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的芬芳:谝一谝那一年从苏勒图中学走出来的农村娃们(下)
本文作者:翟存柱
我们都到了过五奔六的年龄,这个年龄的人总会不由自主地回想过去,也会情不自禁地总结自己。我总结自己的时候实际上也是在归纳我们这一波人,因为这几十年过来,虽然我们每个人的路径和收获各不相同,但大家所走过的心路历程大致是相同的,对生活、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也应该有很多共同点。因为我们都孕育滋养于同一片贫穷的土地上,我们都是从落后乡村走出来的农村人。这里,让我的感悟就聚焦在我们“农村人”这个话题上吧。
童年时,我们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我们因此自惭形秽,羡慕传说中的“城里人”,并渴望有朝一日能够成为他们中的一员。长大了,我们终于成为“城里人”了,人家还是把我们称作“家在农村的人”或“从乡下出来的人”,简称还是“农村人”。看来,“农村人”这张标签,就像胎记一般注定是要一辈子贴在我们身上的。这张标签曾经让我极度无奈,最终又给我巨大满足,曾经让我严重自卑,最终却又使我倍感自豪。总之,我过去这几十年的“荣辱成败”,或多或少、或深或浅、或直接或间接,均与这块烙在身上的 “胎记”有关。
我们小时候的生活环境大同小异,各自没有多大反差,也很少相互攀比。由于每个人的心理都是平衡的,所以大家过的虽然很穷苦,但活得都很快乐。
我们的改变从进城开始。就像当年城里的知青下乡接受改造需要经受痛苦的身心考验一样,我们农村人进城改造自己也要经受一番煎熬的心灵蜕变。像我这样土得掉渣的农村娃,当年进城后面临突然发生的巨大改变,心理落差还是非常大的,由此产生的自卑心理也是很强烈的。我感觉,对我及我们来说,如何迅速从自卑中走出来,需要独自经受一次心理上的蜕变过程,这一过程的长短和快慢涉及个人内在的感悟能力和外在的适应能力,这两种能力的深浅与强弱又直接关涉我们最终的蜕变质量,从而间接影响我们一生的“功过得失”。
蜕变并不意味着丢掉自我,而是让自己完善升级,就像蝴蝶自虫蛹蜕变而来,蜕变只是让她们变得更加美丽,而自己的昆虫身份却永远不会改变。我们从小的生活环境造就了我们具有共同的意蒂牢结(Ideology,意识形态)。不管我们的个性差异如何,这种共同的意识形态无可避免地构成了我们共有的基质或特性,其中既有制约我们进步的负面成份,也有引导我们发展的正向能量。所谓蜕变就是退掉负面的成份,提升正向的能量,而且二者呈反比促进,相辅相成,甚至可以相互转化。那么什么是我们农村人与生俱来的负面成份?哪些又是我们得天独厚的正向能量呢?对我们来说,虽然因人而异,但大体模自一具。当然,每个人的理解和体验肯定是不同的,下面仅为我个人的观察和体会,同学们如有共鸣则鼓鼓掌,不合心思也不要骂!
我们从小生活在中国社会的最底层,所以进城后便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自卑感。自卑心理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对未知的客观世界趋于保守退缩,对自己的主观能力缺乏应有自信,由此会引发出一系列深远的负面影响。比如,对生活的追求往往小富即安,对工作的态度常常得过且过,对前途和未来总是缺乏憧憬。在个体上的表现通常为兴趣爱好狭窄、生活情趣偏差、欣赏品味不高、择偶标准低下,年轻时思想守旧,中年后未老先衰,多注重物质享受,少关心精神境界,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所以,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蜕变,蜕变使我们的灵魂升华、“境界”升级,而“境界”规制着每个人的生命质量和生活层次,鲤鱼只有跃出龙门才可能游的更远。
境界的提升不仅能克服上述负面的影响,而且可以使之转化为正向的能量。我们身边有很多“功成名就”的农村人,他们之所以获得“成功”,当然是因为他们进城以后能够彻底蜕变,超越自我。他们儿时的自卑心理不仅被彻底克服,反而转化成无尽的动力。他们对生活的追求不再是小富即安,而一定要出人头地,对工作的态度不再是得过且过,而是必须不断超越,对未来的希冀不再是缺乏憧憬,而是绝对得光宗耀祖。但是,境界的提升似乎也有某种向度和量度的问题,如果方向正确、把握适度,则可以使我们真正提升到更高的境界。反过来,如果量度极端、方向扭曲,虽然看上去似乎升级了,但实际上不仅未能发挥正能量,反而会扩展负影响。由于向度和量度的截然不同,所谓成功的人们最终会演化为完全不同的两类人,一类是在蜕变过程中能够将先天缺陷有效扬弃,把自身优势最大发挥的人,他们往往表现为胸怀宽阔、气壮山河的血性汉子或虚怀若谷、低调内敛的谦谦君子;而另一类人则在蜕变过程中追求极端,走火入魔,他们克服了极度自卑后又走向了严重膨胀,这类人一旦获得自己的成功,常常变成为小人得志的官僚或炫耀浮华的土豪。显然,他们的境界并没有提高,因为他们始终没有超越那一亩三分地的境界。
我们自己必须承认,我们农村人有着与生俱来的局限性,比如城里人所说的“小农意识”。这种局限性需要我们花一生时间去克服。我们自己也应该看到,农村人有着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那是我们特有的精神品质,诸如吃苦耐劳、老实厚道、克勤克俭、无私奉献……
我们必须领悟到自己先天既有的优点,才能从内心深处克服与生俱来的缺陷。记得刚上大学时,为了克服自卑心理,我暗自对比了班里同学们过去的教育环境与当下的学习成绩。对比的结果是,以他们的环境才取得这样的成绩没什么了不起,以我的条件能够得到这样的成绩非常不简单。当时做这样的比较只是为了让自己迅速找回自信,是为尽快适应环境所采取的“阿Q 疗法”。但以后几十年的人生阅历,让我观察到并越来越坚信,我们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后来的发展普遍比较好,如果排除家庭关系等外力因素,大多都超过了条件与资质与之相当的城里同学。其中的原因正在于成长于落后农村的经历给了我们某种得天独厚的优势。自古肉食者兼愚,贤达尽在布衣间。这段童年的经历对我们的人生不仅不构成缺憾,反而是一种莫大的优越。
我的感悟是,能够从如此贫穷的家庭和落后的教育环境中走出来,说明我们的“智商”优越;作为农家子弟自幼就养成了勤劳克俭、锲而不舍的习惯,注定我们的“情商”优越;从小在条件艰难的生活环境中经历挫折和磨难,造就了我们的“逆商”优越。据说,一个人一辈子只要“一商”突出就“万难不惧”了;“两商”突出就“随心所欲”了。在我看来,毛泽东最终能战胜蒋介石,仅是因为毛比蒋高出 “逆商” 一筹而已。上天赋予了我们“三商”兼备的潜质,如果认真,这世上还有何事不能成就?万事还有何难不可克服?
我坚信,当我们农村人抖落满身泥土的时候,浑身必将散发出悠长的芳香!
最后,诌两首七绝无题打油诗,权且作为本篇之结语或脚注:
(一)
旱地蛟龙困垅亩,
卧垅千年变泥土。
待到一朝天河来,
跃入东海任挥舞。
(二)
粗茶布衣四体秽,
玉食锦服八面威。
腹有诗书秽自洁,
胸无点墨威即摧。
该文作者是内蒙古察右中旗人,1979年毕业于苏勒图中学,考入吉林大学,在中国政法大学取得硕士研究生学位后任教于中央民族大学,后又创办北京中凯律师事务所,现任教于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本期幕后】
策划:安强
编辑:敏敏
校对:小娟
作者关于农村人的感悟是不是很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