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高三学生作文之批改评点‖《点亮心灯》

一、文题呈现

(南京市、盐城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一个人迷路后,多半有三种可能,一是寻找引路人,二是寻找同样迷了路的人,三是寻找自己。

二、学生作文
高三作文评点‖  《点亮心灯》
点亮心灯

(既然你确定写议论文,就好好拟就观点鲜明的议论文式题目,不要采用散文式题目,考场作文要针对自己的文体,题目要切题,响亮!)

夜读今何在文章,写悟空在西游途中迷失心路,臣伏在如来脚下,对着自己曾经的同伴动手……渺渺多年,一棍下化为泡影。不禁长叹起身:我们都曾身处迷途(也会身处谜途),(唯有)点亮心灯,找回自我,方能再度启程。(导入虽然新颖,但是故事的内涵和自己的观点没有必然联系,考场作文的开头千万不能出现任何差错。)

迷途,是吞噬人意志的深渊,因为你辨不清方向,你无所适从,兜兜转转却惊讶于一片茫然。而在心中点起的长明灯,是希望﹑坚持﹑信念,让心灵拔节而起,笑傲前行。

东野圭吾在其力作《时生》中就描述了一位浑浑噩噩的主人公。他没有稳定的工作,没有家庭,过着最底层的生活……他陷于生活的泥潭里,匍匐着,麻木不仁着。但他最终在时生的感染下重塑自我,将温暖传递,他点燃了一盏连绵不绝的长明灯,从迷途中挣脱。(这个例子你没有写出主人公在谜途的过程如何寻找自己的过程,只是突出他在别人的感染下重塑自我,那么如何重塑自我的?为什么不分析出其自我寻找,点亮心灯的过程?)

多年后,他组建自己的幸福的家庭,并为儿子命名为时生。我想,倘若不是他只会是麻木行尸走肉(病句,没有读懂你的意思)。点心灯一盏,救世人一生﹗

人非神,总会有途中迷失。像海上钢琴师那般不渝始志者毕竟太少,当然,像《1084》那样极端专制的,也总是个例。更多是平凡的我们,似殷勤的工蚂,不断机械的搬运食物,偶尔做着一飞冲天的传奇梦。身处此境的我们又该如何点亮那盏长明灯呢?(请在迷路的情境下分析)

首先,要发现生活中的美好。苏东坡有《赏心十六事》,其实人间百种,欢喜之事何止十六种。簌簌樱花散,落行人肩头,坠流水溪中,向着暗处摇曳,此虽平凡之事却亦有一般风韵。这便是为灯塑形,将美好的心愿安置灯中。

其次,要坚守自己的信念。古来圣贤者寂寞不假,唯有饮者留其名却不对。古者只有有建树者方得流芳,君见长安当年酒肆,酩酊醉汉中又有几人流扬百世?切不可因一狂语而易己之志。这便是将那长明灯稳置心间了。(这两段文字是万能写法,考场作文应该绝对回避)

一个人迷途之后,自会苦思冥想,燃动精神去寻求,倘万念俱静之瞬,忽似当年菩提树下的顿悟,那心灯便会被点亮,从此伴随我们度得慢慢永昼。如此一番,方是将心灯长存。

“人不是静物,而是蔓延在草原上随风而起的韵律。”自由思考下,我愿世间所有迷路之人,都得以点亮心中长明灯。(名句的内涵和观点依然不配套)

三、作文点评:

你能从材料中选择自己的观点,进而去分析为什么要找回自己,以及如何找回本自己,分析能力和语文素养都还不错。

但是精准审题立意的能力,分析能力还是有所欠缺。其实就你的选择来说,就是回答在迷路的时候为什么要寻找自己,怎么样寻找自己的问题,同时可以结合其他两种选择进行比较,进而行文。可是你的文章根本就没有进行比较,更没有自始至终扣住“迷路”(甚至换成了点亮心灯)这个前提,点题扣题也做的不够。得分:50/70

希望后面作文的时候仔细进行审题立意提纲训练,在作文立意定生死的今天,写什么比怎么写更重要。就你的语文素养看,怎么写不是问题。今天把我学生的审题立意提纲发你参考,三五次这样的训练,你的作文定会提高。加油,祝成功。

                     (高分作文审题立意训练提纲)

四、审题指导
一、材料具体解读:

词典对“迷路”一词有两种解释:1.迷失道路。2.比喻失去了正确方向。显然材料中的 “迷路”的“路”强调“路”的比喻义,“迷路”是指失去了人生之路、追求之路、探索之路的正确方向,陷于迷茫、徬徨之中。客观上是在歧路时,不知哪一条是正确的道路,陷于选择的痛苦; 二是无路可走,徬徨找不到出口,苦苦求索; 主观上是失去了信仰,不知奋斗的方向;迷失了本心,不知对错,没有了是非;迷失了爱心,不知帮与不帮、救与不救, 痛苦挣扎;失去了追求,不知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失去了同志,四顾茫然,孤独无助;失却了自信,不知未来在何方 ?为什么会“失去了正确方向”?世界太精彩,诱惑太迷人; 追求太漫长,自己有怀疑; 别人有成就,相形见已拙;自己要什么,始终不清楚; 勇于去探索,求索无答案。

“迷路”是命题者设置的作文情境和前提,考生必须在这个条件下思考接下来的三种可 能。 “寻找引路人” ,处在迷途的人最先想到的是得到别人的帮助,引路人是先行者、示范者, 能引领迷路的人走出迷宫,能点醒路人,能让行者少走弯路。正确的引领能给人带来光明, 走向新生;但如果不正确的引领可能会让人身陷泥淖,难以自拔。

“寻找同样迷路的人”,“同样迷路的人”可以同病相怜,可以相互温暖,可以分享成功与失败,可以分担孤独,可以共同前行。总之,可以找到走出迷路的精神动力。

“寻找自己” ,引路人不一定可靠, “同样迷路的人”不一定找到,世上没有救世主,要找到自己的路最终还要靠自己。“寻找自己”是要搞清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找回自信、找准方向,找回坚强,拒绝诱惑。 “牢记生命的理想,别被生活的愚妄蒙蔽了视听” ,只要心中永远挂着一盏明灯,永远把握住明确的目标,就一定会走出迷途。

由此看来:这则材料属于生活现象类叙述材料,因此我们在审题时就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上升哲学层面来分析。材料叙述的情境是“迷路”,并提供了三种可能解决的方案,第一种和第二种情况属于寻找外在条件,“寻找引路人”,指希望得到“高人”指点,走出困境;“寻找同样迷路的人”,指的是希望得到“同病相怜之人”的帮助,总结、交流,或许两个人团结合作一下,也能走出困境。第三种情况属于从自己角度寻找内在因素,重在反思不足,依靠自身强大的造血能力,也能走出一个崭新的自我。

二,材料立意分析:

这是一则材料作文题,在“迷路后”这个前提下,揭示了“三种可能”的选择(“寻找”)。

一般说来,“迷”是迷失、迷惑的意思,“路”是通往目的地的路径,“迷路”指迷失道路或迷失方向,也可比喻走上错误的人生道路等。它不等同于“苦难”“逆境”“坎坷”等,必须和“迷失”“迷惑”等相关。

“迷路之后”,人们会出于本能、感性或理性,寻找出路,做出选择,而不同的选择往往反映了不同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

“寻找引路人”,依靠有经验的人带领,直接走出迷途,这是近乎本能的选择。(“引路人”也可以是书籍或文学形象等,不必特指现实世界的人)

“寻找同样迷了路的人”,相互借鉴,集思广益,排除各种错误的“可能”,相互鼓励,寻找出路,这也是常见的选择。

“寻找自己”,通过反思目标与道路选择,发现自我存在的问题,重新调整方向,这是注重自我内在反省的选择。

三最终确定立意:

基于以上分析,考生可从下面的角度立意:

1.整体立意。如:

①在借鉴别人意见和获取别人帮助的基础上反思自我,才能真正走出迷途;

②一味依赖外在的引导与帮助,缺乏向内的自我反思,往往是盲从;

③究竟怎样“寻找”,取决于“迷路”的原因;

……

2.任选其中一种“可能”立意。如:

①迷途中寻找引路人,就像暗夜里寻找光;

②身处迷途,集思广益比刚愎自用更明智;

③只有找到自我,才能真正走出“迷路”;

……

以上角度可以肯定,也可以理性批判。

【写作建议】

1.扣住“人在迷途”写三个“寻找”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只要言之成理就行。

2.记叙文如果能从成长过程中的一人一事一物入手,写出迷路后徬徨,如何得到引路人 的指点或自己战胜自己,最终走出困境的过程。 “四两拨千斤” ,当属好文。议论文视写作重心不同,重点回答 “为什么 ” ,为什么迷路时需要引路人?为什么迷路时需要同样迷路的人? 为什么迷路时找回自己最重要?找回自己的什么?

3.也可进行“人在迷途”寻找出路的三个可能的对比:寻找引路人和寻找同样迷路的人都是寄望于他人,而寻找自己是根本,战胜自己才能走出困境,从而突出求人不如求已,找到自己永不迷路的主题。

4.如果写成“在黑夜里你不必担心迷路,你还有欣赏夜景的选择,这样,当你穿透黑夜, 会发现走过来也是一种享受。 ”视为不扣题。

5.“老马脚下不迷路” ,也视为不扣题。

范文欣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