近蜀国军营驻地,率先摧毁了两岸的炮台,接着又破除了蜀国的锁江浮桥,一举攻下夔州(现重庆奉节县),为最终消灭蜀国取得首捷。
瞿塘峡口因险隘易守,历代在这里设置拦江浮桥和铁索防御外敌侵入的故事屡见不鲜。三峡水库区蓄水前的枯水时节,在瞿塘峡北岸草堂河口的石盘上,有两根高2米余,直径0.4米的系索铁柱,其中一根下部残存有“大将军徐……”的字样。据考证,这两根铁柱系南宋夔州守关大将军徐宗武于景定五年(1264年)所铸,用于拦截元军的船队,当时设置的横江铁索链有7条,链长达900多米。
南宋时期,涪陵蔺市的江面也曾有一座浮桥,因抗击元军的征伐而闻名。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一月,元军名将纽璘攻占涪陵后,借川江冬天枯水期,在涪陵西20公里的蔺市镇江面架起浮桥,断绝航道,并派兵驻守在浮桥的南北两岸,以阻挡宋朝援兵入川解困重庆。四月,宋理宗赵昀下令派遣吕文德率兵溯江西上,增援重庆。六月,吕文德利用川江汛期的有利时机,一举攻断了纽璘架设的浮桥。这例战事后来被称之为“蔺市浮桥之战”,很多史料上都有较为详细的记载。
许多古桥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一座桥,便是一个传奇,是非凡的人间奇迹。一座桥,也是一段历史,是时代精神的折射。这些桥,不仅展现了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还成就了丰富而独特的桥文化,是历史的长河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陶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