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本来就可怕,所以人生没什么可怕

原创/氧气是个地铁(大梦)

我在看书的时候碰过一句话,大概就是“如果这就是你人生最大的失败,那也太成功了”,意思指人经常把面前的困难当成无法克服的难关,于是耽误了解决的时机。当然不是任何困难都有办法,但如果局限于挑战无法自拔的话,确实会恶化丧的级别,从而未战先衰。有资本的话,激进可能出问题,因为利益相关太严重,但长期停留过程的话,确实有必要绑定另一种模式。
这并非自信,反而相反,是基于现实做出的平衡让步。仅对具体到某件事情感觉到可怕,甚至特别幸福,而范围扩大到人生的话,那所思考的问题就会很难具体局限了。这也就是我在题目中给出来的公式:人生本来就可怕,所以人生没什么可怕。
多么无力的呐喊,什么都是问题,于是只能彷徨。这些概念最容易发生在物质层面,因为这是现实世界的游戏规则。现实缺乏资本,触及最核心的基础,于是到处碰壁。更重要的是在心理层面的压制,社会传统和主流认知是比八股文还要固定的流程,存在太多参考,个体在没有对应出动态来的大背景下即便有什么相对个性的态度,也会受到多重打击的惩罚。
在资本受限的前提下,很多可怕的问题都变成一个比较遥远的概念,冲击着仅有的底线,导致当事人被迫锁定人生趋势。大部分普通人都不至于这样衰,少数运气不好例外。害怕被挑战是人性本能,辛苦到劳而不获却并非常态,我们总会主动放弃从小投资靠教育砸起来的探索欲望和常识认知欲望,服从于无形的束缚。
人类能从动物走出非洲再发展成为可以接触宇宙的“上帝”,所凭借的能力中有一项是对潜能的利用。这点在现阶段依旧存在,但没有太多普通人会去激活,或者说不具备能力。其实能力是其次的,更重要的是兴趣和坚持。这是偏向高级的使用方式,如果群体换成更底层,那就比较被动了。在失去享受人生的权利时,是否还有权利享受人生呢?大概只有获得权利才能享受人生。这就是核心问题。
“人生没什么可怕”一句,并不潇洒,这里面包括太多无奈和不甘。《庄子》中“哀莫大于心死”有句亲戚“哀大莫过于心死”,姑且按照字面解释,那就是情感受挫到极致所以再没有牵挂。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按具体对象算是可以找到大结局,但就人生而言,事故的终结并非答案,还有更广阔范围的坑要填。人想要正常都没办法心死,追求知足常乐那是富二代的特权,否则就会陷入平庸。有时连平庸都算幸福,那就只能换一个频道。所以,进入该节奏的人,会显得跟普通生活格格不入。
“人生没什么可怕”永远是“人生本来就可怕”的补充,当整个人生都需要修改的时候,具体到事件的讨论都算超纲。这样的人生虽然复杂,但由于根源在基础,解决起来反而形式简单,主要就是量的积累。处在这样的境遇下,必须找到安全感、信仰和对应现实的事业,否则大概没有任何出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