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今日高考,探寻课改之路——从高效备考谈起
问道今日高考,探寻课改之路
————从高效备考谈起
2017年万众瞩目的高考刚刚落下帷幕,我就迫不及待地拿到高考题,逐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研究并对准高三学生做了摸底检测。几番探究后,我觉得用一个词来形容考题最确切不过,这就是“高冷”,它的高冷让全国奋战在一线的地理教师尽皆高呼:“学的没考,考的没学”,纷纷哀叹“白复习了”。而从学生作答情况反映出来的个体差异现象更使我始料未及,平时学习认真、基础扎实的同学反而做得不好。这种现象让我联想到中美教育的差别,中国基础教育远优于美国,而创新实践能力略逊一筹。教育专家们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也许就是借高考这个方向标来转变教育的风格与重心。现今高考已与多年前的高考大相径庭,考查最终目的、试题风格、命题特点逐年在不同程度上更新变化。那么,在新的高考背景下,我们该如何教?学生该如何学?课改该如何该? 成了目前我们一线教师钻研的重中之重。
应对新高考, 需要新能力。
1、咬文嚼字能力。例如全国文综I卷第1题,题干中写到“新叶呼之欲出”就暗示落叶特性,答案选落叶阔叶林就应题而出;再看全国文综I卷第10题,题干中明确地写的是年均气温而非最低气温,而大多学生却以最低气温来思考,所以,咬文爵字,准确地掌握题中信息才是正确作答的前提和基础。
2、脑筋急转弯能力,剑走偏锋,忌中庸。例如全国文综I卷第七题要么选地势最高的坡面,要么选地势最低的湖盆,显然湖盆蒸发量不是最小的,所以选坡面。
3、合并同类项能力。全国文综I卷第11题如果按地方时和最高气温计算比较耗时。倘若合并同类项,则会大大降低难度,提高做题速度,节省做题时间。山西与河南两地的地理环境较相似,差别微乎其微,而且本题是个单项选择题,二地要排除都排除,所以选新疆。
4、洞察秋毫能力。全国文综I卷第2题从材料“杂树丛生,灌木凌乱”我们可以看到明显的贬义色彩,不可能属于居民的爱好。答案是出题人精心设计的,所以必须与出题人之间心领神会的默契,才能选到正确答案。如何达到默契呢?你就要入庖丁解牛的态度,细化材料,把一大段的话,细化到某个句上,某个词上。
5、感同身受,身临其境能力。全国文综I卷第4题,考生如果能当换位思考,赋予自己造纸,油墨企业老总的身份,就可以站在他们的角度感受到他们集聚是为了减少广告推销费用的动机。正如演员想演好角色一样自己要先入戏,考生想做好题,就要先入题。
6、按图索骥能力。全国文综I卷第36题第(2)小题要求“据图指出与其他地区相比,中国公司在基洛萨附近兴建剑麻农场的有利条件。”图中右下角图例标有首都、城镇、港口、河流这些信息,很明显是要从这些角度来分析,那么结论就自然而然的出来了:靠近首都,基础设施完善;靠近港口,交通便利;靠近河流,水源充足。再看全国文综I卷第37题第(2)小题,本题要求“判断未受干扰时,阴阳坡植物多样性的差异,”根据图中的曲线材料可以轻松组织答案。一切尽在图中,心明眼亮即可。
7、突出重围能力。今年高考题另一难度点在于试题的迷惑性强,题干中有很多信息并不具备任何参考价值,它的出现就是作为干扰信息来干扰学生的,所以学生必须要大担、心细、坚决果断地忽略它们,在重重包围中提取有用的信息。
8、借力使力能力。 答案尽在问题中,从问题中找题眼,从题眼中找思路。再看全国文综I卷第36题第(1)小题,该题要求“根据剑麻生长的气候条件和用途,说明我国国内剑麻纤维产需矛盾大的原因。”本题的产需矛盾即为题眼,可以确立基本思路“产的少,需求多”,“产的少”从气候角度陈述,“需求多”从用途角度陈述。全国文综I卷第43题要求分析村民生活在村中对促进当地旅游业健康发展的作用。先分析题眼,本题的题眼是:村民、生活、村。结合材料,发挥想象从村民,生活,村的角度组织答案即可。地理没有太多需要记忆的内容,地理事实一般材料中都会告知。类似于数学中已知条件,需要的是逻辑清晰的推理论证,由已知推出未知即可。
面对新高考,需要新思考。为什么试卷高冷,因为学的没考,考的没学。仔细分析高考题,不得不承认现在高考已经步入反应试、反模板的阶段。纵观近几年的地理试卷,不难发现我们可以看到,试题的跨学科性、学科之间综合性越来越强,而且各个学科涉及程度也逐步加深。
(1)地理与语文联系。语文学科是基础学科也是工具学科,地理问题的解读需要理解能力,信息的获取需要阅读能力,答案的组织需要表达能力。但地理考察毕竟不同于语文,完整地解答既要立足于扎实语文的基本功又要利用地理领域的学科思维,既要准确把握材料,又要从地理角度加工材料,形成属于地理的答案。
(2)地理与数学联系。整个试卷有浓浓的数学思维渗透:例如,第6题,等量数理关系考察,盐湖面积稳定,说明蒸发量=降水量。第9题,膜内平均气温确定本质是个数学函数大小比较,第10题,研究函数曲线的关系。第37题的1,2,4更是研究自变量与函数的关系。统计分值一共30分。地理虽然归属是文科考试,大学中一直是属于理学范畴。毕业论文若没有数据,图表,没有函数则不上档次,导致毕业困难。高考命题人多是地理学科的专家教授,地理试卷明显有此特点:有数据,有图表,有理性数学思维渗透。
(3)地理与生物的联系。总结了一下今年全国文综I卷,在区区的七组题(4组选择题,3组综合题)中的四个主角色竟然全是植被——落叶阔叶林,葡萄,剑麻,怪柳。植被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一面镜子,以此为突破口不仅可以考察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而且可以使试卷的可读性更强,更亲切,更绿色,更生态。
面对新高考,需要新举措,做好加减法。
(1)试题选择:多做高考题,尤其是历年全国卷,反复做,不同省市高考题命题方向和特点差别较大。从历年的全国卷中找出命题特点,稳定性和多变性;多做高质量的模拟题,通过关注海宁中学,地理微学堂公众号,关注衡水中学大校试题方向,选一些高质量的新题;少做陈题滥题,垃圾题。在印刷水平高度发达、组题编题更加方便快捷的今天,无效甚至负效的试题泛滥成灾。被教辅,被无效的试题绑架,学生累,老师累,苦不堪言,结果越练学生越套路,而高考现在正在反套路,这种背道而驰定然导致备考效果堪忧。
(2)备考思想:多因题制宜,少模板套路。初期教套路,后期回归材料,问题,情景本身,因题制宜,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大巧若拙”、金庸小说里的至高境界无招胜有招。师傅讲经,徒弟悟道,尊重学生对新背景、新问题的第一思维。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多接触,把学生真正放到训练场上,才能真真实实地锻炼学生。平时老师掘地三尺,旁征博引,大讲特讲,看是讲透了,结果老师练上来了学生懵然了,因为减少了接触新材料背景的机会和时间,遇到新情境只能发懵。
(3)解题策略:多一些解题习惯养成的渗透,少一些考前说教。人们往往习惯考前谈解题策略应对技巧,不厌其烦地重复选择题该怎么做,大题该怎么做,真正要做到这些是要在平时教学中渗透的,水到自然渠成,只有在平时备考的点滴中,刻意地去演练,慢慢才能养成习惯,习惯的常态化就是自然,自然而然就是得了思维大道,又何须我们每日喋喋不休,惹得学生都厌烦。
(4)学科整合:多培养语文、数学等学科与地理学科的整合能力,才会让学生遇到此类问题可以胜券在握,不慌不乱。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与学一样,都需要多反思,作为老师既要埋头踏实干, 又要站起来看看回头路再望望前方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