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实验录》黄耆建中汤证(附列门人治验)

王女士

初诊 经停九月,咳呛四月,屡医未效。按诊脉象虚数,舌苔薄腻,每日上午盗汗淋漓,头晕,心悸,胸闷,胁痛,腹痛喜按,食少喜呕,夜寐不安,咳则并多涎沫。证延已久,自属缠绵。拟先治其盗汗,得效再议。

川桂枝(一钱) 大白芍(二钱) 生甘草(八分) 生姜(一片) 红枣(四枚) 粽子糖(四枚) 全当归(二钱) 花龙骨(四钱先煎) 煅牡蛎(四钱先煎)

【按】病者王女士为友人介绍来诊者,年龄十六,经停始于今春,迄今约九月矣。诘其所以,答谓多进果品所致。察其皮色无华,咳呛不已,缓步上梯,竟亦喘息不止。他状悉如脉案所列,盖流俗所谓干血痨也。曾历访中西名医,遍求村野丹方,顾病势与日俱增,未如之何焉。余初按其脉,即觉细数特甚。按表计之,每分钟得一百四十余至,合常人之脉搏恰强二倍。依旧说,此为木火刑金,凶象也。依新说,肺病贫血甚者,脉管缩小故也,其预后多不良云云。据述在家终日蜷卧被中。如是则恶寒稍瘥。余相对之顷,实难下药。乃默思本证之症结有三:经停不行,其一也;肺病而咳,其二也;腹痛恶寒而盗汗,其三也。将用攻剂以通其经乎,则腹无症瘕,如虚不受劫何?将用肺药以止其咳乎,则痨菌方滋,如顽不易摧何?无已,姑治其腹痛恶寒而盗汗,用当归建中汤合桂枝龙骨牡蛎法,疏极轻之量以与之。棕子糖者,即饴糖所制,糖果店所售,较用饴糖为便捷,此吾师法也。病家持此方笺以购药,药铺中人又笑曰糖可以为药,此医可谓幽默矣。越三日,病者来覆诊,喜出望外,欣然告谢。

二诊 三进轻剂当归建中汤加龙骨牡蛎,盗汗已除十之三四,腹痛大减,恶风已罢,胸中舒适,脉数由百四十次减为百二十次,由起伏不定转为调匀有序,大便较畅,咳嗽亦较稀,头晕心悸略瘥。前方尚合,惟量究嫌轻。今加重与之,俟盗汗悉除,续谋通经。

炙黄耆(三钱) 川桂枝(钱半) 肉桂心(二分) 炙甘草(钱半) 大白芍(三钱) 全当归(四钱) 生姜(二片) 红枣(八枚) 粽子糖(六枚) 龙骨(六钱先煎) 牡蛎(八钱先煎)

【按】病者曰:“吾初每夜稍稍动作,即觉喘息不胜,自服前方三小时后,喘息即定,虽略略行动,无损矣。三服之后,恙乃大减。向吾进饭半盅,今已加至一全盅矣。”余初以为腹痛稍定,即为有功,不意咳嗽亦差,脉搏反减而调。

又越三日,病者来三诊,神色更爽于前,扶梯而上,已无甚喘急之状。询之,答谓盗汗悉除。恶风已罢,日间喜起坐,不嗜卧矣。饭量由一盅加至一盅有半。而其最佳之象,则尤为脉数由百二十至,减为百十有四至,咳嗽亦大稀,舌苔渐如常人。余乃改用润肺养阴宁咳化痰之剂,如象贝、杏仁、款冬、紫苑、麦冬、沙参之属。五剂竟无进退。后有老医诏余曰:子之弃建中而用贝杏者,误也。若是之证,当换笺不换方,虽服之百日,不厌其久也。余谨志而谢之。

于此有一重要问题之发生,不容搁置而勿论焉,问题维何?即所谓阳虚虚劳,阴虚虚劳之辨是也。后贤多谓古时所患虚劳多属阳虚虚劳,宜建中剂。今世所患虚劳,多属阴虚虚劳,宜养阴剂。二者误用,祸如反掌云云。而《兰台轨范》之说,则较为近理。《轨范》曰:“古人所云虚劳,皆是纯虚无阳之证,与近日之阴虚火旺,吐血咳嗽者,正相反,误治必毙。今日吐血咳嗽之病,乃血证,虽有似虚劳,其实非虚劳也。”又曰:“小建中汤治阴寒阳衰之虚劳,正与阴虚火旺之病相反,庸医误用,害人甚多,此咽干口燥,乃津液少,非有火也。”又汤本氏云:“余往年误认师论及诸家学说,用黄耆建中剂于肺结核。常招失败。当时学识尚浅,不知其故。及读《兰台轨范》诸书,乃始晓然。惧后之人蹈余覆辙,故表而出之,盖胶饴性大温,有助长炎症之弊。芍药之收敛,又有抑遏皮肤肺肠肾脏排泄机能之作用。故误用本方于肺结核时,一方面助长炎症,他方面阻止结核菌毒素之排泄,故令病势增恶耳。”

按以上诸家之说,诚足为吾人参考之资,请重以余浅薄之经验衡之。本案王女士所患之病,确为肺结核,使汤本氏之说而信,又安能六服轻剂建中汤,而得大效耶?推求其得效之故何在,亦无非此肺结核者,适有建中汤之证耳。使其无建中汤证,则其不效,当如汤本氏所期矣。诚以结核之范围至广,结核之病期至久,其间变化万端,岂某一方所能主治,又岂必无某一方所适治之证?故曰建中汤不得治肺结核,犹曰桂枝汤不能治太阳病,(适为脉紧无汗之麻黄证)其失维一。

至《轨范》所云阴虚火旺,吐血咳嗽,确为肺痿,为肺痈,为血证,要略自有正治。请检本书肺痈案所载,即可得其一隅。其案内附记之曹夫人恶寒盗汗,与阳虚虚劳几无以异。然卒能以甘寒之药愈之,其不混淆为一者,辨证之功也。后人误称此等证亦曰虚劳,于是有阳虚虚劳,阴虚虚劳之辨。实则古今人同有此所谓二种虚劳之证,后人既误其名称,复化其药味,驯至古今判然,学者大惑。负整理中医之责者,又安可不揭其秘也哉?

曹颖甫曰:通俗医界莫不知培土生金之说,然往往不能用之适当者,不通仲师之医理故也。夫阳浮阴弱则汗自出,汗常出则脾病,而肺亦病。肺病则气短矣,汗常出则恶风矣,故桂枝汤本方原为扶脾阳作用,仲师不曰系在太阴乎?病积既久,脾阳益虚,肝胆之气乘之,乃至胸胁腹中俱病,故加饴糖以补脾,饴糖者麦精所煎也。但使脾阳既动,饮食入胃,自能畅适。当归黄耆亦补脾之药也,加龙骨牡蛎,则《金匮》虚劳盗汗之方治也。要而言之,不过是培土生金之用。苟得其精理所在,幸无为群言所乱也。

【又按】本案拙见意谓肺痨病者确有时属建中汤证,而谭次仲先生之卓识,则更进一步,确定建中汤为治虚痨之主方,且阐述其义,无不与西医学相吻合。其言曰:“盖治肺痨,最重要的对症疗法为健胃与营养,以使体重增加,肺之局部症状,因而轻快之一法。考《金匮?虚劳篇》,首立小建中汤。本汤以桂枝生姜为君,此即西药中所谓芳香辛辣之健胃剂也。方中配以饴糖,即西药中之滋养品也。三味均西医所同备者。而证以中医之解释,亦无丝毫违异焉。陈修园云:建中者,建立其中气也。尤在泾云:治虚劳而必以建中者,何也?盖中者,脾胃也。盖虚劳不足,纳谷者昌,故必立其中气,中气之立,必以建中也。余谓古人以建中汤谓健胃剂,此非其明证欤?且桂枝之芳香,能缓解气管支神经之痉挛,有排痰镇咳之效,已于痰饮篇之苓桂术甘汤开其端,所以仲景立小建中汤为治虚劳之主方也(但痰多者嫌其太甜,燥多者嫌其太热,可用他药代之,而师其健胃营养之法可也)。其余若发热盗汗,失精梦交,则有二加龙牡汤,及桂枝加龙牡汤,失眠则有酸枣仁汤,腰痛有肾气丸,补虚有黄耆建中汤,此皆仲圣治虚劳之正法,俱载《金匮?虚劳篇》中。考西医对肺结核之药物疗法,若合符节焉。”

(见《中西医药》二卷二期)高瞻远瞩,弥足钦也!

(0)

相关推荐

  • 古方温药治失精家的学习

    我经常在坐公车空闲的时候,就会翻开贴吧看看贴子,发现有许多人都在问这个"失精"怎么治.什么叫做失精呢?包括精自出,梦失精等. 那么我观察他们都是拿肾气丸.地黄丸这一类的处方在处理这 ...

  • 张仲景“健脾胃”第一方——小建中汤

    小建中汤,是经方治疗脾胃虚弱,中气不足的方子.建中就是建立中气的意思,它也是非常经典的补虚解痉止痛方. 主要组成:饴糖,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是把桂枝汤的白芍加一倍的量,再放入饴糖做成的. ...

  • 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那就是小建中汤,其...

    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那就是小建中汤,其证也变化为腹中痛:桂枝汤加大黄,方名桂枝加大黄汤,其证是大实痛:而桂枝加附子,方名桂枝加附子汤,其证为汗漏不止.

  • 黄耆建中汤-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14.3)---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虚劳2)​

    14.3 黄耆建中汤 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耆建中汤主之. 这个地方他说一个诸不足,不止里边有小建中汤证,他表也特别虚,他是诸不足.比方恶风特别厉害了,有黄耆证,你可以加黄耆,黄耆证就是我开始讲的这个, ...

  • 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耆建中汤主之。

    当归建中汤与黄耆建中汤还有另外一个主要的辨症,就是用两手同时摸病家的脉,由于人体左边主血,右边主气,当左手的脉变细小无力时,就是当归建中汤证.如果是右手的脉很弱时,就要用黄耆建中汤,如果两手的脉同时都 ...

  • 《经方实验录》麻黄附子甘草汤证(附列门人治验)

    余尝治上海电报局高君之公子,年五龄,身无热,亦不恶寒,二便如常,但欲寐,强呼之醒,与之食,食已,又呼呼睡去.按其脉,微细无力.余曰:此仲景先圣所谓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顾余知治之之方,尚不敢必 ...

  • 《经方实验录》: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其四(附列门人治验)

    王(左) 乳蛾双发,红肿疼痛,妨于咽饮,身热,微微恶风,二便尚自可,脉微数,舌微绛,宜辛凉甘润法. 薄荷(一钱后下) 杏仁(三钱) 连翘(二钱) 象贝(三钱) 桑叶(二钱) 生草(钱半) 赤芍(二钱) ...

  • 《经方实验录》小青龙汤证(附列门人治验)

    张志明(住五洲大药房) 初诊 (十月十八日) 暑天多水浴,因而致咳,诸药乏效,遇寒则增剧,此为心下有水气,小青龙汤主之. 净麻黄(钱半) 川桂枝(钱半) 大白芍(二钱) 生甘草(一钱) 北细辛(钱半) ...

  • 小青龙汤证(附列门人治验).经方实验录

    典籍导航https://m.2345daohang.com/dianji/64202/item_11037.htm 张志明(住五洲大药房) 初诊 (十月十八日) 暑天多水浴,因而致咳,诸药乏效,遇寒则 ...

  • 归耆建中汤。(古方学习)

    [日学一方]归耆建中汤 组成:桂枝.芍药.生姜.甘草.红枣.当归.黄耆. [经典方证] <类聚方广义>黄耆建中汤条曰:此方加当归名归耆建中汤,治诸疡脓溃之后,荏苒不愈,虚羸烦热,自汗盗汗, ...

  • 《临证实验录》镇旰熄风汤证

    王某,女,65岁,余乡人.眩晕脑涨十余年,近益甚. 眩晕时眼中发黑,耳内蝉鸣,感觉天旋地转,头重足轻,如踩棉絮,如步雾里,身不能支,常跌仆倒地.且胃纳果滞,嗳逆频作,口于思饮,心烦少寐.舌质红,苔薄黄 ...

  • 《临证实验录》黄芪赤风汤证

    班某,七岁顽童.年前十月,左腿根部长一肿物,初如杏核,渐长如大枣,坚硬木痛,微热不红.逾月,有破溃之兆,公社医院手术引流,年后五月,消炎.抗结核药未停,然切口终不敛合. 鱼口者,便毒溃后之谓也.便毒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