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松鼠使用了摇尾巴!效果拔群!

在美国的西海岸周边,生活着一种胖墩墩的松鼠科小动物,中文正名加州黄鼠,拉丁学名为Otospermophilus beecheyi。因为它们不生活在树上,更喜欢在地面活动,所以被称为地松鼠(ground squirrel)。

“地松鼠”有时还是会上树的。图片:jmaley / inaturalist

地松鼠最大的天敌是蛇,虽然成年的地松鼠鲜少沦为蛇类的猎物,但年幼的地松鼠却常遭捕食。所以成年地松鼠需要保护自己的幼崽,避免其惨遭蛇口吞噬。在地松鼠与蛇类千百万年间的对抗中,它们掌握了一系列的防御策略:

地松鼠会用踢沙子的方式骚扰蛇。某些种群的地松鼠体内具备一定程度上免疫北太平洋响尾蛇(Crotalus oreganus毒素的血清抗体。有些机智的地松鼠,则会找到响尾蛇褪去的蛇皮,咀嚼后涂抹到自己和幼崽的身上,以此来掩盖自己身上的气味。

实验条件下,地松鼠向去掉了毒液的响尾蛇抛沙子。图片:D.H. Owings, Richard Gerrit Coss / The Biology of Rattlesnakes(2008)

尾巴内有乾坤

地松鼠最拿手的招数,就在它毛茸茸的大尾巴上。遇到蛇之后,地松鼠先将尾巴直直地竖起,然后左右摇摆。虽然看上去只是虚晃一枪,但摇尾巴有着奇妙的作用。在面对摇摆尾巴的地松鼠时,蛇的袭击绝大部分都会落空,也更倾向于从地松鼠的领地中撤退出来。

地松鼠向着蛇摇摆尾巴。图片:KPBS / youtube

最有趣的是,在面对不同的敌人时,地松鼠会展示不同的警告信号。面对黑唇牛蛇(Pituophis melanoleucus)时,地松鼠仅仅摇晃尾巴,遇到响尾蛇时,却会把更多的血液涌入尾巴中,提高尾巴的温度。这是因为响尾蛇有着颊窝这种独特的感觉器官,能够感知周围的热量,在黑暗中查明温血动物的位置,判断出距离,提高袭击准确率。

地松鼠疯狂摇晃散发热量的大尾巴,对于能感知热量的响尾蛇来说,就是再显而易见不过的信号了。加州大学的行为生物学家Aaron Rundus为了证明摇尾巴的实用性,做了一个尾巴可以调温的机械地松鼠,把它送给响尾蛇“看”。他发现,比起单纯地摇尾巴,增加机械尾巴的温度后再摇摆,响尾蛇更容易放弃进攻。

机器地松鼠。图片:Sanjay Joshi / Wikipedia

能随意控制自己大尾巴中的血流,听起来很神奇,但对地松鼠来说却是小菜一碟。因为它们平时就会借助尾巴来控制体温,天气炎热时,它们会增加尾巴中的血流,以此散热,严寒时则减少尾巴血流,以此保暖。

“耍花枪”为什么有效?

Rundus教授推测,充血增加热量的尾巴之所以能有效地吓退响尾蛇,原因可能是多重的。

首先,摇晃尾巴往往伴随着攻击行为,包括撕咬,踢沙子等,所以识相的响尾蛇看见摇晃尾巴就明白该知难而退,点到即止。

其次,散发更多热量的尾巴能让地松鼠显得体型更大,更厉害,从而吓退响尾蛇。

最后,激烈摇晃的大尾巴同时也是提醒周围其它地松鼠的信号,使它们保持警觉,让响尾蛇的偷袭难以奏效。

当响尾蛇朝向地松鼠时,地松鼠更倾向于摇晃尾巴。图片:D.H. Owings, Richard Gerrit Coss / The Biology of Rattlesnakes(2008)

虽然蛇和地松鼠是捕食者与猎物的关系,但捕食者的压力也是不容小视的。捕食者的如意算盘是用最小的付出干倒猎物,如果猎物已经发现了捕食者,接下来就很可能逃跑或者反击,让捕食者面临徒劳消耗精力,或者受伤的风险。所以猎物会用夸张的动作,对捕食者发出警告,“我已经发现你了,而且要胖揍你”,从而使对方知难而退,放弃进攻。比如波多黎各冠安乐蜥(Anolis cristatellus)遇到蛇的时候,会抬起放下四肢,做“俯卧撑”。

好玩的是,地松鼠摇尾巴会摇成习惯,有时明明周围没有捕猎者,它也会摇摆尾巴,只是摇摆时间和摇摆速度要少很多,真是机警的小动物。

“你奏凯!表过来!”图片:Wade Tregaskis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