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古龙、梁羽生:作品金句频出,展现百味人生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是武侠大师金庸先生给他的长篇小说所写就的一幅对联,提到了他的14本小说。
金庸开创了一个属于武侠的时代,作为那个时候最为特殊的存在跟他一样作为那个时代奠基人的还有古龙与梁羽生。
金庸、古龙、梁羽生构成了那个时代中国人共同的武侠记忆,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武侠文的年代。
1. 武侠时代
金庸、古龙、梁羽生被称为中国的三大武侠宗师,他们写的小说风格迥异,但是无一例外都是开山鼻祖,在那个精神匮乏的年代,这三位大师开创了一个武侠时代,甚至于武侠小说这个名词都是因他们而诞生的。
1954年,任《新晚报》编辑的梁羽生首次开始发表武侠小说《龙湖斗京华》,从这一刻开始,完全开创了一个属于武侠的时代。1955年,金庸也在《大公报》上与梁羽生一起开设了专栏连载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
1960年至1963年,古龙也开始在试笔阶段发表了第一部武侠小说《孤星传》。至此武侠三大宗师开创了一个属于武侠世界的疯狂年代。
梁羽生作为最早一批的创作者,有开山辟路的作用。当时在《大公报》上连载的小说往往是人们购买报纸的重要原因之一,梁羽生虽然是最早写武侠小说的一批人,但金庸却后来居上成为这个领域的佼佼者。
金庸又在《明报》上连载武侠小说,当时的港人往往为故事中的人物牵肠挂肚,有一次金庸写死了一位重要人物,甚至有人寄刀片给金庸用作威胁,因此金庸所作基本上都是以时代为背景,结合人物的发展,有着很深的历史底蕴与空间架构。
而古龙作为台湾作家,大量接触西方文学,作品杂糅了东西方的色彩,与金庸的正相反,古龙架空历史与空间,突出人性,另辟蹊径成为另一位金庸的继任者,他的作品改编的影视剧也同样受到大众欢迎。
到80-90年代,金、古、梁的武侠小说传入内陆,更是掀起一片热衷风潮,很多学生都在上课时偷偷将武侠小说藏于书桌中观看,巅峰时候几乎是整条街道的书店都摆满了他们的小说。
2.名句金句
除了这些代表各自作品风格的经典句子,他们各自的作品也是金句频出。
'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与其天涯思君,恋恋不舍,莫若相忘于江湖。'这句出自《天龙八部》的句子,道尽情感一事,最终莫过于相忘于江湖。
'无论谁都应该先学会责备自己,然后才能责备别人,否则就表示他只不过是个没有长大的小孩子。'这句出自《大人物》的句子,表达了人要先学会反思,不要凡事都将责任归咎于他人人才能进步的道理。
'莫问前程有愧,但求今生无悔。'这句出自《七剑下天山》表达了人不能回头望,只能求自己做事无悔,莫要对已经发生的事情感到后悔。
武侠大师们的作品,他们书中的话,说尽了人生,这也是他们受到风靡的原因,里面或多或少都有着我们普通人的影子,或向往、或相同,有时候武侠小说就是一面镜子,照亮与唤醒自己的内心,学会人生的道理。
3.人生如镜
所谓武侠,不过是现实世界中的一面镜子,有时候是向往与理想,有时候是真实与现实,这些大师的作品或多或少都从各个方面展现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与百味人生。
如金庸笔下的乔峰,纵有绝世武功,也免不了为奸人所害,爱人身死。最后为了宋辽两国的和平,折断箭矢求得和平,然而于忠义上来说,乔峰乃辽人却胁迫辽帝,乔峰自知内心有愧,只得自尽于雁门关。
这是一个典型的悲剧式人物,正契合于金老先生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观点。为国只得牺牲自己的性命求得和平,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有的只是曲折与难两全。
如古龙笔下的傅红雪,生来只是为了复仇,然而到最后才发现生来只是别人复仇的工具,他孤独痛苦,甚至也失去了爱情。
有的时候人生亦是如此,为了眼前事,而忽略了很多身边人,自己所拥有的的。正如古龙所写'天涯远不远?不远!人就在天涯,天涯怎么会远。'有的时候自己已经身处天堂,不要忘记自己所拥有的,学会珍惜身边人与事。
'亦狂亦侠真豪杰,能哭能笑迈俗流。',以侠为重是梁氏武侠小说的一个核心点,梁羽生笔下的人物自然也是一片侠气,很多主角都是书生意气,能文能武。梁羽生心目中的武侠倾向于出身名门,既有文采又有武功,对于权谋与权威不屑一顾,真情一片,侠骨丹心。
而以侠为核心点的武侠概念自然也对当时的时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当时刊登在《大公报》上的武侠小说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港人的思潮。
梁氏武侠对于时代的责任意识决定了'以侠胜武'的观点,对于一个时代的责任感也跃然纸上。他突破了仅仅局限于江湖仇杀的武侠,把武侠的观念贯彻到时代的发展。
梁羽生也曾像金庸一样为自己写了一副关于自己作品的对联'侠骨文心笑看云霄飘一羽,孤怀统揽曾经沧海慨平生。'由此可见梁氏武侠之侠气。
当然这些角色都融入了大师们对于人生的思考,自身的际遇、情感与想法很多都如同现实的人一般,他们书中的话,不仅说尽了人生,也表现了很深的思辨性与文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