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调声顺序很重要

文章转自台湾音响论坛杂志320期,原文作者刘汉盛

-------------------------------------------------------------------------

调声的顺序与重要性比例

当您初次买了整套音响器材回家,期待着一开声就好听,但听到的却不是自己所预期的美声时,该怎么办?

如果发现音响系统所发出的声音不好听,您第一个要分析的是聆听空间的装潢调子是否太硬或太软?所谓太硬很容易判断,地面是瓷砖或大理石,或光滑的木板,室内没有多少家具,甚至没有窗帘,四面墙也都是光面,这样的空间一定是硬调空间。在这种空间中,过多的高频噪音一直跟随着您,不仅不利居家,也不利聆听音乐。

(一个好听的环境,适当的声学处理必不可少)

至于什么是调子太软?这种情况很少在一般人家里发生,聆听空间内有太多的吸音物质,使得声音听起来闷闷的不活泼,甚至连讲话都会觉得有点吃力,这就是太软。

(扩散与吸收相结合)

假若府上聆听空间不算太硬,也不算软,那应该就是适合聆听音乐的空间,这样的空间即使不刻意做声学处理,音响也不会难听。当然,如果能够稍微处理一下空间,进一步做适当的吸收扩散声学处理,音响听起来会更好听。

如果府上聆听空间讲话交谈时高音不会太多,噪音不会太强,中音人声不会瓮声,讲话不会吃力,那就代表这是一个各方面都中庸的聆听空间,按理说这样的聆听空间不会让音响发出难听的声音,除非您的喇叭摆位与聆听位置的选择太离谱,此时您要做的是重新做喇叭摆位与聆听位置的挑选。

(找到合适的聆听位置)

不过一般人对于喇叭要放在哪里,人要坐在哪里早就有规划,一切装潢都是依照先前的假设位置去做的,所以一旦要改变喇叭放置的位置、或改变聆听位置时,总是会觉得跟原先的装潢设计格格不入。

(音箱的摆位也很重要)

到底要怎么样来判断喇叭摆位是否正确呢?二种方法。第一、如果您要求的是精确的定位、清晰的层次与如现场般缩小的音场表现,可以去买一张阿淘「细人」XRCD版。

这张XRCD第一首打雷之后旁白时,有用二声道环绕音效Q Sound录下雨中的各种雨滴声、蛙叫声、虫鸣声。如果您的喇叭摆位与聆听位置挑选正确,就会听到活生生的环绕包围感,雨滴声丶蛙鸣声、虫叫声会围绕在惣的四周,宛若触手可及。反之,如果喇叭摆位与聆听位置的挑选不够正确,环绕包围感的效果就会减弱很多。

如果您不在乎精确的定位与层次,只是想听到整体融合、高中低频段量感平衡的声音。悠可以找贝多芬「第六号交响曲」,其他交响曲,或者「台湾音画」这张CD,找出低频量感最丰富、中频次之、高频量感内敛但清晰的位置。

(古典音乐是测试系统是否平衡的好帮手)

喇叭可以从靠墙开始往前拉,直到听到金字塔型高中低频段的平衡感之后オ罢手。接着移动聆听位置,听听看那个位置听起来声音最平衡,低频峰値最小。经过上述调整之后,悠应该可以听到不难听的声音了,这就是我所谓的空间处理与喇叭摆位、聆听位置挑选合估50%重要性,也是调声最重要的部分。

(器材搭配得当更为重要)

接下来,第二重要的是器材搭配,我估计估30%重要性。为何这样估计?我的经验是:无论器材多好,如果没有做到适当的搭配,再好的器材也无法发出好声。反之,即使平价廉价器材,如果能够搭配得宜,还是能够听到好声。

当您把器材搭配做好之后,接下来线材调配估15%;重要性。线材往往居于「最后临门一脚」与「补足最后一口气」的地位,影响重大。

(线材只选对的,不选贵的)

不过,线材不是越贵越好,而是要找到适当的线材。等找到这套音响系统最适当的线材之后,最后我们要做细微的调整,那就是利用各种调声道具了。这些调声道具包括垫材、压材、角锥、避震架、避震座、共振器,补足最后5%重要性。

请记住上述的轻重缓急重要性,依照这样的思路去思考,去调整音响系统,相信您一定会有所获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