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中奎,辽宁彰武人,职业诗人。《中国诗词》杂志社社长,中国诗词研究会会长。
"非常时期" 一样衷肠
——读李永清先生《庚子上元节前日寄马中奎会长》
文/高敏
庚子年的月,被一颗颗焦灼的心渐渐点亮。前方,夜以继日奋战着将士;后方,国内外的光与热在凝聚在驰援。每一个跳跃着华夏脉搏的人都一样坚信:阴霾必将散尽,终会春暖花开!在这非常时期,我们更懂得了生命的价值,更感到了亲情的可贵,也更理解了友谊的内涵。近日,洛阳诗人李永清先生在上元节前月亮将圆的日子含泪写成的一组七绝,让人不由感慨:诗,应该就是一番耿耿的衷肠。请看:
一
雪花追梦扑灯窗,索我心头诗酒香。
孤盏良宵不堪醉,问君何日共飞觞?
二
一自闻兄病在床,樽前林下影成伤。
春来应赴赏花约,多少相思在洛阳。
三
国有疫灾君莫伤,暂收吟剑挂寒苍。
英姿还复燕山立,再拾幽情赋汉阳。
李永清,河南夏邑人。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理事、河南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词研究会、河南诗词学会常务理事,洛阳诗词学会执行副会长,三门峡楹联学会副会长。义马市作家协会主席。第一首,乃组诗之缘起。夜已深沉,灯窗朦胧,诗人因何无眠?是扑簌簌敲打着窗棂的飞雪打扰了清梦吗?这雪,应该是最懂得诗人的高洁情怀的。曾几何时,围炉拥雪,煮酒谈诗,那是何等惬意和洒脱!而如今,孤盏寒灯,形影相吊,黯然神伤,不能不由衷地发出一声浩叹:“问君何日共飞觞?”
第二首,实为倾诉衷肠。第一首诗中相问的人,诗人满怀敬意地称之为君,而在这首诗中,已拉近为手足,亲切地称之为兄长了。不难想像,当初诗人与马中奎会长因诗相识,因诗相知,已然由朋友而兄弟。因此,自从得知兄长卧病的消息,便日夜牵肠,以至“樽前林下影成伤”。每逢高朋满座,每遇梅雪生香,每当月明林下,总是暗暗地涌起一份难以排遣的感伤。
仿佛,那一袭白衫的儒雅身影还挥洒在座前,那一番深入浅出的诗论还萦绕在梁间,那一种震聋发聩的提醒还敲击在耳畔……而这一切,如今,岂止相隔地理上的万水千山,更有对兄长的心疼与牵念。每当举酒,怎不成伤!只盼那不久的春天,兄长还能如约赏花,以解兄弟深深的思念。“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那打动人心的,更有多少牡丹一样美好的洛阳朋友沉甸甸的相思之情啊。
第三首,是希望和信念。当此举国战“疫”的非常时期,哪一颗良心不牵肠挂肚?即使是病后恢复之中的兄长,一定也是满腹愁肠啊。在这里,诗人远在伊洛之间,却分明体会到了不得不因病暂时搁笔的兄长之情,那是翻腾着不尽的江水和风云的内心世界啊。但是,暂且先保重身体,待“春风又绿”之时,兄长一定还会立马燕山,正如兄长流传甚广的那句“吟旌指处千雄助,立马燕山第一峰”一样。也一定会再登黄鹤楼,诗酒高歌“一江水阔千帆静,三镇云开万象收”(马社长诗《登黄鹤楼》)。
三首诗珠联璧合,一气呵成。这是情到深处诗自成。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中有言“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故为情者要约而写真。”从李永清先生的诗中,可见一斑。所有的艺术手法都是为内容服务的。诗之灵魂亦在情真。这首诗,在这个特殊的元霄节,在这举国参战的非常时期,深深地道出了对挚友的疼惜与思念、期待与祝福,实在是一组禁得起岁月打磨的诗。
作 者 简 介
作者简介:高敏,辽宁省清原县诗词协会主席,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词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诗词》副主编。著有诗集《心灵的村庄》。