衲读099|东汉兴衰:成也世家,亡也世家 2024-08-04 00:04:12 在讲述东汉的历史故事时,老衲不止一次地说过,东汉之所以在那么恶劣的环境下坚持了两百年,是因为有一大批有风骨的读书人,支撑起了东汉的社会体系。不过,同样还是东汉的读书人,最后抛弃了这个王朝,导致了东汉的终结。所谓读书人,在那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主要是指那些门阀世家,因为,那个时候穷人是读不起书也读不到书的,能读书的主要还是世家子弟。比如,老衲此前说过的《五大家族治东汉》中的邓家、耿家、窦家、梁家、马家,这是最有权势的几家。在东汉中后期,经过几代人积累而形成的,还有袁家(以袁隗为代表)、杨家(以杨彪为代表)、崔家(以崔烈为代表)、伏家(以伏完为代表)、许家(以许相为代表),等等等等。这些门阀世家,不仅掌握着当时的社会财富,也垄断着当时的学术观念。他们的门生故吏遍天下,而当时的官僚体系,就是从这些门阀的门生故吏中通过推举产生。也就是说,他们把持着东汉文官(也就是所谓“士”)的进入通道,没有他们的允许,是没有办法进入到“士”的队伍中来的。所以,弄清了这个根本性的问题,对于东汉中后期几个奇怪的现象,也就容易找到答案了。老衲来为此简单分析一番。问题一:为什么东汉的宦官权势大?自从“太监”这个角色出现在历史上之后,历朝历代都有宦官擅权的情况出现,但要说严重程度,以东汉和明朝为最。明朝的原因,主要是皇帝不想干活,又不相信大臣和内阁,出于制衡,就扶植起了太监。说到底,明朝的太监只是皇帝手中的工具,最终的大权,还是捏在皇帝手中。东汉则不然,东汉有权势的宦官,多因为有迎立之功,或者得到皇族的信任,一旦权在手,则将儿皇帝玩弄于股掌。等到皇帝长大了,想要夺权,在经历一番血流成河之后,权力易手,又进入到外戚掌权,如此恶性循环。之所以会造成这种局面,那要怪刘秀,怪这个刘秀太优秀了。这个过于优秀的刘秀在建立东汉政权后,打破了权力平衡,将三公“闲置”,让尚书台这个他能够就近指挥的办事机构掌握了实权。刘秀这样做,一方面是汲取了王莽篡权的教训。王莽时期,臣强君弱,相权压倒皇权,相权不断扩张,皇权不断萎缩,最后让王莽篡了皇位。刘秀要确保大汉继续姓刘,首先他想到的就是打压相权,扩充皇权,废除了以前的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的三公,采用司徒、司马、司空的三公制。为了不给这个三公留任何幻想,甚至还取消了这“三司”前面的“大”字,原先的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彻底成了摆设。另一方面,经历战乱之后,天下初定,刘秀的班底是云台二十八将,都是一些武人。武人们有军功,但刘秀不是刘邦也不是朱元璋,他做不到“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他还是要给这些立下军功的武人以相当的待遇和官位。但是,这些武人打天下可以,治天下却不在行,刘秀还是得靠一些读书人来治天下。但新提拔的读书人,资历功劳和武人们比不了,他们只能在尚书台做具体的办事人员,也就是“吏”。于是,聪明的刘秀就让有功劳的武将们做大官,成为外朝,但没有实权;尚书台作为内朝,成为皇帝的左膀右臂,掌控实权。这样一来,皇帝刘秀再也不担心别人和他抢班夺权了。这种情形维持了一些时日,一直到明帝、章帝,外朝都是摆设。但,后来,问题来了。问题出在,东汉的皇帝都很短命,早早地就死了,继位的皇帝多是小孩子,不能亲政。光武帝刘秀的遗训是不让外朝大臣染指皇权,就只有派出皇太后来代理朝政了。皇太后又是不太老的女人,不仅不能接触外朝,也不能够接近内朝尚书台的男人们。于是,皇太后们将尚书台搬出宫,放在内宫的门外办公,成了“中朝”,各种公事,就由宦官们进行往来传达,这样,“内朝”就变成由宦官来组成了。东汉中后期,便形成了皇太后、皇帝、宦官、外戚、尚书台、三公九卿的六方势力,这些势力此消彼长,彼此或联合或对抗,但不管他们如何联合如何对抗,归根到底,还是皇权与相权的争夺。当尚书台和三公九卿走得近时,皇太后就得依靠宦官们来对抗这些文官联盟;当皇室和外戚联手权力大涨时,文官们也会放下身段联手宦官;一旦宦官的权力失控,外戚也会和文官联手,来打击内朝的权势……以上种种,在东汉的史实中都有具体的表现,老衲这里不再赘述。所以,问题一的答案在于,东汉的宦官们不仅仅只是工具,它是作为一种势力存在的,尽管读书人总是瞧不起他们,特别是两次“党锢之祸”后,士人们恨不得永远消灭宦官,但不可否认的是,宦官们有着和读书人一样的政治平台。问题二:为什么东汉的大将军往往不得善终?如果理解了问题一,那么,也就很好理解这个问题二了。东汉的大将军,往往由外戚充任,比如窦宪、梁冀、窦武、何进。除了何进出身较差之外,其他大将军基本都是出自大门阀,属于有家有底的,那他们为何在权力斗争中会落得身败名裂呢?因为外戚具有门阀世家和皇亲国戚两重身份,当外戚和文官联手时,则意味着相权变强,皇权势弱,皇室和宦官们都对大将军不放心,比如邓骘;当外戚和宦官走得近了,文官们又满腹怨言,喊打喊杀,比如耿宝。更多的情况是,作为外戚的大将军们骄横跋扈,把谁都不放在眼里,这就最招小皇帝的恨了,小皇帝能用谁?打架杀人这种事,外朝的人是指望不上的,只能叫上一帮朝夕相处的太监们,把大将军围起来,咔嚓,大将军就完蛋了。像窦宪、梁冀,都是这么死的。至于何进,这个最倒霉的大将军,文官看不起他,说他是杀猪的出身;太监也看不起他,说他靠着太监的关系把妹妹弄到皇宫,才混成了国舅;而他和妹妹的关系也不太融洽,和同母异父的弟弟何苗也不对板,后来还成了仇人。这个四面不讨好的大将军,当他动心思去杀太监时,那就当真是以卵击石了,太监们一道矫诏,轻松把他搞定。即使当时的军中少壮派如袁绍、曹操想救他也徒呼奈何。总而言之,权是惹祸的根苗,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低调平和如邓骘,因为他的正直威胁到了宦官,便被太监害死,他又能到哪里去申冤呢?问题三:为什么汉灵帝那么贪财?汉灵帝贪财,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老衲在此前的故事中也曾说过,比如说崔烈当时被任命为司徒,就必须向汉灵帝缴纳一千万钱来“买”司徒的官位,崔烈一时拿不出这么多钱,就找到汉灵帝的奶妈出面,向汉灵帝求情还价,最后打五折拿到了司徒的位置。其实这也怪不了崔烈。灵帝之时,朝廷里任命各种职务,被任命者都要按照官职大小交一笔钱给汉灵帝。除了官职,爵位也是要花钱来“买”的。汉灵帝为了存放这些积攒下来的私房钱,特意在当时的西园建了一个放钱的屋子,称作“万金堂”,后来觉得放在万金堂里也不保险,怕被人偷走了,他又把这些钱分别存放在一些他觉得放心的人的家里。哪些人让他放心呢?宦官!按说,整个国家都是皇帝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个皇帝为什么如此没有安全感,非要把这些看得见的钱攥在手里呢?这得从当时的内外环境说起。先说外。大汉帝国本来是一个很强大的国家,东汉虽然比不上西汉的鼎盛时期,但当初窦宪攻打北匈奴时,也很是风光一时,班超也仅仅带着三十六个手下就收复了西域。但后来东汉慢慢就衰败了,这衰败的外因,主要是因为凉州,因为和羌人打了几十年的仗,打仗就是烧钱啊,打一年的仗就得花几十上百亿钱,几十年的仗打下来,东汉的经济也被拖垮了。据说汉灵帝时期国家最穷的时候,不仅官员的俸禄发不出来,大司农还得找王公贵族借钱,才能支撑国家的运转。再说内。按照当时的规定,可供耕种的田地的租税,是收归国库的,由大司农支出到国家公事上面,但大门阀世家(黄籍)有特殊政策可以减免租税;而山川林泽则属于皇帝,这上面产生的收入,归到少府,供皇室开支。当凉州战火耗空国库之后,大司农就经常找皇帝“借”钱,这当然是有借无还的。东汉真的很穷吗?真的是没钱吗?不是的,东汉的钱全部到了门阀世家手中。前面老衲说过,这些门阀世家不仅垄断学术,还垄断经济。东汉末年战火纷纷,普通的自耕农(白籍)安全得不到保障,纷纷带着自己的田地投靠大门阀世家,这就成了荫户。一旦成了荫户,归到黄籍之中,就不用向政府交税了,只需要向主家交租。荫户越来越多,土地兼并就越来越厉害,国家的税收也就越来越少。也就是说,国家的钱都在土地兼并中变成了门阀世家的钱。国家要打仗,还得找这些门阀世家去借原本属于国家的钱。汉灵帝也是被这些门阀世家逼急了,但不能明抢啊,只好用“卖官鬻爵”的钱,变相地从这些门阀手中抠一点回来,而这些抠回来的钱,一部分“借”给了国库,另外一部分自己留作私房钱,还得时时提防这些门阀打他的主意,只好放在门阀的宿敌——太监手上。汉灵帝曾经恨恨地对臣子们说:你们总说,整个国家都是朕的,朕不该留私房钱。但你们呢?你们从朕这里偷走了多少钱啊?汉灵帝的贪财和吝啬,恰恰是东汉末年皇权和相权争斗的最典型反映。问题四:为什么强大的董卓败在王允之手?董卓带兵进洛阳,本来是为了“清君侧”的,当然,他心里也有他的小九九。董卓属于没有什么根基的武人,向来被门阀世家看不起,以前也只跟着张奂混过,也不是很受待见。他在凉州打了多年的仗,一直被士人呼来喝去,没有出头之日。这次好不容易有了机会,他很敏锐地抓住了这次机会,终于出人头地了。董卓以武力在洛阳初步站稳了脚跟,但他明白,尽管他已经被任命为司空,那些门阀世家依然还是看不起他,他必须进一步掌控权力。他想到了换皇帝。当时的皇帝刘辩是何太后生的,但灵帝在世时就不喜欢他,灵帝更喜欢王美人(被何太后害死)生的幼子刘协。而这个刘协也确实比刘辩更聪慧。董卓想废掉刘辩,扶立刘协,这当然和谁聪明谁愚蠢没多大关系,董卓的意思是,我立的皇帝,以后我说的话就更算数一些。门阀世家们当然也不会在意哪个皇帝更聪明,他们也是关心自己的权势。一旦董卓权力牢固了,门阀世家的利益便会受到削弱——这依然是皇权和相权的争斗,只不过在这里,董卓成了皇权的代言人。纵观董卓掌权的所有时间,我们可以发现,董卓还真没有非分之想。袁绍想过当皇帝、曹操想过当皇帝、袁术还真的登过基坐过殿,后来割据一方的霸主们,心里无不打过做皇帝的主意,但董卓没有,他是一心一意地对刘协好。尽管他一步一步给自己封更大的官,什么相国什么太师,还可以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但他只是为了在与士人对抗的时候自保。在刘协面前,他一直把自己当作一个臣子。董卓不是没有对士人作过妥协。在他初入中央政府时,他听人劝告,大量任用士人,向士人示好,从伍琼、周珌,到黄琬、杨彪,从士孙瑞、王允,到蔡邕、袁隗,他无不倾心结交。结果呢,结果他发现除了蔡邕,其他的士人都是在骗他哄他,无时不刻不在算计他。武人用武人的方式展开了报复,于是血流成河。特别是袁绍在山东聚起十八路诸侯讨董之后,董卓觉得自己被士人彻底地出卖了,最终与士人决裂,杀了京城里的袁氏满门。这一刻,董卓看起来是无比强大的。但,他的对手是士人,是掌握大汉最根本权力的门阀世家。他杀得了京城里所有姓袁的人,但杀不了汝南袁家;他可以杀伍琼、周珌、张温,但是还得靠王允、蔡邕来给他治理朝堂。王允的连环计,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王允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的背后有强大的士人集团作支撑,他们计划着刺杀董卓的每一个环节,即使王允失败了,还会有张允、李允、杨允出来。所以,董卓的失败是注定了的,他死在士大夫不容侵犯的骄傲里,死在门阀世家不容侵犯的利益里。问题五:为什么袁绍输给了曹操?既然门阀世家不可战胜,那么,作为门阀世家的代言人袁绍,为何会败在宦官之后曹操手中?原因有三。首要原因是袁阀的分裂。这涉及到袁绍和袁术的出身,袁术是袁逢的嫡长子,而袁绍是庶出,且过继给了早死的袁成。理论上,在袁逢袁隗之后,袁阀的家主应该由袁术来继任,但袁术的名声没有袁绍好,袁绍得到的支持更多一些,上任家主袁隗也希望由袁绍来接任,但偏偏在还没有正式交接的时候,袁隗又被董卓杀了。袁术不服气,两兄弟为了争家主之位闹分裂了,汝南袁家,一部分人支持袁绍,另一部分人支持袁术,争得不可开交。而袁阀的门生故吏,虽然支持袁绍的人多,但也有相当数量的人认袁术这个嫡长子。你看,大户人家的是非恩怨就是多啊。当时袁绍以“承制”之名占据河北四州(冀、并、青、幽),实力强大,曹操占据兖州,虽然挟天子以令诸侯,但从实力上讲,没多少人看好曹操。这时候袁术在干嘛呢?袁术因为和袁绍怄气,做不了家主他就做了皇帝,已经气死了。假如,袁绍和袁术兄弟同心,一起对付曹操,曹操哪里还有后来的故事哦。第二个原因是,袁绍有称帝之心,招致手下人的不满。袁绍有一帮强大的幕僚,如田丰、沮授、审配、郭图、许攸、逢纪、辛评、荀谌等等,这些幕僚单独拿出来说,都是一等一的,但他们在袁绍称帝的事上,就分为两派,一派以审配、逢纪为首,是袁绍的死忠派,占少数,另一派以田丰、沮授为首,属于保皇派,反对袁绍称帝,人数上占多。当袁绍稍稍透露出称帝的心思时,那些保皇派就开始不再那么帮袁绍了。最后许攸的倒戈,导致了袁绍的惨败。第三个原因是曹操的邀买人心。曹操虽说是宦官之后,那也只是名义上的,他的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曹腾这个人虽然是宦官,但他是宦官里面比较好的那种,和士人走得比较近,而到了曹嵩,在汉灵帝时期做过大司农、大鸿胪和太尉,也是三公九卿的大官,基本上已经成为士族的一分子。说曹操是宦官后代,更多的是骂曹操手狠心黑罢了。当献帝东逃之时,袁绍把他当包袱,不肯接收,曹操自身条件并不怎么样,却勇敢地背负起救驾的责任。这一点给曹操加分不少,不少士人就是看在这一点上,对曹操的好感超过了袁绍。曹操在多年征战中杀人无数,《三国演义》里说曹操为报父仇,连屠徐州十余城,但在此之前,曹操剿灭青州黄巾军的时候,也是杀人不可胜数,光降卒就收了三十万。黄巾军所过之处,门阀世家损失惨重,士人对黄巾军恨之入骨。曹操屠杀黄巾军,又得到了士人的好感。总之,官渡之战之时的袁绍和曹操,表面上看袁绍实力远强于曹操,但士族的支持对象,已经悄悄地由袁绍变成了曹操。这才是曹操胜利的基础。而到了后来,强大起来的曹操也起了称帝之心,同样遭到以荀彧、崔琰为代表的士人的反对。这是后话,此处不表。问题六:为什么刘备不能够中兴汉室?刘皇叔是《三国演义》里的第一主角,是代表了正义一方的。那么,刘备为什么一直那么窝囊呢?刘皇叔出场时,是一个卖草鞋的,和卖豆子的逃犯关羽以及杀猪的张飞结拜。当然这是小说,当不得真。事实是,尽管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属于皇族,但他家世已经破败,早已不被门阀世家看在眼里。所以他做卢植的学生,卢植也不看重他;打黄巾,连董卓都不正眼瞧他;十八路诸侯讨董,他也排不上座次。好不容易得一个徐州,还是靠和当地的富豪糜家结亲得来的,脚跟还没站稳,就被吕布抢了去。后来投靠袁绍和曹操,也总是郁郁不得志,最后流落到荆州刘表那里,靠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关系混口饭吃。刘备的转折,在于他在荆州时得到了门阀马家的支持,同时,跑到荆州避祸的一帮士人如诸葛亮等也对刘备产生了好感。有了这些士人的支持,刘备才咸鱼翻身,最后带着一帮荆州士人跑进益州,占据了一块地盘。虽然如此,刘备的力量在三家之中却是最弱的,这个时候,他的皇家血统反倒成了他的包袱。曹操手上,论道统有天子,论武力有军队,论政治资源有中原地区无数门阀支持;东吴孙家的优势在于他是一个光脚的暴发户,可以赤裸裸地耍流氓:我就是要霸占一方怎么样?不服你来打我呀!江南地区本就不是王化之地,讲究的是实力,曹操一时也奈何孙家不得。但对于刘备,他是皇族,如果听天子号令,就得向曹操投降,不听天子号令就是谋反。所以刘备躲在蜀中多年一直不敢称帝,只能一个劲指责曹操架空了天子,有篡位之心,而他刘备则是随时准备灭曹操救天子的正义化身。其实他心里一直希望曹操早点把汉献帝弄死,然后他就可以光明正大地代表汉室正统了。终于在曹丕废了献帝后,刘协还没死,刘备就造谣,说献帝刘协被害死,他自己迫不及待地称帝了。说刘备不能中兴汉室,不在于他个人能力的大小,而在于他得不到士族的支持,荆州马家相比于中原望族来说,根本不入流。诸葛亮等人能让刘备在穷山恶水间偏安一隅,但想打败曹魏那是不可能的。所谓六出祁山,那不过是做做样子,维护其“匡扶汉室”的政权合法性。归根结底在于,汉朝的衰亡已经不可逆转,老一辈的门阀已经在多年的战乱中衰败,新兴的士族不再对沦落的刘汉皇权抱什么希望,他们更多的考虑是在改换门庭中如何求得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延续了四百年的大汉,终于被士族抛弃了。问题七:为什么东汉之后中国乱了三百多年?这是一个大的命题,老衲不可能说得很详细,只能简单地说,这是由于人才选拔制度造成的。两汉时期实行的是察举制,也就是考察推举,比如某人在乡里名声不错,孝顺父母、清正廉明,或者书读得好,田种得好,总之就是有才能,有品德,就会被地方官举荐上去,经过一些形式上的考试,择优任用为官员。到了东汉中后期,这种察举制被门阀世家把持,推选的人都是自己的门生故吏,察举制也就名存实亡了。曹操因为出身的问题,对这种变态的察举制颇为反感,加上当时他为了扩张势力,急需要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所以对人才选拔作了一些改进,提倡任人惟贤。但在那个大环境下,曹操的改良作用也是很有限的,基本上还是在门阀的圈子里面打转转。到了曹丕时期,在陈群的建议下,人才选拔制度改为九品中正制,这个制度经过不断地小修小补,一直被两晋南北朝沿用。它和察举制的区别主要在于:以前察举制判断一个人好不好,是由民间说了算,也就是地方势力说了算;九品中正制判断一个人好不好,是由官府里面的人说了算。也就是说,地方门阀世家的话语权减弱了,官方的话语权加大。这本来是一个改良,希望由此能更多地提拔寒门士子出任官职,但在实际运用中,所谓的“官方评价”依然被地方士族所把持,所选拔的“人才”,还是在门阀中打转转,相比东汉,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魏晋之后的三百年间,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门阀士族垄断政权的局面,而九品中正制一直是保护士族世袭政治特权的官僚选拔制度。这种内部繁殖,将恶的一面迅速放大,曾经以风骨闻名的士族不断退化变质,变得腐朽堕落了。东汉时期的门阀虽然势力强大,但还是认皇帝,经过几十年战乱之后,虽然魏晋重新统一了中国,但皇权严重衰弱,门阀已经不把皇帝放在眼里。选拔制度的败坏更是一剂催化剂,政权被分割到了各个门阀手中,这些门阀眼里,只有家族的利益,哪里还管什么家国大义。当永嘉之乱后,一盘散沙的西晋司马王朝,对匈奴的汉赵军根本没有抵抗之力,一路向南逃窜,那些门阀也跟着南渡。它的好处是带动了江南大开发,它的坏处是将中原地区拱手让给北方游牧民族,造成了严重的文化大破坏。这里不多说。总之,门阀制度依然在偏安南方的各个小朝廷里延续,士族依然在和皇权争斗,南北方的战火依然持续不断。近四百年后,隋唐兴起,统一中国,九品中正制被科举制代替,门阀制度悄然终结,中国再次迎来了一次盛世。 赞 (0) 相关推荐 东汉怎么亡的,袁绍就怎么输的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是东汉末年的顶级门阀世家,和杨修家族是一样的. 四世三公意味着什么呢?就是门生故吏遍天下,社会关系网非常庞大.那时候的门生故吏和现在的门生故吏一样,都是利益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 陈宫选择吕布原因新解,门阀世家盛行下的文人最无奈的选择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一聊陈宫跟吕布之间的故事. 陈宫原先是投靠曹操的谋士,受到曹操的器重与重视,曹操甚至把最重要的东郡交给陈宫管理.<三国演义>里解释的原因,是陈宫开始的时候抓到曹操,但听 ... 同样是四世三公,为何人才都投靠庶子袁绍,而不投靠嫡子袁术 老袁家是四世三公,那是他们祖辈和父辈创造的光辉功绩,袁绍和袁术祖上有四代人都做到了三公(太尉.司徒.司空)级别的高官,算起来袁绍和袁术是第五代人. 袁绍和袁术其实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他们的父亲叫袁逢, ... 汉末争雄:顺天承运的袁绍vs逆水行舟的曹操 袁绍是堂堂"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出身,(就是一个家族连续有四代人都出过三公级别的高官),论家世名望和势力基础,远非曹操这样一个被当时人看不起的宦官家族后代可比.因此,作为新生的士族 ... 衲读083|东汉之时两个学霸的牛叉人生 东汉的时候,人们都很爱学习,产生了很多有名的学问家.今天老衲说说两个人,分别生活在东汉的开始和结束之时:生于头的,是一个叫桓荣的:生于尾的,是一个叫郑玄的. 其实在正史上他们也没啥故事好讲,做学问嘛, ... 衲读093|凉州三明:东汉王朝的最后一抹亮色 有三个人,他们都出生在那荒远苦寒的凉州,在桓.灵二帝的乱世中,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用他们枪尖的羌人之血,将奄奄一息的东汉王朝又延续了若干年月.他们是:皇甫规(字威明).张奂(字然明)和段颎(字 ... 读通鉴(198)国将亡,必多制 读通鉴(198)法律越制定越多,越是不管用 熹平二年癸丑,公元173年 春,正月,大疫. 丁丑,司空宗俱薨. 二月,壬午,赦天下. 以光禄勋杨赐为司空. 三月,太尉李咸免. 夏,五月,以司隶校尉段颎为 ... 衲读001|一本奇书,挖出上古中国的一段黑历史 今天要说的,是一本叫做<竹书纪年>的奇书.这本书中的一些历史,和以<史记>为代表的"官史"有着很大的出入,或者说,它颠覆了<史记><春秋& ... 衲读070|那些猪一样的对手们①:冒牌天子的万户侯之梦 今天起给大家说说刘秀在打天下的时候,他的几个主要对手.老衲给这个系列定的名字是"猪一样的对手",其实也不都是猪,能够在乱世之中割据一方乃至驰骋天下的,又能猪到哪里去?只不过,相对于 ... 衲读072|那些猪一样的对手们③:别在领导面前摆老资格 彭宠:窝囊地死在家奴手上 彭宠是刘秀的"老乡",南阳宛县人,刘秀曾经在那个地方做过粮食贩子.当然,那个时候他们互不认识,等认识的时候,已经是在若干年后的河北了. 起先,彭宠是王莽那 ... 衲读073|那些猪一样的对手们④:三国故事差点提前两百年上演 今天这一篇,是"猪系列"的最后一篇,要说的是刘秀的两个重量级对手:隗嚣和公孙述.说他们之前先要声明,这两个人其实并不"猪",但谁要他们成为刘秀的对手呢?在杰出青 ... 衲读074|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帮派——云台二十八将的派系和刘秀的智慧 本来,老衲有一个很宏伟的计划,就是将"云台二十八将"一一写来,每人一篇,算下来,就是二十八篇,嗬嗬,老衲想起来都觉得自己很牛叉. 但是,看到<后汉书>,虽然对二十八将每 ... 衲读080|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老衲今天要说说宋弘的事迹. 宋弘是谁?西汉末东汉初的一个品行不错的文官,在刘秀手下,官最大做到大司空(御史大夫的另一种称呼,三公之一).宋弘在<后汉书>中所费笔墨也不多,故此篇也不会太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