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怀学:回得去的是家乡,回不去的是故乡

【编者按】

摄影师罗怀学的家乡在云南滇东北的金沙江边,在江边出生,江边长大,机缘巧合,去了云南省体工队打篮球,一漂泊就是四十年。2012年10月,金沙江下游最末一级电站——向家坝电站蓄水发电,他的家乡永远淹没在了电站库区湖底,家乡变成了故乡,再也回不去了!电站蓄水前的十余年间,连他自已都记不清多少次从省城昆明跑回老家,用手中的相机,抢救性拍摄了两万多张家乡的照片,用影像记录下金沙江下游两岸的山川风貌、人文景观,为家乡立此存照。
在拍摄老家之前的八年间,罗怀学一直在专注于布朗山布朗族专题的拍摄,八年他十余次孤身徒步于布朗山中,踏遍了布朗山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与布朗族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拍下近万张布朗族村民劳作、生活的珍贵照片。布朗山,被罗怀学深情地称为第二故乡,村寨里无论男女老幼,都管他叫“老罗”,见面打招呼第一句话一定是"老罗,又来了?"总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在罗怀学眼里:家乡成了故乡,故乡胜似家乡。家乡回不去,故乡在远方……
【推荐词】
雲南攝影師羅懷學的攝影是有溫度與態度的,其人文紀實性的攝影立場和頗富詩意的攝影語言,充分體現了他二十多年來對故鄉及雲南那片土地和生命的體悟與情感。他的照片像他這個人一樣,樸實而純厚,又不乏觀看意趣。我以為他及其作品也是近二十年來雲南攝影可圈可點的,同時也是很值得我們持續關注的一位優秀攝影師。
——著名诗人、篆刻家  萧沉
【天道酬勤】
2013年,罗怀学《布朗山纪事》摄影集出版;2017年《故乡》画册付印。《故乡》画册现已存量不多,为回馈师友们一直以来的支持和关爱,拟将《故乡》画册拿出一百本,随书赠送英国进口收藏级相纸制作的8吋签名照片一张,书价调至298/本,以此满足购书师友既购买画册,又收藏照片的双重愿望;《布朗山纪事》画册剩最后20本,即将绝版,书价调至180元/本,售完为止。
【个人简历】
罗怀学,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自由摄影师,作品多次获奖、参展、发表。
【作品获奖】
2000年《布朗族少女》 获“第七届亚洲风采”华人摄影比赛社会生活类二等奖;2003年《童年时光》 获台湾“千禧之爱”世界华人摄影比赛金翼奖;2003年《二十一世纪的刀耕火种部落》 获“第十届亚洲风采”华人摄影比赛社会生活类三等奖;2006年《布朗族的刀耕火种》 获国际民俗“人类贡献奖”生活习俗类二等奖;2009年《布朗山中》获首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提名奖;2012年《似水流年》获“西双版纳国际影像展——一条大河”最佳摄影师提名奖。
【作品参展】
2007年《布朗山中》 参加山西第七届平遥国际摄影展;2011年《似水流年》 参加第三届大理国际影会展;2012年《似水流年》 参加第二届西双版纳国际影像展;2012年《似水流年》 参加第十二届平遥国际摄影展;2014年《金沙江上最后的推溜人》参加第三届西双版纳国际影像展;2016-2020年《布朗山记忆》《布朗族少年的童年时光》《我的家在金沙江上》三组摄影专题连续三届入展、入围中国民族影像展,并被该馆永久收藏。
【作品出版】
2013年《布朗山纪事》摄影集出版;2017年《故乡》画册出版。
【作品收藏】
100余幅摄影作品被中国民族博物馆或个人收藏。
【作品发表】
摄影作品多次在《中国摄影》《中国摄影家》《人民摄影报》《中国摄影报》《中国国家地理》《上海外滩画报》等十数家报刊上发表。

《故乡》

一部史诗般的电站移民文献史

多侧面展现了库区移民的生存状态和常态下的百姓生活场景

用影像记录了父老乡亲的喜怒哀乐婚丧嫁娶

画册由著名诗人散文家雷平阳先生作序

国际知名摄影家吴家林先生任艺术顾问

故乡在江上

文/雷平阳  图/罗怀学

在我主持《艺术云南》杂志的时候,适逢向家坝和溪洛渡两个巨型电站的建设进入移民搬迁阶段。罗怀学偶尔出现在编辑部,每次都会带来他有关绥江旧城和移民搬迁的摄影作品与我分享。照片量大,说起绥江或拍摄经历,他总是滔滔不绝,眉飞色舞,让我置身于图片与话语的双重使命与乡愁的轮番侵染之中,感受到了他的拳拳赤子心,也体察到了他令人敬佩的艺术精神。为此,我还挑出了他的几十幅作品,配了他的文字。以特稿《我的家在金沙江上》发表于《艺术云南》,受到了业内人士和众多读者的广泛赞许。
纪实摄影是新时期以来中国摄影艺术在世界上最受关注的一种摄影形式,它以决定性瞬间和震撼人心的现场感,以及客观的极富文献性和人文精神的事件呈现,让人们在得到艺术享受的同时,又看见了一个活生生的“图片中国”。在这批执着于纪实摄影的摄影家队伍中,昭通籍的另一位摄影家吴家林先生堪称领袖级人物,他的一系列以云南为题材的作品,一扫中国摄影伪饰、矫情、空洞的颓败之风,代之以真切、客观、沉雄的视角美学和仁慈、质朴、清迈的文化品质,受其接引和启醒的艺术家何其多矣。同为昭通籍摄影家,罗怀学自然没有错过这场革命性的摄影剧变,思想上幡然醒悟,镜头也就迅速对准并靠近了布朗山、乌蒙山和金沙江。而且,随着观念的成熟和艺术旨趣的确立,多少年来,他开始不停地往返于昆明与金沙江之间,并把故乡绥江当作了安放自己灵魂的圣地。在他的作品中,一个江边站立的人有了他的身影,一块石头有了他的心脏,一个绥江旧城的现场有了他的梦境……那些日常性的、平庸的、被众人忽视的一个个瞬间,他以赤子之心赋以其人性乃至神性。每个人都清楚,世俗的温暖以及宝相庄严的精神故地,随着大江水位的上升,一切都会在预定的时间内消失殆尽,什么都难以留下,人走了,带走的或许正是那些不屑于带走的,只有那些交给江水的一切,才是灵与肉都无法割舍的。罗怀学想替故乡人多留下一些每个人都想留下的现实幻象,他努力了,尽心了,显然留下来的也都是空相,因为摄影只记录科技能够抵达的场景, 却无力救赎任何注定沉沦的内心道场。让人心生安慰的是,他的记录,让水底下的故乡有了文献性,一部断代史因为这些图片而得以成为崭新的绥江的前世。为了时代的进步,绥江人献出了故乡,图片的证实之功必将留存于历史,而这些图片相信也会成为众多绥江人咫尺天涯的不朽乡愁的缩影。
大江日夜流,我们都是过客。门前一湾金沙水,我当五湖四海看。

2012年8月,金沙江最末端的向家坝电站库区建筑物拆除工程全面展开,工人们准备将绥江县红太阳广场上的毛主席塑像拆除、吊装运往新县城。云南绥江2012.08

2007年11月,库区部分移民先期搬迁安置,为建移民新城腾出地盘。云南绥江2007.11

2012年6月,向家坝电站库区移民搬迁工作正式启动。云南绥江2012.06

坐在只剩墙基的自家堂屋中留影的老人。云南绥江2007.11

在搬空的自家门前拉琴的移民。四川屏山2012.06

走在绥江大桥上的男子,眼前一片狼藉。云南绥江2012.08

左图:捡到头盔的学生。云南绥江2012.08

右图:新滩新镇还在建设中,老街一夜之间被夷为平地,老百姓照常在“老街”上赶场。云南绥江2009.09

绥江县深水码头上装运煤炭的船驳。云南绥江2008.06

随着两岸陆路的开通,航运衰落,码头背夫的行当渐渐消失在了人们的记忆里。云南绥江2008.06

码头上等待过河的年轻女子和老人。云南绥江2010.09

金沙江边裸泳的男子。云南绥江2009.09

夏天,报废的过境公路大桥上下,成了市民纳凉休闲的地方。云南绥江2011.07

茶馆里喝盖碗茶的老者。泡碗茶,一喝半天,续水免费。 四川屏山2011.07

左图:两岸移民陆续搬迁后,过河的乘客少了,侯客的船老板一杯清茶,一张报纸打发时光。四川屏山2010.09

右图:女人从男人手中抢过小猪奔向码头。四川屏山2007.11

祖传三百年的绥江张氏杆称作坊。云南绥江2007.11

市场管理人员在为买卖双方称“双月猪”。云南绥江2008.06

拆除后的新滩老街废墟上卖肉的肉的屠夫。云南绥江2009.09

乡卫生所里打吊针的男孩。云南永善2011.07

婚礼上,新郎新娘携双方父母答谢宾客。四川屏山2011.12

下葬前,亲人和逝者作最后的诀别。云南绥江2010.09

左图:背老人到街上看病的儿子。 云南永善2011.07

右图:江水越涨越高,奋力跳过废墟逃命的猫。云南绥江2012.10

站在废墟上的小狗,任凭江水上涨,久久不愿离开曾经的家园。 云南绥江2012.10

在废墟上看蓄水的移民,内心五味杂陈,小孩对眼前发生的一切却无动于衷。   云南绥江2012.10

远处露出水面的湖心岛,是当年中华鲟的集中繁衍河段;不远处的湖面上,渔民在摸索新的捕鱼方法;眼前的喜鹊窝早已“鸟去窝空”。 云南绥江2014.04.

重新复塑在淹没后的绥江新县城广场上的毛主席塑像。“门前一汪金沙水,我当五湖四海看”,曾经的“红太阳广场”更名为“绥江人民广场”。  云南绥江 2015.11

书名:故乡

2004-2015

作者:罗怀学

出版:云南美术出版社

装帧:精装

开本:889mm×1194mm  1/12

页数:260页

照片:417张

售价:298元(赠送8吋收藏级照片1张)

版本:签名版

全网统一包邮

8吋收藏级照片的样片(三选一)

欲购《故乡》请长按识别二维码

《布朗山纪事》

一部中国少数民族刀耕火种部落的影像标本

已经消失的布朗族原始生产生活方式的真实图景

摄影集由著名作家江媛点评(删减版)

 

最后的部落文明挽歌

文/江媛 图/罗怀学

《布朗山纪事》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后的部落文明挽歌,摄影师罗怀学采用全景叙事策略拍摄群居的布朗族人的干栏式竹楼群,呈现静谧的田园生活,增强了人们对失去古老田园的痛惜之情,并对生活于单一化城镇模式中的人们形成精神的拷问;以悲悯之眼展现布朗族的生活,记录了一个脱胎于母系氏族部落的村落在工业社会的缝隙中艰难求生的状态,通过图片呈现了布朗山刀耕火种农业的高强度劳作及亲密的血亲和族群关系,表现了布朗山物质虽然贫乏风景却未被污染的云南边境少数民族的精神特质。在以艰辛的农业劳作及血亲维系的村落中,大人在自然中耕作,孩子在自然中生长。摄影师还以全景及特写的手法呈现布朗族融入自然的亲密关系,形成对工业社会与自然割裂并对自然过度掠夺的反思,布朗族部落遭到工业化农业社会拆解后,布朗族陷入毁掉祖辈居住的村落,又未能找到生存根基的两难境遇。

《布朗山纪事》既是一个部落文明的图像志又是展现布朗族民俗的生动图片库。罗怀学采用故乡人、自然环境、耕作渔猎方式,部落民居等摄影语言,运用自然和人的关系为主线的构图技法,以无人的风景展现乡人远离故土的空虚与失落,以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展现人们对土地的依恋,又以孩子们对工业产品的迷恋展现新一代布朗族希望摆脱贫穷落后的渴望。《布朗山纪事》的图片文本以乡愁为拍摄主题混合着古老的田园与现代浮躁社会的矛盾冲突,交织着眷恋故土与向往工业社会的复杂情绪,形成既冲突又割裂的画面特征和心理情绪。

傣历七、八(公历五、六)月份,雨季来临,是布朗族种旱谷的季节,村民几家相邀,以换工的形式相互协作,轮流播种。2002年
耕种前要捡地备耕,并在自家地里顺便搭个地棚,用于旱谷成熟期住在地棚里看护庄稼不被野兽糟蹋。2001年
为赶节令,点播旱谷,中午饭只能在地里煮着吃。也是布朗族打牙祭的日子。2001年
左图:种旱谷,男女配对进行,男人手握木棍戳窝,女人向窝里丢籽。2002年
右图:布朗族女人除了生儿育女,比男人承担了更多的责任,栽插点播,样样离不开女人。2004年

十月,山野泛黄,是旱谷收割的季节。收割时,从山顶往山下收,头不至于碰掉谷粒,尽量做到颗粒归仓。2000年

打谷时,把旱谷抱到篾笆上,用棍敲棒打,脚搓手揉。2000年

打完一垛,捞去谷草,用脚翻划谷子,用扇子扇去秕谷、杂草。2000年

左图:打回新谷,女人忙着舂新米,新米煮出的饭,要让佛爷和小和尚们先吃,以示对佛的尊敬。1999年

右图:布朗族盖竹楼有许多讲究,砍树、要先砍立于火塘两旁供奉祖先神的两根中柱,抬树、也要先抬中柱,不能坏了规矩。1999年

布朗族喜欢聚居,住“干栏”式竹楼,楼上住人,楼下放养牲口,通风透气,还能防御野兽侵扰。2000年

解木板盖竹楼的村民。1999年

农闲,请布占(通神的寨老)掐算个好日子,全寨人帮忙,两天三就能盖起一间干栏式竹楼。1999年

左图:蹲在地上的男人和身后的孩子。这是布朗族男人惯常的休闲方式。1998年

右图:布朗族母亲与孩子。限制生育的年代每个布朗族家庭也是儿女成群。1998年

女人去箐沟里洗完衣服,还要顺便用锅碗瓢盆拎些泉水回家。1999年

太阳落山,村民们挂上银幕,等待城里人或乡村干部来村出钱包电影给他们看。2003年

农闲时节,女人上山砍柴禾、打猪草,男人则留在家里照看孩子,抽烟打牌。2002年

左图:布朗山的孩子以山为伍,他们没有“笨笨熊”、没有“小白兔”,森林里的花鸟鱼虫是他们最好的玩伴。2001年

右图:布朗族女孩清澈明亮的眼神里,透出布朗族的纯朴与善良。2000年

课间,孩子们用自已做的“鸡公车”去山上推车柴禾回家,再继续上课。2003年

在布朗山的村村寨寨,孩子们最爱玩的游戏就是“老鹰叼小鸡”。1999年

布朗族村民用木头和竹篾把中缅分界的南冬河堵成鱼坝捕鱼,每年的春夏都是捕鱼的好季节。2003年

左图:缅寺常出现“僧多粥少”没家人送饭的情况,佛爷带着小和尚去寨子里“讨饭”(化缘)。2000年

右图:赕佛节期间,从缅甸请来的大佛爷出行到庄家念经赐福。佛爷不能沾地气,要从“人毯”上踩过,谁要是被佛爷踩过,一生吉祥平安。2000年

姑娘出嫁,要请“布占”和寨子里的长者拴线祝福。2002年

男孩子一般十二三岁后,就可以剃度入佛,升和尚,入住缅寺学傣文念经书。2000年

布朗族一年中有无数大大小小的节日和宗教活动,“开门节”“关门节”“赕佛节”等。“开门节”,各寨都要息工三天做佛事活动以求佛主赐福。2000年

书名:布朗山纪事

1998-2006

作者:罗怀学

出版:云南美术出版社

装帧:平装

开本:787mm×1092mm  1/12

页数:63页

照片:60张

售价:180元

版本:签名版

全网统一包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