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外销瓷在欧洲的再加饰

基于陈设和装饰考虑,为了更加符合欧洲宫廷生活的使用习惯,一些在中国本土作为日常用器的瓷器,到了欧洲的宫廷中经过不同程度的加工改制,其实用性相对减弱,而观赏性和陈设效果则更为突显。这些改动有的只是稍作加工装饰,有的则改变了器物形制,更有甚者改变了器物的原有用途,不一而足其中,对康熙时期出口的白瓷(主要为福建德化窑白瓷)加饰彩绘,是当时欧洲各国较为流行的做法。

十七至十八世纪初 五彩宝瓶花卉图盘 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藏

欧洲商人对中国瓷器加饰彩绘的做法,始于十七世纪末的荷兰。荷兰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藏有一件康熙时期的五彩盘,盘心绘宝瓶花卉图案,盘内壁一周饰开光装饰,八处开光分别绘有麒麟、花卉、虎等图案。

初看之下,这件器物带有康熙五彩的风格,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其所用彩料并不同于中国彩料。就图案绘制而言,麒麟图中的火焰、祥云都画得似是而非,呆板僵硬,明显为描摹而成,另一猛虎图也画得憨态可掬而毫无威严之感。盘心的花卉纹饰则体现出较高的绘制水平,尤其双犄牡丹纹饰呈现出典型的康熙时期风格。这件器物上的纹饰有可能是荷兰工匠刻意描摹同时代康熙五彩瓷器而成。

清康熙五彩花篮纹花口盘 上海博物馆藏

除了荷兰之外,为进口的中国瓷器加饰彩绘的现象还出现在德、英、法等国家。在德国,为中国瓷器加彩的工作通常由专人完成,这种负责为瓷器加彩的匠人叫「Hausemaler」,即室内画家——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室内为瓷器「作画」。这些画匠最初来自波西米亚地区,从事为欧洲或中亚地区的玻璃器加饰珐琅彩绘的工作,十七世纪末,他们之中的一批人来到纽伦堡(今德国南部城市)地区,开始为瓷器彩绘。

十七至十八世纪 德化窑彩绘花果纹茶壶 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藏

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收藏的一件茶壶,壶身绘有花卉、昆虫、果蔬等装饰图案,茶壶上的彩绘纹饰为纽伦堡地区工匠加饰。这种构图布局,便是十七至十八世纪初期活跃于纽伦堡地区的工匠们所经常采用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