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由心生,劲有意成——论“书法与拳法的劲力”
相由心生,劲有意成——论“书法与拳法的劲力”
文武一道(王芗斋),书画同源(李苦禅);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李苦禅),拳是有形意,意是无形拳(王芗斋)。从王芗斋与李苦禅的对诗中,“意与形”是相互相成的性能,从而看出“笔力与拳力”都是皆出一性的。
练书法主要学的就是用笔,练拳主要是身法拳劲,而用笔的核心就是“涩”势用笔,大成拳劲謂之“摩擦力”。
涩势用笔的结果就是书法线条会出现“屋漏痕”、“锥画沙”的效果,拳劲是謂“空中留迹”的“松沉劲”。从此可以看出,文武一道,文武同性。
书法中的“涩”,就是不光滑的意思。涩势用笔就是通过加大毛笔下按的力量,使笔锋与纸面的摩擦力加大,从而产生“涩势”。那种感觉好像笔锋上有胶一样,拖起来很费事。在大成拳中同样有这种性质的劲力,如“钩锉试力,浑浪力,摩擦步,在空气中游泳”等等。
加大了笔锋与纸面的摩擦力,墨汁才会“浸”入纸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入纸”,能“力透纸背”,亦謂“入木三分”。
而拳学则是有“粘黏连随”劲,以及“穿透力”,还有“空气的八方支撑感”。
书法因为会涩势用笔,让墨浸入纸里,书法就会苍劲有力,线条老辣。这样的书法才会好看,有视觉冲击力。而拳学则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有“撬拔控制力”,以及“钻透的狠劲”,能使对手遭到被动的致命打击。
我们都知道“涩”会使行笔慢下来,因为摩擦力大,但书圣王羲之却说“势疾则涩”。“疾”就是快的意思。我们知道涩势用笔是慢行笔的结果,为什么王羲之却说“快”行笔会产生“涩”呢?
其实,有些人只看到了“疾”字,而没看到王羲之说的是“势疾”,这差一个字意思就不同了。
“势疾”是想快但行笔是慢的,快的目的是为了慢。如单纯认为“快”会差生“涩”,结果写出的书法浮飘俗气,写成了“江湖”书法了。拳学皆然,由势快劲慢、根快梢慢而练,就会达到神活劲沉的“顺力逆行”之能。
但行笔中的单独之“疾”,则是书法浮飘俗气的主要病因,被称为“江湖书法”就是此意。而行拳作势时,如果单独图“快”,就会造成“形散气乱,漂浮无根,意形不合,无源相助,不能控打”的弊端。
江湖书法普遍存在“浮飘俗气”这个问题,“龙飞凤舞”是他们的外在表现,与其说是他们在写书法,不如说他们在表演书法。拳学一样,单独图快的形体动作,漂浮散乱而无疑重的穿透力,只是“花架子”单独表演,与舞蹈无异不能产生技杀的效果。
书圣王羲之《书论》中,“每书欲十迟五急,十曲五直,十藏五出,十起五伏,方可谓书”。其中的“十迟五急”讲的就是这个“势疾”。
王羲之清楚的表述出“五急”是在“十迟”的基础上,也就是多迟少急,涩式的最终效果还是以“迟”为主,势疾只是相对的一个状态,疾是为迟服务的,不能一味的疾。王芗斋的在拳论中,“慢胜于快”,“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蛄蝾”,“梢重身松,身快梢慢”。有此看出,这两位“圣人”对中国艺术劲力的感悟是多么的深邃!
故此,我们一定要对中国艺术理解透彻,不能断章取义。“疾”与“势疾”是完全相反的意思,动作快与劲疾也是不同的意义,一念之差意义就会缪之千里。学拳与书法都要细心领会,一定要弄通弄透才能有得。
(李虎逸之撰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